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龍
摘 要:學會瀏覽是信息化社會獲取信息的方式之一。從瀏覽與學詞學句相伴,瀏覽與課題導入相伴,瀏覽與教讀相結合,瀏覽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四方面談學生瀏覽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瀏覽;學詞學句;導入;教讀;課外閱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中提出“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應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瀏覽是我國傳統的讀書方法,我國古代名家大都崇尚瀏覽。陶淵明認為瀏覽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我國流傳的“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等說法就是瀏覽。
在日常教學中,精讀與瀏覽是互相表里、互相依存。小學生經過五年的閱讀課訓練,對語言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閱讀能力已經形成,進而需要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此時瀏覽方法的習得就很重要了。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在大數據時代中搜集自己所需的信息,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素質。
在倡導全民閱讀的大背景下,在日常教學時,我們應該如何讓學生學會瀏覽呢?
一、瀏覽與學詞學句相伴
在低段滲透瀏覽,訓練學生的記憶力,在電子白板上出示學過的詞語或有關句子,快速讓學生讀,然后把白板最小化,看看你能記住幾個,挑戰自己的極限,看你記住多少。由于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宜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如:我是詞語小天才。摘果子(我收獲,我快樂)等適合幼兒特點的游戲,激發興趣,加強記憶。
二、瀏覽與課題導入相伴
瀏覽是智力活動,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要學生明白“讀出文本的言外之意,才有更大的收獲。”因此,在日常教學時,我剛教“瀏覽”這一閱讀方法時,放慢節奏,讓學生有個適應的過程。首先讓學生從心里接納瀏覽,在思想上認同瀏覽也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主動性,不要有偷懶的心理。在高段相關課文課后安排了資料袋,結合教學合理利用資料袋提供的內容,利用瀏覽,捕捉與文本相關的信息,能讓學生快速走進文本,感知內容。
如,在教學《冬陽·童年·駱駝隊》一課時,我是這樣利用瀏覽閱讀方法的:首先讓學生介紹自己的童年,激發興趣,然后板書課題,對課題進行質疑,然后介紹作者,這時不失時機地閱讀課后資料袋的內容,捕捉信息,讓學生談談自己閱讀后獲取的信息。最后學生知道了這篇文章選自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同時也了解了作者的經歷,為接下來的深入研讀文本打下了基礎。
瀏覽的閱讀方法的學習是在第三學段提出的,能不能在三年級進行訓練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在日常教學時就有機滲透,但不提“瀏覽”這個詞。例如,在教學《孔子拜師》時,為了破解文章人物的名字離學生生活較遠的難題,板書課題后,我直接利用課后的資料袋,讓學生快速讀一讀,讀時要注意力集中,并要有一定的速度。學生讀后,我利用白板出示如下題目:1.孔子名( ),字( ),生活在( )時代。(2)孔子是我國偉大的( )家和( )家。(3)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下來,編的書叫《 》。
學生能很快填上相關內容。這可以看做是啟蒙訓練,沒有關注太多的內容。其余的內容學生在交流時也能合上書說出來。從這則案例中,瀏覽可以在中段閱讀時運用,但要求不能拔高。
三、瀏覽與教讀相結合
充分運用精讀課文進行限時學習,做到讀書速度的訓練。我在教學《草船借箭》時進行了三次瀏覽閱讀訓練,第一次在學生初讀感知課文時,在掃清文字障礙后,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章中心句;第二次在精讀感悟階段,讓學生瀏覽后找出最能體現諸葛亮“神”在哪?第三次在總結階段,讓學生瀏覽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在日常教學時,結合課文和原作訓練學生的瀏覽速度,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在教學《“鳳辣子”初見林黛玉》時出示《紅樓夢》第三回的《林黛玉初見賈寶玉》,讓學生瀏覽一下,是不是像《“鳳辣子”初見林黛玉》的寫法呢?此時,學生瀏覽所選章節。我這樣對學生說:回憶林黛玉初見王熙鳳的情景,驗證一下林黛玉初見賈寶玉是不是這樣?“聞其聲、有所思、見其人(外貌描寫)、感其行、聽其言”——這是曹雪芹敘事的一種視角:人物視角。這樣做,做到瀏覽原著與閱讀課文有機結合,取得較好效果。
四、瀏覽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部頒小學語文教材從一年起,就設立了“我和大人共度一本書”,可見編者在讀書方面較為重視。如何踐行編者意圖,化為行動。本學期,在師生共讀一本書時,我選擇了《青銅葵花》,根據小說的需要,采用瀏覽的方法閱讀,快速走進文中,感受作者的語言魅力。我讓學生瀏覽書名、封面、插圖、章節、目錄、書的前幾頁或者用自己相關的先備知識等對故事進行預測,在閱讀中不斷尋找相關證據,證實或者修正自己的預測,常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這個故事的題目是什么?為什么作者用小說兩位主人公作為題目,你能在文中找到依據嗎?你能想到什么?看到封面上的畫面,你能猜到這是個關于什么的故事?憑借猜想,故事有可能會發生什么事情?猜猜文中兩位主人公會有什么故事呢?結局會怎樣呢?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認真閱讀,走進小主人公葵花的內心,走進大麥地人的心里,切切實實感受到人生的價值。
出色的繪本不是那么簡單就能看明白,作者獨具匠心,會在精美的圖畫中蘊含豐富的信息,教會學生學會瀏覽圖畫,就會發現生動圖像背后的秘密。因此,在教學繪本時,步驟是:先瀏覽圖和文,重讀一遍,放慢腳步,認真揣摩圖與文之間的可能關系,接下來再重新瀏覽繪本全貌,再深入細讀。按圖索驥,精讀文字。對比文字所蘊含的意思,把握節奏,這樣就會自由率性地抵達繪本深處。
瀏覽速度要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要求。嚴格訓練,注意個別學生的假讀,養成讀書習慣。不走馬觀花,切切實實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