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英



[摘要]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其妊娠結局和血糖指標不同異常情況之間的關系。 方法 選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該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同時選取同時期在該院進行檢查的健康孕婦80名,比較不同孕婦的妊娠結局并探究其和血糖指標異常情況之間的相關性。 結果 血糖情況不同的患者妊娠結局存在較大差異,空腹血糖及餐后1 h血糖異常的患者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胎兒過大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患者和正常孕婦(χ2=22.67、27.57、15.14、15.44,P=0.000 0、0.000 0、0.001 7、0.001 5);通過logistic多因素分析發現,血糖情況是影響孕婦妊娠結局的重要因素(P<0.05);血糖指標存在異常的孕婦其出現產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25%,顯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婦(χ2=13.44,P=0.000 2);血糖指標存在異常的孕婦在早產率、剖宮產率和大于胎齡兒分娩率方面均顯著高于血糖指標正常的孕婦(χ2=26.41、6.60、11.76,P=0.000 0、0.010 2、0.000 6)。結論 血糖指標異常時導致孕婦出現非正常妊娠結局的重要影響因素,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醫務人員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控制以盡量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 妊娠結局;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指標異常;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 R587.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2(b)-0043-03
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在患者妊娠中晚期發作,不僅是導致妊娠期高血壓的危險因素,還可能會導致巨大兒、早產、胎兒窘迫等妊娠結局的出現,對孕產婦和新生兒的生存質量均產生嚴重影響[1]。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時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對于妊娠結局的改善具有重要意義。為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其妊娠結局和血糖指標不同異常情況之間的關系,該文對2017年6月—2018年6月該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和同期在該院進行健康檢查的80名正常孕婦進行了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納入標準: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相關診斷標準;孕前未出現糖尿病癥狀且無慢性和急性病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孕周在28周以上。排除標準:精神異常或存在精神病既往史,不能或不愿配合該研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出現嚴重器質性病變;存在燒傷、創傷或其他外科疾病;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出現異常;病歷資料殘缺、不完整。患者年齡為22~36歲,平均年齡為(27.63±2.46)歲;孕周29~41周;平均孕周為(34.15±2.11)周。同時選取同時期在該院進行檢查的健康孕婦80名,年齡為21~35歲,平均年齡為(28.24±2.39)歲;孕周為38~42周,平均孕周為(39.69±1.05)周。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且均知情同意該研究并經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所有孕婦均在檢查前3 d進行含有150 g糖類成分食物的攝取,并停止服用控制血糖水平的相關藥物。在抽血前12 h禁止飲食,抽取孕婦肘靜脈血對其空腹血糖水平進行檢測。將75 g的葡萄糖(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3021664)利用300 mL的溫水進行溶化,在孕婦抽取靜脈血5 min內進行飲用,分別在飲用后的1、2 h再次進行血糖值的檢測。
1.3 ?觀察指標
1.3.1 ?血糖正常值 ?空腹血糖值、餐后1 h和餐后2 h血糖值正常水平的上限分別為5.1 mmol/L、10.0 mmol/L和8.5 mmol/L。
1.3.2 ?并發癥 ?比較不同孕婦出現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胎兒過大等妊娠結局和產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數據統計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應用(x±s)表示,通過t檢驗,計數應用(%)表示,通過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不同患者妊娠結局的比較
血糖情況不同的患者妊娠結局存在較大差異,空腹血糖及餐后1 h血糖異常的患者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胎兒過大的發生率顯著高于其他患者和正常孕婦(χ2=22.67、27.57、15.14、15.44,P=0.000 0、0.000 0、0.001 7、0.001 5),見表1。
2.2 ?妊娠結局影響因素的logistic分析
通過logistic多因素分析發現,血糖情況是影響孕婦妊娠結局的重要因素(P<0.05),見表2。
2.3 不同血糖情況孕婦并發癥的對比
血糖指標存在異常的孕婦其出現產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50%,顯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婦(χ2=13.44,P=0.0002),見表3。
2.4 ?不同血糖情況分娩結局的對比
血糖指標存在異常的孕婦在早產率、剖宮產率和大于胎齡兒分娩率方面均顯著高于血糖指標正常的孕婦(χ2=26.41、6.60、11.76,P=0.000 0、0.010 2、0.000 6),見表4。
3 ?討論
