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英
摘要:在教學中,只有知識具有吸引力,才能夠調動學生探究欲望。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興趣的培養。濃厚的興趣能讓學生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學習之中,在課堂上能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關鍵詞:學習興趣;學習環境;語言藝術;課外活動
在任何事物的探究中,興趣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興趣的促使下,才會更加積極主動,所探究的事物才會更具吸引力。興趣是成功之母,是人獲得新知識,探索新發現的一種積極表現的心理活動,在這一認識、發現過程中會形成求知、學習、思維、探究的動力。我們老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使學生在獲得系統地理知識和學習基本技能的基礎上積極的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同學們對地理學習的興趣與愛好,新時期的老師要不斷的改變教學方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創設和諧的學習氣氛,把死課堂變成積極、活躍的課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求知的欲望。在地理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作為一名初中地理教師,要怎樣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這是當今時代的課堂教學中,每一位地理教師應該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一、為學生創造平等、民主的學習環境
和諧的學習氛圍,師生間的平等交流和對話,都會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形成,進而促使學生主動探究地理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氛圍的改革入手,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們對教師的命令必須服從,教師所講的知識就是真理,學生們不能有任何異議。可以看出,傳統課堂上的師生地位是不平等的,學生們在這種環境下,又怎能對學習產生興趣和主動性呢?在新課改實施之后,新課改中明確強調了師生地位的平等性。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通過師生關系的改善,創設出新型的學習環境。
首先,教師要對學生們一視同仁。學生們在學習上的權利和地位是平等的,不管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性格特征、身體情況、來自區域如何,教師都應該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只有給予學生們同等的對待,對所謂的差生不歧視,對所謂的優等生不特殊照顧,才能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利于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積極表現。尤其是對于地理學困生,教師不應該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他們,要多給予他們鼓勵和表揚,要讓他們相信自己能行,這樣才能夠促進學困生的進步。
其次,教師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傳統課堂中,教師的權威性讓學生不敢在教學中輕易發言,教師給學生留下了威嚴的印象,在學生心目中,教師就是不肯侵犯、不容質疑、不可靠近的。在這樣的師生關系下,學生很少能夠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尊重。在新課改中指出,教師要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要放下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這樣,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就會消除,學習過程中的思維更加活躍。
二、講究教學語言的藝術
課堂教學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在教學中,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方面發揮著優勢作用。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要注重自己教學語言藝術能力的提高,善于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語言激活地理課堂,讓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濃的興趣,使學生的求知欲望達到最佳的狀態。
教師在教學中要對注意風趣、幽默教學語言的參與,要把特殊的地理語言運用于課堂教學過程當中,讓學生體會到地理學習的趣味性,從而積極投入到地理學習過程之中。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地理教學內容使用一些地理謎語、諺語,地理詩歌、歌曲等形式豐富地理教學內容。例如,在講解“地球公轉和自轉”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用“醉時不覺乾坤轉,醒來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天河”等詩句,讓學生感受地球的運動。再如,在學習“氣候”的知識時,教師可以使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等詩句,讓學生領略不同季節的景象。
三、教師要善于多媒體,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興趣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興趣,就會產生學習的強大動力,促使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在傳統的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講解地理知識只是依靠地圖冊、地球儀、地理掛圖等教具,長期運用這些單調、枯燥的東西進行知識的講解,就會讓學生產生疲勞感,削弱學生探究的欲望和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就要研究新的教學方法,嘗試新的教學出路。
在多媒體技術運用到教學領域之后,地理課堂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春天。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手段,能夠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能夠通過多種形式向學生展示抽象的地理教學內容,學生被多媒體的動靜結合、聲色結合的教學特點所吸引,在課堂教學中都變得更加積極主動,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注意力也更加集中。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影響之下,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對學習充滿了熱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真正發揮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是課堂教學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不同的區域時,教師不可能帶學生去各地參觀,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單純描述,就會使課堂教學顯得乏味,學生感受不到應有的樂趣。如果教師在進行相關內容的教學之前,把這部分的教學內容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這些地區的景色圖片,學生就會有身臨其境之感,在贊嘆神奇的同時,對地理課堂教學充滿了興趣,積極參與到知識的探究和問題的討論當中。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在地理學習中,教師要多下一番功夫,讓學生對地理學習重視起來,激發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地理學習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