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鋆
摘 要:PBL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當引導者和組織者,強調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將大學英語閱讀和PBL教學模式相結合,不僅能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且能使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得到發展,進而有效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大學英語;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14
作者簡介:周 鋆(1985—),女,江蘇無錫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英語教育。
一、PBL教學模式的定義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PBL這種“基于問題”的教學模式就由Barrows教授提出。國內學者們對于PBL的內涵普遍定義為:PBL把學習置于一個真實的問題情境中,是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學生在小組中的探究合作,來共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PBL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施
本次實驗對象為江南影視藝術職業學院(以下簡稱我校)航空乘務專業大專一年級學生,采取隨機編班。航空乘務專業是我校金牌專業,且該專業對英語口語要求較高。本次參與實驗的學生為17空乘1班和17大專2班的學生,共80人,采用PBL教學模式。
1.前期準備階段
在實驗教學前,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對PBL教學模式進行簡要介紹;其次,教師要提前對課題進行對比研究,預設好學生要討論的話題;最后,教師在每次實驗授課前要提前一周把預設好的問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圖書館和網絡來搜集課題資料,對即將要學的課題有初步了解與思考。本次實驗所采用的教材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實用綜合教程2》(第二版),以第八單元Text B 《How to Succeed in a Job Interview》為例。教師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在上課前做好資料的收集工作:①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en we are looking for a job?②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during a job interview?
2.學生分組討論
在實驗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分組,5~6人為一組,小組角色主要設置為組織員、資料搜集員、資料篩選員、代表發言員和記錄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自由分組,輪流體驗每個角色,發掘自己多方面潛力。在開始新課前,教師先播放兩個面試的小視頻,一個是面試失敗的短片,另一個是面試成功的視頻。通過對比與討論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話題討論一方面能讓學生把課本知識聯系實際,為將來的面試做好準備;另一方面能拉近學生與作者的距離,從而更好地理解作者想通過文章表達的內在含義與情感。
3.學生的成果展示
在進行成功求職和失敗求職的對比后,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進行成果展示,如每組制作PPT并派代表發言、即興答辯等。同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求職的角色扮演,讓學生輪流扮演求職者與面試官,使學生學會站在不同的立場去看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評價總結
在PBL教學模式中,評價是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分為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和學生自評三部分。教師評價占總評價的70%,小組互評占20%,學生自我評價占10%。主要從PPT制作、小組討論結果的具體內容、發言者的表現及角色扮演的表現這幾方面進行評價。
三、PBL教學模式實施效果
經過一個學期PBL教學模式的實施,筆者以問卷形式對這兩個實驗班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92.5%的學生表示很喜歡,5%的學生表示持中立態度,2.5%的學生表示不能接受。87.5%的學生認為自己在PPT制作、語言表達、收集分析資料、團隊合作能力都有所提高,7.5%的學生認為自己不知道效果如何,5%的學生認為自己沒變化。
自實施PBL教學模式以來,學生對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顯著提高。為了在課上表現得更優秀,學生會更積極地搜集大量資料,除了上課有限的時間外,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時間也大大增加了,從而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拓寬,自信得到增強,團隊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如果能有效地把PBL教學模式引入大學英語課堂,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就能有新的突破。
參考文獻:
[1]鄭光銳.開發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潛能的PBL教學模式探析[J]教育科學,2011(6):40-43.
[2]劉寶存.美國研究型大學基于問題的學習模式[J]中國高教研究,2004(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