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展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的社會,隨著國家信息化工程的不斷深入,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隨著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大潮,我們的教育教學方式也迎來了一次重大的變革,一大批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教學設備裝備我們的校園,走進我們的課堂。能否熟練應用多媒體設備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衡量新時期教師的一個重要標準。
多媒體技術作為教育信息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過這些年的飛速發展,功能十分強大,它能夠將課堂教學中需要的各種教學素材整合到一個教學平臺上來,通過對文字、圖像、視頻、音頻等多種教學信息的整理演示,極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這幾年我一直擔任的是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在工作中,多媒體設備對我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中巧妙運用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數學素養,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課堂導入,激發興趣
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一節課如果能在課堂導入階段就激發起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就會極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能把多種媒體結合在一起,一改以前枯燥的掛圖、講解等形式的導入,可以給孩子們呈現出一個多姿多彩的畫面,可以在課堂一開始的時候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關注這節課的學習內容。
例如,在“距離與方向”一課中,傳統的教學是出示一張教學掛圖,顯示幾個小朋友的家在一座動物園的四周,讓學生去觀察這個小朋友的家在動物園的什么方向,距離多遠。現在我們應用多媒體手段,可以首先出示一段動物園的視頻,讓活潑可愛的小動物抓住孩子們的心。然后再出示Flash動畫來顯示幾個小朋友的家在動物園周邊的位置,并顯示每個小朋友去動物園的路線,同時提出問題:這幾個小朋友的家都在動物園的什么方向,如果他們想去參加周末的動物園聚會要走多遠的路程?通過這樣的多媒體手段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
二、講授新課,提升理解
小學生剛剛接觸到數學知識,數學中有很多知識是比較抽象,難于理解的。特別是關于線段圖形等一些數學知識,小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定的困難。那么我們在課堂的教學中怎么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和單調的板書變成生動的畫面,就需要應用多媒體手段將課本中的文字描述和靜止的教學插圖轉變成生動形象的動畫視頻,讓枯燥的掛圖動起來,可以給學生最直觀、具體、形象的印象,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線段、射線、直線這節課時,關于這三種線的區別和關聯,學生一時難以理解。為了讓學生更快更好地理解這節課的內容,我制作了一個Flash動畫給學生做演示。首先我出示了一個黃色的線段,并在兩端用兩個黑色的圓點做端點,突出線段的特點。然后讓右側的端點漸漸消失,黃色的開始向右側延伸,以虛線結束,顯示無限遠,讓學生去理解射線的概念,知道射線只有一個端點。最后再讓左側的端點消失,黃色的線再向左側“無限”延伸,這樣學生在腦海里又形成了一個直線的概念,知道直線是沒有端點的。通過這段動畫的演示,讓學生生動感受到了三種線的變化和規律,老師再適當地加以引導,就可以使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相關的知識,可以快速區分出三種不同的線。
三、深化課堂,培養想象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創造出新形象的能力。在課堂上充分應用多媒體設備的優勢,營造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自己來探索沒有學過的數學知識,從而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
圖形的面積的計算一直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面對各種面積公式,小學生一時找不到頭緒,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例如,在講梯形面積的時候,學生在以前的課程中學會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那么如何讓學生從平行四邊形的公式推導出梯形的公式?為了這個目標,我首先在多媒體一體機上出示了一個梯形,然后又復制了一個相同的梯形,通過旋轉和移動,使兩個梯形組合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這樣學生對比這個演示就會發現,原來兩個相同的梯形可以組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由于學生以前學習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所以通過這個演示,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自己去推導梯形的面積公式。于是很快就有學生想到了梯形的公式:上底加下底的和乘以高再除以2。這樣通過多媒體設備的演示,就把靜止的圖像變成生動的畫面,把枯燥的公式講解變成形象生動的動畫演示,把傳統的教師灌輸變成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運用這些多媒體技術手段既提高了教學效率,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總之,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巧妙正確地運用該手段,把圖像、文字、視頻、音頻等多種媒體有效融合,把死板的教材變成生動的畫面,創造出與教學相關的意境,讓學生主動投身到情境當中,主動思考,主動探索,從而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攻破難點,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信息化的發展可以用飛速來形容,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也應該不斷學習,不斷用新的知識、新的技能來充實和武裝自己,用好多媒體設備,為我們的課堂增光添彩。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