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松航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也在不斷增大,而如何能夠在大學階段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就成為當前高等教育培養當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對于大學生就業能力的研究和開發路徑的研究也在不斷增多。本文主要就是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并就相應的開發路徑進行了研究,以期能夠為不斷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提供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 就業能力 開發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9(a)-0242-02
教育是推動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為社會發展輸送專業型人才的重要途徑,對于推動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促進社會轉型具有重要作用,因而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也就成為高等教育和社會關注的重要問題,如何有效培養人才就成為現代很多高校所面臨的緊要課題。
1 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影響因素分析
隨著我國高校教育對于大學生就業工作重視程度不斷加強,大學生就業也已經成為很多高校的日常教學重點工作,而從相關的報告當中也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的大學生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建立健全大學生就業創業模式是當前研究的重點,不斷日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是解決目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關鍵。而影響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進行分析。
一是地區經濟發展的兩極化影響。從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地區情況來看,地區經濟在發展上存在嚴重的失衡問題,并且在整體上呈現出一種兩極分化的趨勢,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完善,薪資條件更高,因而很多學生想要躋身在大城市中就業,而這就使得大城市中的大學生就業壓力更大,對大學生的就業能力要求也更高。而西部地區各項設施不完善,生活條件和環境相對東部較差,因而愿意在西部發展的大學生也比較少,這樣的經濟環境影響導致大學生就業能力受到影響。
二是高校專業課程設置影響。專業課程的設置直接影響著大學生未來的工作方向,是培養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指向。從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專業設置來看,很多學校的專業設置都大致相同,每個學校中有關的熱門專業都會,這就使得社會實際對這些專業的需求小于高校專業培養的人才數量,這就造成了一些職業供需結構上的矛盾,使得大學生就業出現困難。再者,高校在對專業進行設置的時候必須考慮專業口徑的寬細,如果專業口徑過窄就會使得大學生所面臨的擇業面過窄,而現在社會上對于大學生的人才需求往往是需要跨知識面的,所以就會出現一定的就業矛盾。而反過來,如果專業口徑過寬,又會使得大學生的專業性不足,不能滿足社會對于專業性人才的需求,因而高校在對專業口徑設置上需要價格外注意。另外,高校當中的課程體系設置也是影響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影響因素,課程體系要經過有目的性的挑選,按照一定的關系呈現出相應的課程結構,這樣所構建出來的課程體系才能夠對人才培養產生影響的作用。畢竟最終人才是專業突出和基礎寬厚的大學生,所以在專業上一定不能馬虎。
三是人才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當前我國的人才市場建設機制還不是非常健全,對于選人信號還不能精準預測,對用人標準的建設還不完全,使得很多用人單位在選擇大學生的時候,無法確定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一方面影響了用人單位人才選擇,另一方面則影響了大學生對自己職業方向的把握。另外,目前很多用人單位所能夠提供給大學生的崗位比較有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學生就業困難。
2 大學生就業能力開發路徑
2.1 加強培養目標創新
高校應該充分研究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和自身內部環境教育影響,充分重視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強,外部的市場環境也更加復雜,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在不斷增加,這就使得大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在不斷增大,其實高校所承受的壓力同樣在不斷擴大。面對這樣的壓力,高校應該制定科學的培養目標,并且不斷追求培養目標和戰略的創新,在目標導向和資源配置上不斷創新,為高校當中的大學生制定就業能力培養目標,讓大學生在畢業之前能夠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包括本身的專業能力、通用技能以及對自己職業進行規劃的能力,同時還要注重對大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讓大學生能夠不斷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同時,高校在設置培養目標的時候還要注意層次性,根據專業發展的前景和情況制定相應的就業能力培養,體現出專業能力框架的差異性。并且要加強對中小型企業就業吸納的重視,為中小型企業提供相應的專業人才。
2.2 強化學生自身對就業能力的重視
要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對于自身的就業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在就業指導中心應該開設相應的職業指導課程,并且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職業傾向測試,讓學生能夠對自身的就業傾向和能力有個清晰的認識,并且能夠準確有針對性地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并且積極采取措施來解決相應的問題,從而為之后的職業生涯規劃打下基礎。同時,高校教育工作者們不僅僅是要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更要讓學生自己產生提升就業能力的意識,充分認識到就業能力開發的重要性,認識到就業能力對于未來的就業是非常重要的,依靠學生自身的自覺和自我養成,不斷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同時,高校還要加強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視,讓大學生能夠從剛進校園就對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和相關政策有相應的了解,并且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和用人單位要求來不斷調整自己的就業發展目標,在課外積極參加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當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就業能力,通過自己來改變當前就業難的情況,而且就業能力的提升也能夠為學生自己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選擇。
2.3 就業能力開發融入課程體系
大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結構均是依賴高校對課程體系的設置,進而也影響著大學畢業生就業能力水平的高低。因此高校需要重新審視當前課程體系,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社會發展需求、人力資源市場實際供求情況進行調整。包括專業方向的調整和深入,設立跨專業選修的模塊,以及創業教育課程模塊,課程體系既要著重于課程內容的基礎性,還要注重其內容的綜合性和創新性,同時開創專門的創業教育也不失為一個有效的舉措。
3 結語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出,其實大學生數量過剩并不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所在,用人單位也是非常需要大學生人才的,但由于現在的大學生就業能力普遍較低,使得大學生出現就業困難的問題,面臨著畢業就等于失業的問題,因而當前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問題的研究,在不斷提升學生自身專業知識水平的同時還要開展相應的就業能力培訓活動,讓大學生的就業能力能夠通過這些訓練不斷得到提升,為大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這樣才能夠有效解決當前社會和高校所面臨的大學生就業問題。
參考文獻
[1] 毛霞,王韻.基于高校視角的大學生就業能力及其開發路徑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17-19,22.
[2] 吳淑梅,陳雙雙.當代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育與開發路徑探索[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35(3):149-152.
[3] 李翰逸.大學生就業能力及其提高路徑開發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8):48.
[4] 崔莉.大學生就業能力及其開發路徑的分析[J].民營科技,2014(11):29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