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汝云
摘 要:新課程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位學生,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學困生的轉化是考驗一個班級乃至一所學校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抓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衡量一個學校教育教學成敗的重要標志。
關鍵詞:學困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措施
學困生是普遍存在的教育現象,每個班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學困生。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就要分析形成學困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策略轉化他們,使他們快樂成長。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轉化學困生呢?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有效學困生轉化的對策。
一、教師的愛心、耐心和信心是促進學困生轉變的前提和關鍵
善待學困生,使其親其師,信其道。教育的成功在于激發受教育者的內在精神動力,從而使他們的心靈產生內存活動,從而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學困生由于學業差或者思想表現有些不良,平時常遭人白眼、冷落,在心理上往往有自卑,自暴自棄等特點。因而需要教師的“偏愛”。對于學困生,教師要轉變觀念,樹立每個學困生都能轉變成才的教育理念,相信他們是可以轉化的,用熱情的態度去逐步消除他們的戒心。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教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好,這樣他們就會相信老師,聽老師的教導,會將更多的精力遷移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上。有了這態度,學困生的思維、能力,個性品質,道德認識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要正確處理學困生轉化過程中的反復現象,考驗教師的耐心。學困生有動蕩性的心理特征,其通病就是在轉化中容易出現反復。正因為如此,轉化學困生的任務就顯得尤其艱巨,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在出現反復時,教師決不能認為其“朽木不可雕”,而失去耐心放棄轉化工作。應該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做到不氣餒,不性急,反復地幫他們克服缺點,鼓勵他們一點點進步。這時,教師如果對學困生橫加指責,必然會前功盡棄,甚至使他們返回原來的狀態。教師要明確,學困生反復并不意味著倒退,克服反復,對他們的轉化才會鞏固。
二、深入了解學困生,分析學困生學業后進的具體原因
要教育學困生,就得先了解他們。對思想品德表現差的學生,要了解他們的生活環境及心理特征,找出差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對于學業差的學困生,要摸清他們的知識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習慣,掌握他們的心理特征,找出造成他們學業不良的主要原因,以作為幫助他們提高學業成績的根據。深入了解學困生,就是要針對學因生的個別差異,實現“因材施教”,有的是單科差,有的是多科差,有的是短期的或間斷性的學業不良,有的是長期的。從程度上看,有的是真正的“不良”,有的只是接近“不良”的邊緣。即使是同類型,同程度,各自所在的家庭心理承受能力等也可能不同。了解這些,采用的方法才會恰當,轉化效果才會明顯。另外,學困生往往講義氣,重感情。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計,走進學困生的心靈,“攻心為上”。把學困生當朋友,當知己。給學困生講道理時,一定要具體,明了,形象,生動,感人肺腑,有的放矢,落到實處;切忌擺架子,一言堂,我是老師我說了算,說教空洞。做學困生工作要反復抓,抓反復,磨破嘴皮,不厭其煩,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有足夠的耐心與恒心,一步一步地轉化,直到徹底轉變。
三、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
針對學困生把學習當作一種沉重負擔,心里不情愿、積極性不高,因而要使其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就要培養學生必須有極其濃厚的學習興趣。首先,引導學困生多看一些名人趣事,了解他們是怎樣學習的怎樣獲得成功的,從中受到啟發、受到感染。其次,讓學困生多與同學交流感興趣的學科知識,從簡單的問題著手,從思想上把學習當作一件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再次,教師在講課時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盡量降低學習坡度,分散難點,給予模仿性練習的機會。還要加強變式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情況及時得到反饋。講授速度要適合學困生的接受情況,必要時應該放慢鏡頭。講課語言應盡量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另外特別應加強直觀教學,凡能利用直觀教具的應盡量利用。
四、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
學困生并不是一無是處的,只是他們的長處往往被短處所掩蓋,別人不易發現罷了。教師絕不能歧視、厭煩學困生或對之放任自流,而要善于發現他們的長處,點燃他們遲閃的火花,即時給予表揚鼓勵;對過錯反復的現象,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善于在反復中教育,幫助他們總結經驗教訓,增強與誘因作斗爭的抵抗力。我個人認為應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入手。調皮的學生性格往往是外向的,他們的性格特點是活潑好動,獨立性強,膽子大,對自己的約束能力差,愛講話,愛做小動作,不愛做作業,但是他們自尊心強,在乎老師和同學的評價。因此,這就要要求教師必須有一雙慧眼,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長處,并及時的給予肯定。上課愛講話的學生,他們的口才可能比較好,教師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組織一些活動,讓他們有更多參與的機會,發揮其“口才”,及時在同學面前表揚他們,讓他們樹立自信心,讓他們覺得“我能行”;好動的學生,他們往往動手能力強,愛勞動,在打掃衛生時會比較積極,不怕累不怕臟,教師應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認識到自己有別人缺少的優點。
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只要我們思考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多一點,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注重與學困生的心靈交流,注重發現他們的成功點和閃光點,就一定能有效轉化學困生,促進他們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