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文
摘 要:有效的課堂教學就是能讓學生獲得了具體的進步和發展的課堂教學。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物課堂仍然存在很多問題,由于部分教師教學行為的不當以及陳舊落后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等原因導致低效課堂的出現,針對這種情況,還需要教師進一步的探索,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教學的有效性,實現初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生物;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主要是指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師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實現有效教學和有效學習。同時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模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效率,學生也能夠調動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來。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僅有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識,完成生物實驗操作,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能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思維,提高自主探究的實驗精神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促進全面素質的提高。
一、教師進行充分準備
側重科學性的初中生物課程除了對教師具備一定的生物專業技能知識外,還有具備生物知識遷移轉變能力。目前,初中生物教師在課堂上對生物課程知識仍然是以口傳授為主要來源。所以,教師的生物專業知識和自身的個人素養非常重要。初中生物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授之前,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生物專業知識技能并完善自己在教學方面的不足。如:在對八年級生物“生命的起源”的課程準備中,初中生物教師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將“自然發生論”和“神創論”產生的背景和區別帶來的影響解釋給學生聽。并讓學生逐步對生命的起源加深認識和理解,以完成教學目標。
二、構建和諧課堂
教學真正的藝術并不在于傳道,而在于如何喚醒學生的認知意識,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沒有得到喚醒和鼓舞,沒有學習充足的熱情無法真正的掌握知識,沒有主動接受知識的態度,學習思維也很難被喚醒,所以,教師應當從活躍學生思維入手,特別重視和諧課堂的構建。
(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當十分的重視師生之間情感的鋪墊,教師的一個簡單的微笑和一句溫暖的話語就有可能完全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正是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只有關系融洽,教師才能順藤摸瓜的引入一個個啟發性的問題,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
(二)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在傳統教學觀念中,教師很少會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讓學生改變以前過于依賴教師的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積極主動學習的好習慣。讓他們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知道每一章節的內容是什么并提出疑問以備課上解決。例如,在學習《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前讓學生自己去了解各類植物的特點以及他們的繁殖方式,從課本看起,在了解課本基礎內容的基礎上查詢資料找到各類植物更為明顯的區別和聯系。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課上就可以拿來一起解決,這樣的課堂教學針對性更強,效率更高。
三、創設問題情境
課堂教學的整體是教師帶動的,但課堂效率的維持卻離不開學生的配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初中學生在自控力方面相對比較差,對于傳統枯燥乏味的課堂也很容易懈怠,所以,教師應當積極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現代設備創設問題情境,在學生未知的知識領域多創設一些問題的情境,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初中生物學中很多內容都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所以,教師所創設的情境應當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學對生活的幫助有多大。
四、構建小組合作機制
構建小組合作機制,有助于形成一種競爭意識,激發學生之間的合作熱情,激發學生說的欲望,課堂效率不高一方面來源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另一方面來源于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一直以來,在傳統教學的束縛下,學生已經逐漸習慣了教師講,而缺乏自主討論和探究的能力,所以課堂就會顯得很沒有生機,學生聽著聽著不是睡著了就是開小差,注意力不可能完全都在教師授課身上,所以,教師就應當構建小組合作機制,讓同學們分小組展示學習成果,提高他們學習的參與度。
五、及時有效地進行教學反思
反思性教學就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對自身的教學行為不斷進行反思的一種行為,是教師將自己的教學活動和課堂情境作為認知對象,對教學行為和教學過程進行批判的、有意識的分析與再認識的過程。反思性教學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生物這門學科,知識點較零散,需要系統化才容易理解記憶,因此需要反思教學,使知識系統化,使教學經驗理論化。與課堂教學有效性相關的因素有很多,只要我們勤思考、肯探索,一定會找到更好的辦法。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互動過程,提高課堂有效性需要師生共同合作才能達到,教師與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教師注重教學計劃的制定;注重充分完善的備課;注重啟發探究的上課;注重畫龍點睛的習題評講;注重及時有效的教學反思,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就一定能提高中學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六、結語
有效教學是教師通過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即符合教學規律,成功引起、維持和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相對有效地達到了預期教學效果的教學。我們在教育教學中,要切實轉變觀念,重視人的主體性和發展性,采用正確的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每個學生全面而可持續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慶娟.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討[J].生物技術世界,2013,(10).
[2]趙華琴.關于構建初中生物高效課堂的策略思考[J].考試周刊,2014,86:152.
[3]隋新昊.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建構[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5,(06).
[4]王惠琴.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江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