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錦華
摘 要:高校創業教育是我國在高校教育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引入和開展的教學方式,起源于西方國家,在國外擁有相對成熟的經驗和體系。作為我國高校教育的重點項目和關注點之一,創業教育是高校教育一次重大的轉型和嘗試,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實用教育。創業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文化,更是為了開拓學生的創新和創造能力。但光有教學過程,而無教學結果的教學,就是無效教學。為此,對于高校的創業教育的轉化和評價,就顯得極為重要,如何正確地分析高校創業教育的成果,針對成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的措施,并重新修正高校創業的實際方案中,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校創業 創業教育 教學成果 轉化 評價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a)-0160-02
作為評價教育達成效果和教學價值理念的重要指標,對于教學的質量的評估是重要的環節,也是修正和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過程。尤其是高校的創業教育,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性格、不同地域、不同成績的學生,其個人的差異化和區別化極大。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創業環境多樣化、創業氛圍復雜性、創業的風險性和無法預知的困難。
1 我國創業教育評價和轉化的現狀
創業教育起源美國的哈佛大學,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開展有關的創業課程,歷經40年后,才開始逐步誕生創業教育評價體系和對應的標準。起因是因為各個高校的教學水平、教育標準不同,執行的標準并不統一,導致無法界定創業教育的成功率和效果率。相關的教學工作者,結合了美國學生的文化程度、創業的氛圍和條件、家庭背景等各種綜合指標,制定了相關的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當各個高校按照這個標準去進行評定時,才發現創業教育的實際教學成果的差異化如此之大,進而引發了教育界對于創業教育的教學成果評估的重視和不斷發展與完善。
中國的創業教育工作引進和開展的時間并不長,在教學成果轉化和評價體系上并不完善。從整體上看,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和教學人士無論是數量還是專業度都有待加強;相關的文獻和理論,也不夠專業和有借鑒性。雖然有部分學者給出了結合中國實際的理論和標準,例如:要發掘學生的創新性和主觀能動性,要在技術上不斷研發,在團隊上提高整體的融入和發展,在實踐中不斷地加強可操作性。但是,在實際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上,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雖然有的文獻給出了對應的指標,甚至分成多個等級,但在實際的應用和評價過程,無法與創業的情況一一對應,導致指標成為空談,無法準確評估教學成果;各類的評估標準和評估方法,層出不窮,但我國地大物博,高校數量多、分布廣、教育教學硬件和軟件條件不同,東西部的民族差異、南北的經濟差異,都非常巨大,導致很多評估標準也無法統一地應用或者應用的差異化極大。
2 創業教育教學成果的評價體系如何搭建
2.1 評估標準的系統化
要做好創業教育的轉化和評價,首先要針對教學成果的評價標準進行確認。評價標準的制定,是整個高校創業教學成果準確評估的重要基礎,需要系統地進行規劃。在規劃的過程中,首先要做到全方位、系統化,要覆蓋到創業教育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確保每個環節都可以被納入到評價的體系當中。現階段,評估標準要從課程、師資、學生、環境4個大的維度進行細化分類,共分為三級,同時要對每個級別制定的意義和標準進行明確。
2.2 教學評價體系的制定標準
在課程、師資、學生、環境四個大類下,再根據每個維度涉及的相關內容進行二級的細化分類,下面對每個分類的具體內容及標準進行注解。
課程體系中,制定的重點是圍繞教育教學工作,從課程、教材、教學上進行標準制定。課時數量能否支撐講解、課程覆蓋達到多少比例、課程類型是否全面;教材的內容、數量、使用效率如何;教材的內容,是否涵蓋了國家指定的教育教學內容;教材的數量,尤其是自編教材的數量,需要核對清楚;教材的使用度,要考慮到在同類的高校中,被多少高校使用;教學方法是否有特色、講解是否深度、是否有足夠的案例支撐教學講解。
由于高校的創業教學,不是簡單的教學內容完成,還涉及到與社會進行接軌。既要了解學校、學院的教育教學情況,還要了解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發展情況,更要了解社會與時代的發展,以及經濟環境的變化。所以,對于實施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學團隊及教師個人的要求非常高:管理模式是否有計劃、管理機構是否獨立、管理過程是否有監督;教師人數是否充足、教學背景是否契合、教師的培訓和職稱等相關的基礎情況是否詳實;教師的科研水平、科研結果、學術會議、專著發表、研究成果等。
學生才是教學中的主體,教學成果是否有效,也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因此對于學生的評價標準制定主要傾向于個體的實際情況。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實際學習情況并評價;其次,要了解學生的創業意愿,如職業的選擇、創業的情況(成功的概率),了解學生的個體背景,如家庭情況、工作經驗、是否有相關培訓等。
3 創業教育教學成果評價提升方案
創業教育的教學成果的標準制定完畢,需要進行落地實施,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修繕。要加強整體教學團隊對于評價和轉化體系的認知和實力;要協調好各個評價標準之間的統一性和指向性,確保所有指標各自能夠反映對應指標的單項任務評價要求,同時綜合在一起,都能反映整個工作的完成度、完整度和結果。
3.1 用創新性思維開展創業教育評價
創業教育的落腳點就是創業,高校創業的要點,就是創新。沒有創新性的創業,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真正的創新性創業評價,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第一,在創業項目的選擇上,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結合社會熱點、學科特點和自身優點,盡量選擇開放式的創業項目。例如,選擇科技類、新媒體和營銷策劃類的創業項目,或者選擇餐飲、花卉等項目結合新的理念和想法去實施。
第二,在創業的過程中,采取復合性思維,將新的知識、理念跨行業地融入進來。例如,花卉行業,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傳播性和支付功能,抓取客流并及時轉化。在轉化和評價時,要多角度去觀察這些創新性行為是否真實有效。
3.2 用多樣性思維進行創業評價
要用多樣性評價觀去評價高校創業。但要保證既有統一性,又有多樣性。在建立質量評價整個體系的指標時,堅持“以人為本”“以能力為中心”,堅決杜絕單一的、機械的、統一的評價方式。例如,要綜合考慮創業項目的難度、創業的資金、是否有創新等。
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無論是在高校教育水準提高、教育理念提升,還是教育體系的改革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也將會引領中國高校教育在管理模式上、教學水平上、學生自主性和學生創新性上的全面提升。而高校創業教育的評價則是一把量尺,它能夠真實地衡量創業教學的教學成果,是反映創業教育中傳授和學習的雙面對比。相信一套完整而健全的創業教育評價體系將會帶來更加科學、合理、成熟的高校創業教育。
參考文獻
[1] 張英杰.高校創業教育教師的學術創業能力評價及提升路徑[J].高校教育管理,2018(2):80-87.
[2] 張繼中.論現代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7(19):54-57.
[3] 劉曉敏,劉慧娟,梁春晶,等.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J].中國經貿導刊,2017(2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