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艷
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小學階段甚至整個教育系統中都具有很大的研究與應用的價值。但在實際教學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上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導致語文閱讀教學有著很大的局限性。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通過訪談以及親身的課堂體驗,對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概念、依據、類型進行闡解,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主要表現形式,提出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的運用方略,以實現語文教育的目的,提高教學效率以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能力。
關鍵詞:新課改;教學策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一、教學策略的概念及制定依據
(一)教學策略要從具體學習目標出發
例如,在教學一篇說明文《新型玻璃》時,若教學目標只是想帶領學生去認識玻璃,了解種類,那么你就選內容型教學策略;若你的教學目標是希望學生了解文體特征、學習說明文寫作方法,那你就選擇方法型教學策略,可以選取另外一篇描寫玻璃的文章做對比性學習;若你想二者兼得,就選綜合型教學策略,先學內容,再教方法。
(二)要以一定的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
每個教學策略選擇的背后都滲透著教育者的教育思想和指導理念。教育理論是從教育實踐中獲得,而教育理論又指導著教育實踐。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要以正確的教育理論和科學的教育規律為指導,選擇適當而有效的教學策略。
(三)教學策略要符合一定的學習內容
教學策略的選擇要符合一定的學習內容,才能更好地服務教學,提高學習效率。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最常用就是情感朗讀法,在教學散文或詩歌時可以使用此種教學策略,但在教學議論文或說明文時就不適用此教學策略。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策略時還是應該注意內容與策略的配合使用。
(四)教學策略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
教學策略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因此在選擇時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接受程度以及已有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最基本的字詞教學,應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低年段的學生在教學時需要教師范寫、領讀,教他們識記每一個字,理解每一個詞的詞義;而到了中高年級則不需要逐一逐字的去教,只需教給學生方法,只在極個別難的字詞進行指導教學。若還是采用低年級的教學策略,一方面容易造成教學浪費;另一方面沒有做到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對于學生來講,他們的學習能力已經得到了發展,低年段的教學策略已經不適應他們了。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策略時要正確地認識學生,了解學生特點,了解學生個人。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教學內容傳遞型策略
1.提問策略
語文教師在提問時大概有這么幾類:一種是“是不是啊”這種低效的課堂提問;二是啟發式提問:“從中你讀到了什么?從哪兒讀出來的”;三是知識呈現式提問,例“《觀書有感》作者是誰?”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最多用的是無效的課堂和知識呈現式提問。
2.反饋策略
反饋分為兩種,課內反饋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評價語上,學生的回答只有對錯之分,而缺乏啟發性課后反饋。針對不同內容有不同的反饋形式,在農村小學中最常見的課后反饋策略,一是家庭作業,二是考試。
3.學生參與課堂的策略
語文閱讀教學中更為關鍵的是學生的學,這就需要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是集體講授的教學策略。
(二)教學組織型策略
所謂課堂教學組織,就是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各種要素的布置、組合或者聯合,另一方面要符合教學知識的序,一方面要符合學生的個體發展規律。語文閱讀教學組織形式分為宏觀與微觀的教學策略。對于每堂課的教學組織又可以分為學習動機的激發、教學資源的開發和整合、教學中師生具體互動及知識的反饋與評價等方面的策略。
(三)教學管理型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管理策略有三類:一是教師掌控型管理,教師是課堂的主人,一切活動以教師的教為主;二是學生自管型,學生自己管理自己,一切活動的安排以學生的需要為主;第三類是師生合作型,教學活動以學生個性化的需要和體驗為主,老師加以適當的點撥和疏導。課堂教學策略的選擇最重要的是看是否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學習時間,是否增加學生參與的機會,能否幫助學生形成自我管理。
(四)教學評價型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中評價類型有真實性評價、啟發性評價、激勵性評價、賞識性評價等。語文教師對于真實性評價運用得非常自如,而對于其他類型評價的使用則非常少見,甚至沒有。教師在進行評價學生時,要注意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評價的時機與效果等。
(五)教學反思型策略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教師成長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思。這里的反思內容具體包括教學目標實現、教學過程緊湊合理、教學內容正確、教學效果的好壞、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以及與教師的互動是否有效。具體有以下方法:教師自評價,可以通過寫教學日記或觀看自己的教學實錄進行反思;學生角度,分析學生的作業、試卷等從中可以得知自己教學的不足之處或是學生的直接評價;同行評價,可以從同行、領導、專家那兒得到對自己教學的評價,有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孫薇.小學閱讀教學審美建構嘗試[J].語文建設,2017(24).
[2]劉顏.通過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提高低年段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教育觀察,2017(18).
[3]王明姍.淺談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導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編輯 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