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賀州瑤族服飾是瑤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瑤族特征。它隨著瑤族的產生、發展、成熟,經歷了一個漫的過程。賀州瑤族服飾種類豐富,美學價值突出,自形態、圖案、工藝、文化內涵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美學特征。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賀州瑤族服飾文化也呈現出一種瀕危狀態,必須采取措施,挽救我國這一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賀州瑤族服飾,走現代化發展之路,使其美學價值得以彰顯。
關鍵詞:賀州;瑤族服飾;美學價值;傳承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身獨特的文化特征。瑤族,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兩個地區,其中之一就是廣西中部的賀州地區。賀州瑤族文化豐富,賀州瑤族服飾更是引人注目。2006年,賀州瑤族服飾被列入我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賀州瑤族服飾不僅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也呈現鮮明的美學特征,在形態、圖案、色彩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魅力。
一、賀州瑤族服飾的歷史淵源
賀州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東部,是距離桂林最近的城市,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賀州市風光秀麗、古風濃郁,生態環境良好,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城市。同時,由于歷史悠久,也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國瑤族的主要聚居區之一。據統計,賀州市共有26萬瑤族人,大約占全國瑤族人人數的十分之一。據《瑤族簡史》里的記載,可以推斷,自唐宋時期開始,賀州就成為瑤族的主要聚居區。賀州瑤族服飾也隨著瑤族的產生而產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到了明清時期,賀州瑤族服飾臻于成熟,民國時期,基本定型為現在的形態。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歷史條件等的影響,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時,受到現代服飾文化的沖擊,賀州地區的瑤族人逐漸漢化,漢族服飾流行開來,瑤族服飾處于瀕危的狀態。
二、賀州瑤族服飾的美學特征
賀州瑤族服飾經過長期發展,在刀耕火種與山地游耕的生活中,孕育出了意蘊深厚的和燦爛多彩的瑤族服飾往往文化,也賦予了瑤族服飾以較高的美學價值。
(一)賀州瑤族服飾的種類形態
賀州的瑤族服飾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過山瑤。過山瑤又根據頭飾的不同細分為尖頭、平頭、包帕三類七種,這七種分別是塔式、斜形、小尖頭;包錦、纏紗;單帕、重帕。第二類是土瑤,土瑤對漢文化的認同度高,在服飾表現上也可見一斑。第三類是平地瑤,流行大裝衣。可見,瑤族服飾的支系繁多,各支系的服飾各有特點。
一般而言,瑤族女子上衣圓領花邊對襟,下衣為百褶長裙或者長褲,搭配上腰帶和圍裙。瑤族男子上衣為黑色唐裝短衣,下衣為黑色長褲,配以方格腰帶。在頭飾上,不同支系的頭飾差別較大,呈現出千姿百態的形態。如過山瑤的尖頭塔式頭飾,形態優美;又如斜塔尖頭造型,是用瑤錦疊成的千層帕的形態,分量較重。土瑤的服飾韻味十足,又比較簡單質樸。女子多剃光頭,戴平頂原帽,上衣藍黑色,袖口處有白邊,褲子或裙子比較短,多露出小腿,小腿上綁上毛巾。男子上衣藍色為主,頭上扎白色毛巾。男子與女子的最大不同是,男子衣短褲長,女子衣長褲短。
(二)賀州瑤族服飾的圖案色彩
圖案是賀州瑤族服飾的文化符號,豐富多彩的圖案記錄了瑤族歷史發展和民族精神,集中體現了瑤族服飾的審美特征。賀州瑤族服飾的圖案種類豐富多樣,一是動物圖案。如魚、鹿、雞、鳥、蝴蝶、蜘蛛、鳳凰、龍、蝙蝠等。這些圖案不追求逼真,只追求形似。二是植物圖案。如蓮花、梧桐等。瑤族服飾的動植物圖案,體現著瑤族人對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也反映著瑤族人漁獵等日常生活。三是各種花紋圖案。既有人形紋,多表現著對祖先和神明的敬畏,又有幾何紋,如點波紋,以此代表太陽,多見于女子頭飾。水波紋,代表水波,表現瑤族人對山川河流的熱愛。四是漢族象形文字。瑤族服飾中也偶見有繡有漢族文字的,這就體現了瑤族受中原文化影響較深遠。這些圖案以象征寓意的手法,表現著瑤族人對吉祥的向往,趨福避害的美好愿望。
