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而小學是學生培養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階段,在小學階段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讓孩子們初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社會觀十分必要,因此,必須將小學的德育工作管理作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加強管理,切實落實。
關鍵詞:小學;德育工作;管理;新途徑
小學生正處于懵懂的階段,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觀念,但是他們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尤其是在現代快節奏社會,各種拜金主義橫行,人們更重視自己的利益,還有一些社會事件負面影響也很大,小學生階段就耳濡目染各種各樣的社會觀念,如果不能正確引導,會使他們從小染上或養成不良習慣和觀念,影響以后的人生發展。所以新課標的要求中加強了對小學德育工作的管理力度,將德育作為五育之首,在素質教育中起著方向和動力的作用。
一、德育一體化教學的內容和目的
德育是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使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政治觀念,形成正確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我國的德育一體化的內容主要有: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集體主義教育、勞動教育、人道主義與社會公德教育、自覺紀律教育、民主與法制觀念的教育、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教育。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要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德育一體化課程教學。
加強小學德育一體化課程教學,形成各學段縱向銜接、各學科橫向融通、課內外深度融合、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成長規律的德育課程實施體系,建構起德育課程、學科課程、傳統文化課程和實踐活動課程“四位一體”的德育課程實施新格局,是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將教書育人的目標融入各學科教學之中,使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融合,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成效,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道德素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意義十分重大。
二、小學德育工作管理新途徑
加強小學德育課程建設,建構符合我國國情和現狀的課程一體化的德育課程教學,是當前小學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學的德育管理工作必須采取措施落實到位。
1.加強管理工作,開展學科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是學校的重要工作之一,但歸根到底執行者還是老師,所以學校管理者要加強管理工作,督促各學科老師做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政治學科的重要工作,其他學科也不能忽視。思想政治學科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語文學科通過優秀的文章,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與人向善的思想,促使學生養成尊老愛幼、愛惜勞動成果等優良習慣;數學學科通過老師正確引導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敢于探索、勇于面對困難的優良品德。
新課標下的德育一體化,在教育好學生學習成績的同時,老師更要重視學生的品德教育,將“德育首位”政策落實到位。各學科老師要處理好科學知識和德育教育之間的關系,在教學中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結合本學科特點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2.向榜樣學習,培養學生的優秀品質
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向榜樣學習可以有效提高小學德育教育的效率。小學生德育教育的榜樣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第一,老師。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言談舉止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會有意無意的模仿老師的言行,所以老師首要要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第二,周圍的同學和朋友。身邊有品學兼優的同學或朋友,會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向他們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老師要善于發現并樹立班級中的榜樣,號召其他同學向其學習,促使班級學生共同進步。第三,古代和現代社會中優秀的人物事跡。現在的網絡十分發達,老師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觀看優秀的人物事跡,引發學生思想上的共鳴,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3.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為學生德育教育打造平臺
課外活動是德育教育的第二課堂,學校可以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生參加課外活動中,他們會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遇到的困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團結互助的團隊意識,克服困難的毅力,有助于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養成良好的習慣。
此外,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增強學生的公共意識,培養學生積極的思想情感。組織帶領學生走出校園開展“遠離毒品,珍惜生命”的宣傳活動、“走近革命前輩,聽革命英雄事跡”等社會活動實踐等等,通過這些活動可以觸動學生心靈,有利于學生德育品質的培養。
4.與家長密切配合,形成學校、家庭一體化德育教育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廣泛、深遠而持久的,因此學校要想做好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必須攜手家長共同進行。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的通訊軟件比如微信、QQ等及時和家長溝通,通過這些軟件平臺,老師可以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及時有針對性地調整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策略;通過這些軟件平臺,老師可以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內的具體表現,這樣更方便家長了解和掌控學生的狀況,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教育培養;老師還可以向家長推薦好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方面的書籍,引導家長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正確教育培養學生。總之,老師應和家長密切聯系,密切配合,共同形成教育合力,探索教育學生的措施、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可實施性。
總結:
“少年強則中國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德育教育不可忽視,且必須從小抓起,學校作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必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塑造高尚的人格,實現真正的德育一體化。
參考文獻:
[1]侯俊美,王文鳳,高俊云.對小學德育工作管理新途徑的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8):36-36.
[2]曾偉明.淺析提升小學德育工作的實效性[J].文理導航,2017(18):5-5.
[3]李錦華.淺析提高小學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