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玲
摘 要:初中地理知識具有較強的空間感和抽象性,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對教具進行合理應用。鑒于此,對初中地理教具的重要性進行了簡要分析,并詳細探討了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地理教具;初中地理;教學;運用
近年來,為了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我國深入落實了新課程改革,其中明確指出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地理教具的廣泛應用,能夠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將抽象的地理知識展現出來,新鮮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更能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效率。
一、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
多數地理知識是無法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肉眼進行觀察和掌握的,較強的抽象性導致初中生在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感覺難度較高,學習效率低下。由于學生無法在腦海中將地理空間、結構、狀態等準確地勾勒出來,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地理教具來彌補這一缺陷,幫助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直觀的認知[1]。同傳統的完全理論知識講解的教學模式相比,通過地理教具展開教學,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對于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初中地理教學中,以教師為課堂主體一味地進行知識的講解,而學生只能夠被動地對理論性和抽象性的地理知識進行記憶,這種教學模式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長此以往還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學習興趣低下是導致初中地理教學效率相對較低的關鍵性因素。
地理教具具有生動的形象,能夠將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合理地利用地理教具能夠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吸引學生自主展開地理知識的探索,并通過地理教具觀察來進行知識的挖掘,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會對地理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能夠有效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
二、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圖表教具的合理運用
地圖、表格等是初中地理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具,在觀察地圖、表格時,學生能夠對相關地理知識產生深刻認知[2]。地圖中本身就富含著豐富的地理知識,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地圖觀察,再進行理論知識講解,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內容。例如,在人文環境掛圖、自然環境圖以及填充圖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圖來獲取詳細的地理知識和信息,這種探索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地圖的應用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教師可以將地圖、表格等掛在班級板報位置,也可以掛在走廊上,學生可以利用課間時間進行觀察和學習。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為初中生營造良好的地理學習氛圍,對于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例如,在進行《地球與圖冊》相關知識講解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地圖與地球儀,利用地理教具豐富課堂知識內容,在介紹各個國家在地圖上的聯系基礎上,能夠使學生對地圖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觀察地球儀和地圖時,會掌握“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等重要讀圖技巧,因此利用地理教具能夠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地理知識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
(二)師生合作制作教具
提升課堂趣味性、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是新時期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目標,由于部分細小的地理現象和事件,需要借助小型的教育來展開教學,為了提升初中地理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合作,共同努力制作教具[3]。
例如,在進行“地球引力與偏轉力”相關知識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偏向力和引力等進行演示,此時可以將學生常用的文具等作為教具展開教學;再如,在進行“大陸漂移及板塊運動”相關知識講解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前準備好泡沫片和盛滿水的洗手盆,并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教具進行演示。在參與到教具制作、實際演示等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明顯提升,因此會對地理知識產生深刻的認知,并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樂趣,對于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合理地利用地理教具,能夠將抽象、模糊的地理知識和現象更加準確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通過對學生視覺和聽覺等感官的刺激,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內容,初中地理教師應充分利用現有教具,同時還應與學生一起制造全新的教具來展開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基礎上,為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和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耿民.巧用教具輔助教學:探討地理教具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7(12):70.
[2]張智林,劉中禮,徐燕霞.例談人教版教材中圖表的二次創新運用:以“土地資源”一節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7):36-37.
[3]秦龍春.新課標《地理》七年級上冊(人教版)緒論“與同學們談地理”教學設計[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8):19-21.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