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杰
摘 要:隨著現階段新課程理念的不斷深入推進,其影響力也在逐漸擴大。在小學階段的英語課程中,教師開始重視對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和發展,也就是說小學英語教師不再是簡單地教會學生認讀、拼讀英語單詞,在期末考試中獲得成績就夠了,而是要更加人文化地幫助學生提升讀和寫兩個方面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階段;英語;讀寫能力;策略
小學英語教師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應對自己的教學進行相應的反思和改進,教師需要認真思考其中關于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英語的要求,包括對學生讀與寫概念的認知、對英語教材文本進行認讀、閱讀和朗讀等;同時還應對如何培養學生英語讀、寫能力進行細致的思考,并將這些改變逐步應用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之中,進而幫助學生從剛接觸英語的時候,就養成良好、正確的書寫習慣和閱讀習慣,并養成初步寫的能力,以及打好英語語音的基礎,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學生主動性
小學英語教師必須意識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進而在教學中增強自己教學方式的趣味性。尤其在教學對象為小學生時,鑒于小學生普遍存在的性格特征,都是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而對枯燥的內容注意力不夠。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以興趣作為驅動,使學生的參與由被動轉為主動,盡可能地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參與學習英語課程的興趣。
英語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就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激發學生對讀寫的興趣。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閱讀的氛圍,一步步引導學生愛上閱讀,讓學生在這種閱讀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推動,引導學生思維、行為等方面的形成。這種閱讀氛圍就可以通過為學生開展“我來講”或者“我是小小演說家”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關注并喜歡上閱讀;同時,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學情有清楚的了解,進一步引導并培養學生寫的興趣。培養小學生書寫英語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項難點,但教師不能輕易放棄,或者對學生的書寫水平隨意對待,不加引導。教師就可以根據對學生的具體情況、具體水平的了解,幫助學生設計和組織一系列活動,在初期也為學生發布書寫任務,讓全班學生進行評比;而在后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互發送英語信件等活動。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知行合一
小學英語教師應注意在英語課堂中人文性的體現。隨著新課程標準理念的不斷深入,其中不乏一些新的思路、新的觀點,這就使得小學英語教師對自己的教學產生了新的思考。教師要注重英語課程工具性及人文性的雙重特點,除了工具性方面還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英語知識,按照大綱中要求的內容對英語知識進行理解、掌握和應用外,教師還要注意到課堂中人文性的培養,教師要注意到英語課程的功用,在此階段,為學生開展的英語課程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維創新能力的發展,讓學生了解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思考習慣,開拓學生的視野和見識,并在知識的熏陶、引導下形成良好的品質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師在育人的過程之中可以幫助學生注意對英語文化中善和美的感知和理解,并一步步引導學生對真、善、美的追求,從而真正對學生的人文精神產生影響,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英語宣傳語并對此進行讀寫,包括英文的規則、英文的標語等,貼在班級教室里,如“Be quiet in the library.”(請在圖書館保持安靜)或者“Dont eat or drink in the classroom.”(請不要在教室里吃喝東西)。在標語的啟示下,也就是人文教育的實施過程之中,學生的素養和精神也得到一定程度的陶冶和熏陶。
三、教學內容與“讀寫”的主題緊密結合
英語教師還需注意,在自己安排的教學內容中,要有系統性和科學性的統一,還要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讀寫能力緊密結合。所以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應注意到自己所安排的教學活動、教學行為是否有利于學生讀寫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比如,在進行家居類詞匯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情節,送一間house或者room給學生,讓學生通過想象或者根據圖片的啟示描述房間,并提供給學生“look at the.../it is...”的句式和一些簡單的如“window/door/sofa/table...”等房間會有一些物品的英語名詞,先引導學生對單詞及句式的認讀,在學生能夠通過語音形成通順的句子后,再讓學生進行書寫表達。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同時英語的讀寫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 的發展。
四、“讀”與“寫”相互依托、相互鞏固
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不將“讀”和“寫”分開而談,而是將兩者融合在一起。實際上,英語中的“讀”和“寫”實際上是具有相互依托、鞏固功能的。就比如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就為學生提供了寫作的模板和樣式;同時學生寫出的作文又具備一定的表達功能,能夠體現學生在閱讀中產生的效果,也就是通過閱讀得到能力的培養,在寫作中也可以得到一定的體現。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過程中,可以同時兼顧“讀”和“寫”兩個方面的內容,無論在詞匯講授還是課文內容的講解,都應注意“讀寫”的融合。
總之,圍繞在小學階段,英語教師應如何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讀寫能力的培養展開討論,本文認為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實際上是學生進入系統學習狀態的英語啟蒙者,更應為學生在讀寫方面打好基礎,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教師應為此努力反思和改善自己的教學。
參考文獻:
[1]饒燕瓊.淺析小學英語讀寫能力培養策略與方法[J].新課程(上),2017(8):168.
[2]彭媛.小學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7(7):18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