在顏色運用方面,賀州瑤族服飾一般以黑、紅、黃、橙等色為主色,搭配綠、藍、白等色,暖色給人以瑰麗絢爛之感。不同年齡段,喜歡不同顏色的服飾,各具特色,各有風采。
(三)賀州瑤族服飾的制作工藝
賀州瑤族服飾在制作工藝上主要有三種,一是染色。瑤族服飾的染色主要來自于植物染色,自漢代開始,瑤族人就已經掌握了植物染色的工藝。染色工藝也分為三種,分別是靛青、漿染、蠟染,靛青是用藍草做原料,利用藍草枝葉發酵,產生散發香氣的藍靛膏。然后將布料浸泡其中,經過反復晾曬和浸泡,最終達到預期理想色彩。
蠟染也是一種古老的印染方法。通過蠟液來防止某些部位被浸染,從而呈現出花朵形狀,來得到一種與眾不同的美感。漿染與蠟染的原理相似,但是防止浸染的材料為樹漿,最后都是要呈現一種花朵的形態。
除此之外,賀州瑤族服飾中也有以刺繡的裝飾工藝。一般是采用彩色的絲線,在黑色和藍色的布面上進行刺繡。針法多樣,有亂針繡,有疊針繡,有網繡等。采用刺繡方式,可以繡出花鳥魚蟲等紋樣,寓意美好,在瑤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挑花繡,采用十字挑和平針挑的針法,以布料經緯線為依據,下針挑出圖案,圖案多取材于大自然,由于挑花多用于衣服的易磨損部位,所以具有了結實耐用的特點,同時也不失美觀,實用性與審美性兼具。
(四)賀州瑤族服飾的文化審美
瑤族服飾中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價值,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隨著瑤族的產生、發展,而不斷成熟,是歷史社會、民俗風情的鮮明體現。賀州瑤族服飾的款式形態、色彩運用、圖案搭配、制作工藝,具有較強的民族特點和民族風情。同時,也承載了瑤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質,是民族文化的載體和依托,是瑤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標志。服飾上的圖案制作精美,寄托了瑤族人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寄托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寄托了對平安喜樂的祈愿求福。瑤族服飾中的一絲一線都是瑤族人精神氣質的象征,是社會發展水平,民俗風情特征的體現。
三、賀州瑤族服飾的現代發展方向
賀州瑤族服飾是瑤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近些年來,現代化進程加快,瑤族的服飾文化遭遇危機,賀州瑤族漢化嚴重,幾乎全民不穿瑤族服飾,只有到了重大民族活動的時候,才有一部分瑤族人穿傳統服飾。瑤族服飾制作的傳統工藝,缺乏傳承,織錦、挑花等手藝幾乎失傳。
面對這樣的危機,賀州瑤族服飾的發展,要走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之路,積極謀求現代化發展路徑。一是挖掘、收藏和整理。賀州瑤族服飾的美學價值要重新進行認識和挖掘,要深入相關地區進行調研,對原始資料進行整理研究。據相關資料顯示,大平瑤族鄉男子度戒禮服已經幾乎難以找到。可以看出,瑤族服飾亟待重新挖掘、整理、研究。二是尋找新的傳承路徑。賀州瑤族服飾要走創新性發展之路,積極需求與現代需求接軌方式,制作文化創新產品,如瑤族服飾風格手機袋。建設瑤族服飾博物館,展示瑤族服飾。積極發展旅游業,傳播瑤族文化,依托旅游業促進瑤族服飾的量化生產。三是實施收徒傳藝工程。請瑤族服飾制作工藝的民間藝人向年輕人傳授技藝,讓瑤族服飾的傳統工藝得以傳承。
賀州瑤族服飾在我國整個瑤族服飾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國服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瑤族服飾的形態、圖案、色彩、工藝具有較強的美學價值,同時也蘊含了深厚的傳統文化,體現了瑤族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習慣。要使瑤族服飾的美學價值實現現代化發展,就要積極創新其發展路徑,挖掘其歷史文化價值,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培養瑤族服飾的繼承人,創造瑤族服飾文化創意產品,促進瑤族民族文化的產業的發展,實現對瑤族文化的傳承弘揚。
參考文獻
[1]梁宏章.瑤族服飾研究綜述[J].藝術探索,2014,01.
[2]李慶福.瑤族服飾的審美特征[J].服飾導刊,2012,01.
[3]何季玲.瑤族服飾研究綜述[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03.
[4]趙美陽.解析瑤族服飾特征及設計應用[J].現代裝飾(理論),2014,01.
作者簡介
黃戈(1987—),廣西賀州市人,賀州學院助教,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民族傳統服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