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儒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學科,是進行國際交流的語言工具,其語言技巧決定了交流的質(zhì)量,同時這門語言中蘊含了豐富的西方文化以及良好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做好語言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滲透德育,為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zhì)的人才。那么,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呢?我曾采用過如下做法,受益匪淺。
一、充分發(fā)揮身教的作用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僅僅要訓練語言技巧,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俗話說:“身教勝于言傳?!币虼?,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想在英語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就必須以身作則,加強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學生。德育思想在學科中的滲透,是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新話題。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觀念,建立平等、互敬的友好師生關系,為學生營造輕松、歡愉、融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得到品行的歷練,為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礎。教學中,教師的教態(tài),語言的描述,板書設計,教學手段的運用等等,都會使學生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教師的主導作用,這對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膶W習習慣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教師對學生提出的一切要求,教師應率先垂范。在英語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時常引導學生,學好英語語言知識不僅要說好“thank you,you are welcome,please”等文明用語,還要有意識地、靈活地運用到自己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來。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學生不但會說這些禮貌用語,而且會不知不覺在自己的潛意識中滲透這些積極思想。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初中英語教材最顯著的特征是滲透著豐富的德育內(nèi)容。教師在授課前必須深入鉆研教材內(nèi)容,將蘊藏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及時發(fā)掘出來,有計劃、有目的并有意識地將德育滲透到教學中。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用心尋找機會,不失時機地將德育科學有效地滲透到教學中,使學生受到情感的渲染,進而潛移默化為自身的道德思想。記得有一次我上公開課,我所教學的內(nèi)容是“最高級”,而且是借班教學,為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我說:“I want to make friends with you,but Im not familiar with you.Can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classmates?”學生聽到我親切的話語,自然感覺很舒服,便與我親而近之,于是接連不斷地向我介紹:...is the tallest in our class,...is the shortest,the funniest,the most outgoing...就在此時,突然有個男生站起來大聲說:“Liu ×× is the most foolish(最傻的)in our class.”他話音還沒落,大家便大笑起來。見此情景,我努力按捺住我無法平靜的內(nèi)心,過了幾秒鐘,我深沉地咳了兩聲,然后,語重心長地對這個男生說,也是在對全班學生說:“我們學習英語不僅僅是學習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學會文明用語,你這樣的語句我非但不贊同,而且極其反對,我們說話和做事要經(jīng)過大腦的思考,絕不能信口開河。說話之前,我們首先要想一想,對別人是否有影響,是否傷害別人,如果你說的話對他人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也就說明了你自身的素養(yǎng)是不夠高的。反過來,能夠做到三思而后行的人,才是受歡迎的人。因為人人都喜歡跟有禮貌、有教養(yǎng)的人打交道……”學生紛紛點頭,不再笑了,我滿意地笑了。在這不經(jīng)意的瞬間,我巧妙地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進行點撥,課堂也會因此變得更加精彩,而學生也會因為有老師的引導而不斷自我完善,道德品格也不斷規(guī)范。
三、在合作中滲透德育,創(chuàng)設德育情境
課堂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陣地,也是滲透德育的主要場所。在初中英語教材中,絕大多數(shù)內(nèi)容是以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分角色朗讀以及小組合作學習,是初中英語教師經(jīng)常采用的教學手段,而且效果十分可觀。在小組合作中,是有學習目標的,完成小組學習目標需要每一個組員的參與和協(xié)作,但是在小組學習活動中,總有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甘做觀眾,無所事事。針對這種狀況,我適時引導,讓每個學生明白在小組中自身的作用以及自身對小組整體的影響,并使學生發(fā)揚團結互助精神,做好“優(yōu)帶差”工作,提升小組的整體素養(yǎng)。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是滲透德育的良好時機。
此外,教學情境也是滲透德育思想的良好載體。例如:在Whats your hobby?這一單元的內(nèi)容中,教材列舉好多有益的愛好,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我要求學生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愛好,以及朋友和家人的愛好。此時,有學生說他爸爸喜歡打麻將,這就與教材中所列舉的愛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不失時機,引導學生遠離不良嗜好。緊接著,讓學生列舉不良嗜好,如,玩手游等等。通過學生自己舉例、討論,他們的印象會更加深刻,而且能增強分辨是非的能力。又如,當學生了解了文化“Social rules around the world”后,我結合Lets make,要求學生制作規(guī)則展牌,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向其他人宣傳各種規(guī)則,在宣傳的同時,學生也會提高遵守規(guī)則的意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就必須改變以往那種只注重成績的應試教育,忽視德育滲透的舊觀念,我們要重視德育與學科的整合,在教學的點滴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把教書育人的思想真正落實到英語教學的全過程。
參考文獻:
[1]李曉玲.淺談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3.
[2]王忠.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J].考試周刊,2014.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學校德育生活化的教育實踐研究》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BY2016_40。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