尚懷芝
摘 要:學習是我們一生的任務,也是提高自我修養的重要手段。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將使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受益匪淺,對個人的長遠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可塑性很大,正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良機。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性來設計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為他們的學習奠定一個好的基礎。筆者以日常教學經驗認識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進行探討分析。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生;語文學習;學習習慣;培養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培養顯得更加重要。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成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是終身受用的。在新視野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不斷改進和完善語文課堂教學的模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此來提升語文學習的成效。
一、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意義
1.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對眾多知識從粗淺的認識到理解直至融會貫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想要學生對語文知識有所收獲,就必須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感興趣,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因而對于語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同時可以幫助建立高效的語文課堂。
2.有利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小學低年級學習的學科較多,而對于想要熟練掌握各個學科的知識的學生來說,自主學習能力必不可少。更為重要的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再被動學習,學習能力大大提高。所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學習中自主學習,迅速掌握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從而他們的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小學語文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引領學生們鍛煉創新思維的過程,從知識點的掌握,到對問題的思考,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并且創造出精彩的句子或是語言。可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從學生角度分析。
(1)沒有課前預習。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缺乏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識,不布置課前預習的任務,或即使布置簡單的預習任務,課堂也不檢查。這樣使得語文課堂教師是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學,不喜歡預習課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不高。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2)上課不認真聽講和寫字。小學低年級由于年齡原因,上課時很容易走神,注意力分散,缺少自我約束的能力。老師和別的同學發言不認真聽講,缺少對別人的尊重。寫字不規范,不按要求寫字。字跡潦草,字形不端正。寫字應付作業,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長此以往,很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課外不主動閱讀。現在的低年級小學生,校外時間大都被娛樂活動、動畫片所占據,很少有主動閱讀書籍的。這對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不利。
2.從老師角度分析。
(1)教學沒有把握好重點。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推進培養學習習慣教學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教師并沒有把握好該教學的重點,缺乏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單一,這樣不僅會白白浪費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而且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2)受到傳統理念的制約。部分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而學生地位不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是極為不利的。
三、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
1.重視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小學生的課堂學習,其實是預習——上課——作業的循環過程。在這個循環過程中,預習其實是最重要的一環。這個環節做好做扎實了,對下面的環節的教學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怎樣預習呢?
(1)讀一讀,畫一畫。畫出不認識的字詞,不理解的句子。
(2)想一想,查一查。不理解的字詞要查字典解決,想一想怎樣回答課后習題。
(3)說一說,提一提。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出自己弄不懂的問題。
2.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1)正確的書寫姿勢;要求學生坐正,身直,腳平,眼里書本一尺距離。
(2)寫好最基本的筆畫,寫正確筆順。橫平、豎直,撇有尖,捺有腳。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低年級學生年齡小,識字少,不利于課外閱讀。但他們的求知欲強,對外界充滿好奇心。可選用圖文并茂的讀物,開始由老師家長教讀、陪讀,再讓他們自讀,以致復述內容。這樣的閱讀可以迅速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4.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表現自己,讓學生自信地表達他們的看法與情感。所以,教師在教學課文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在課上讓學生開口表達,從而達到養成勇于表達的學習習慣的教學目的。
5.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還不夠深,對于語文文學的理解與把握還不夠,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即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對課文學習時,將不懂地方標注出來,同時將精彩的語句摘抄下來。因而在日常語文學習中要注重日積月累,養成做筆記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從而語文課堂的效率也有所提高。
四、總結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復雜的過程。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水平和語言交流能力,使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效果更加明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掌握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成為掌握自己命運的人,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參考文獻
[1]楊光宏.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策略[J].新課程(小學低年級),2017,(08):195.
[2]楊友楓.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培養之我見[J].新課程(上),2016,(11):225.
[3]羅子涵.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4]舒曉煒.為孩子打好語文學習的基礎——淺談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J].文學教育(中),2014,(0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