在妊娠早期、中期階段,胎兒在母體中獲取葡萄糖,但孕婦腎小球無法增加對糖的再吸收量,則可能會出現排糖量大量增加的情況,引起酮癥酸中毒和低血糖等癥狀的出現[2]。在妊娠中期、晚期階段,有的孕婦可能對胰島素的感覺敏感性降低,影響胰島素活性程度,導致其正常的代償機制受損,引起血糖水平的增加,最終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的出現。在妊娠期間第一次出現或第一次發現的葡萄糖耐受受損現象就是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產科疾病,對新生兒和孕婦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另外,在妊娠期出現糖尿病的孕婦及其新生兒也是日后可能出現2型糖尿病的主要人群。在我國經濟水平和生活條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飲食結構不斷變化,再加上二胎政策的實行和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的變化都導致該疾病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增加的趨勢。現階段,對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相關學者認為主要是因為胰島素抵抗作用或是胰島素含量相對不足,但其作用的具體環節尚未得到明確的證實,所以在源頭方面對其進行預防是十分困難的。據相關資料顯示,年齡也是妊娠期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年齡越大孕婦越容易在妊娠期出現糖尿病。有學者的研究表明,在35歲以上的孕婦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概率是25~30歲孕婦的一倍左右,而40歲以上的孕婦則是20~30歲孕婦的二倍甚至更多。這可能是因為年齡越大,孕婦各種器官的功能減弱情況越嚴重,更容易出現超重、糖耐量降低等情況。
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一個具有特殊性的生理時期,在該時期孕婦體內的血容量會顯著上升,血液出現稀釋,以胰島素含量不足為典型表現,另外在該時期各種激素還會產生變化對機體進行刺激,使孕婦出現妊娠期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對孕婦及胎兒都會產生嚴重的影響,與正常孕婦相比,血糖指標異常出現母嬰并發癥的可能性更大[3]。現階段,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較為困難,患者還可能會發生代謝性酸中毒的情況,在胎盤的作用下酮體可以傳輸到胎兒體內,引起胎兒宮內窘迫的出現。在高血糖的生長環境中,胎兒尿液排出量增加,在羊水量增多的情況下導致其壓力增大,是胎兒早產、胎兒早破出現的重要原因[4]。另外,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還有可能并發高胰島素血癥,這種疾病會對胎兒胰島素的分泌和胰腺細胞的生長產生促進作用,有利于脂肪的合成同時又阻礙了脂肪的分解,因此還會導致胎兒過大的情況出現[5]。高胰島素血癥還會增加胎兒對氧氣的需求量,而血糖水平較高的孕婦其血氧供應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宮內缺氧的情況十分容易出現。該研究結果顯示,血糖指標異常的患者其出現胎膜早破、早產、胎兒窘迫、胎兒過大的發生率顯著高于正常孕婦;且通過logistic多因素分析發現,血糖情況是影響孕婦妊娠結局的重要因素(P<0.05)。諸如早產、胎兒過大、胎兒窘迫、大于胎齡兒等妊娠結局均是由于妊娠期糖尿病引起的,這些不良妊娠結局與血糖指標的異常情況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聯系,提示醫護人員要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重點關注,對其血糖進行定期的測量并進行監管和控制,盡可能促進其妊娠結局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該研究中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兩項指標異常的孕婦其妊娠結局比一項指標異常和3項指標異常的孕婦更差。分析其原因是3項血糖指標均異常的孕婦其自身和醫院人員對血糖水平更加重視,早期可以獲得較為及時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干預,因此妊娠結局得到一定改善。在孕周不斷加長的過程中,孕婦出現高血糖、高血壓的可能性也會相應增加,從而導致子癇前期發生率也隨之增加。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在于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會出現病變,毛細血管出現管腔狹窄、基底膜變厚的改變,微血管大范圍的病變則會引起上述疾病出現。該研究中,血糖指標存在異常的孕婦其出現產后感染、妊娠期高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為21.25%,顯著高于血糖水平正常的孕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另外,該研究發現,血糖指標異常的孕婦其剖宮產率也明顯高于血糖指標正常的孕婦。剖宮產手術后孕婦可能會出現腸黏連、出血、感染、腸梗阻等并發癥,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來說,剖宮產造成的手術創傷會進一步加重其糖代謝紊亂的情況,術后需要更長時間進行恢復,住院時間和相關費用都會增加。雖然妊娠期糖尿病并不是臨床上進行剖宮產的手術指征,但是血糖異常且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控制的情況下,胎兒較正常情況下偏大,易出現產程異常或難產,另外還會進一步增加妊娠期高血壓、胎兒窘迫、膽汁淤積等并發癥[6]。該研究中血糖指標異常的孕婦其剖宮產率為51.25%,而血糖指標正常的孕婦剖宮產率則為31.25%,所以對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要對其血糖水平進行嚴格的監管和控制,盡量減少剖宮產率及其帶來的各種并發癥。
綜上所述,血糖指標異常時導致孕婦出現非正常妊娠結局的重要影響因素,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醫務人員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對其血糖水平進行控制以盡量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謝玲. 妊娠期糖尿病孕婦不同血糖指標異常與妊娠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 中國當代醫藥, 2016, 23(21):26-28.
[2] ?吳正紅, 費何, 陳亞萍,等.OGTT試驗三時點值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 2016, 16(7):717-720.
[3] ?魯花麗, 于堅偉, 程雪芹.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血糖水平孕婦的臨床特點與妊娠結局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 2016, 8(5):12-15.
[4] ?張曉, 周劍利, 邢軍,等.妊娠期糖尿病75gOGTT不同時點血糖異常孕婦的臨床特點與妊娠結局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 2016, 25(4):265-268.
[5] ?鐘麗君, 王永周, 汪靜. 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檢測與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相關性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16, 23(1):68-70.
[6] ?Han Y, Zheng YL, Wu AM, et al. Effects of management in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with normal prepregnancy body mass index on pregnancy outcomes and placental ultrastructure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Endocrine, 2016, 54(3):1-9.
(收稿日期: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