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霞
[摘要] 目的 比較評價二甲雙胍和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選取該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6例,以隨機盲選法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43例采取二甲雙弧進行醫治,對照組43例采取胰島素進行醫治,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用藥安全性。結果 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項指標水平方面,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積極治療后,上述2項血糖指標水平觀察組改善效果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在患者妊娠結局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在各項并發癥發生情況方面,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臨床中,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二甲雙弧醫治的效果要明顯優于胰島素,且用藥安全性更高;因此,具備采納及使用的價值。
[關鍵詞] 二甲雙弧;胰島素;妊娠期糖尿病;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7)10(a)-0010-02
Study on Comparison of Effect and Safety of Melbine and Insulin in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LI Xue-xia
Lanshan District Fangcheng Health Center,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6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melbine and insulin in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thods 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diabete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3 cases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treated with melbine and insulin,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medication safet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no obvious differences in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postprandial 2 h blood gluc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P>0.05), after positive treatment,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two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pregnant outco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melbine in treatment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insulin, and it is worth recommend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elbine; Insulin; Gestational diabetes; Treatment effect
妊娠期糖尿病是婦產科常見的一種合并癥,臨床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和胰島素抵抗及遺傳等因素相關[1-2]。在臨床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表現為多飲、多食以及多尿等。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會對母嬰的生命安全構成較大的威脅,因此有必要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案[3-4]。在該次研究過程中,一共納入該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其目的是比較評價二甲雙胍和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一共納入該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符合2010年國際妊娠與糖尿病研究協會制定的有關“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均知情同意納入該次研究,并簽署相關醫治確認書;此外,排除嚴重臟器功能障礙、相關藥物禁忌證者。以隨機盲選法分成兩組,其中觀察組43例中,年齡分布在25~35歲,年齡均值為(28.5±1.3)歲;孕周為24~32周,平均孕周為(28.4±0.3)周。對照組43例中,年齡分布在25~35歲,年齡均值為(28.6±1.2)歲;孕周為24~32周,平均孕周為(28.5±0.2)周。在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納入比較研究的意義。endprint
1.2 方法
該次納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需采取合理的飲食控制方案,對照組43例患者以此為基礎,使用胰島素進行醫治,即:使用諾和靈30 R,將初始劑量控制在0.3 U/kg,以2∶1的比例,在早、晚餐前30 min進行皮下注射;以患者的具體血檀水平情況,對胰島素的劑量進行合理調整;經監測患者的血糖恢復到理想水平之后,維持理想時胰島素的劑量給藥,到新生兒分娩為止。觀察組43例患者則采取二甲雙弧進行治療,0.5 g/次,3次/d,口服;給藥到新生兒分娩為止。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評價。
1.3 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進行比較,包括空腹血糖水平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此外,比較兩組患者的妊娠結局及圍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方法
該次使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取(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水平變化情況比較
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項指標水平方面,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積極治療后,上述2項血糖指標水平觀察組改善效果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妊娠結局及圍生兒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在患者妊娠結局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各項并發癥發生情況方面,觀察組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表3。
3 討論
妊娠糖尿病作為婦產科常見的一種疾病,會對母嬰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較大程度的影響,所以需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案。
在該次研究過程中,針對妊娠糖尿病患者,重點提到二甲雙弧與胰島素2種藥物[5]。首先,對于胰島素來說,需1 d進行多次注射,并且在醫治費用上偏高,容易造成患者的經濟負擔;此外,使用胰島素容易引發低血糖等并發癥;因此,不宜提倡使用胰島素。而對于二甲雙胍來說,是一種雙胍類降糖藥物,這類藥物對胰島β細胞沒有刺激作用,能夠控制低血糖及體質量過度增加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有學者[6]經研究表明:針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實施二甲雙胍的效果比胰島素效果好,能夠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時使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例如巨大兒、呼吸窘迫以及黃疸癥等常見并發癥。從該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實施二甲雙胍治療,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明顯優于實施胰島素治療的對照組患者;此外,在患者妊娠結局方面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圍生兒巨大兒、呼吸窘迫以及黃疸癥并發癥發生率分別為2.33%、2.33%、2.33%,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6.28%、11.63%、9.30%。由此可見,該次研究結果和上述學者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在臨床中,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二甲雙弧醫治的效果要明顯優于胰島素,且用藥安全性更高,能夠改善患者妊娠結局,降低圍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因此,具備采納及使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梁珍,程麗琴,黃慧,等.妊娠期糖尿病胎盤脂聯素及其受體基因mRNA的表達[J].中醫臨床研究,2017(21):35-36.
[2] 趙祖英,李水蓮,陸潔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的檢測及意義[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15):132,135.
[3] 馬麗,李百玲.超聲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胎兒的檢查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62):124.
[4] 胡加民.糖化血紅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檢驗中作用研究[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7(5):34-35.
[5] 董梅.淺談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J].基層醫學論壇.2017(25)
[6] 徐憲芳.淺論導致孕婦罹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J].當代醫藥論叢,2017(16):136-137.
(收稿日期:2017-07-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