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 章雅瓊
摘 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和醫療診斷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行業對醫學檢驗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當前醫學檢驗專業發展還不夠成熟,在實踐教學中發展較為落后,出現與臨床應用脫節的問題,因此,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面臨挑戰。文章通過分析高職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有效的優化措施,以期促進高職醫學檢驗專業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檢驗專業;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0;G712?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1-06
作者簡介:許 春(1989—),女,江西上饒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臨床檢驗診斷學。
一、高職院校檢驗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知識滯后
現階段,在高職院校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中,以理論教學為指導,但是現行許多高職院校在大專課程中的設置,基本以檢驗專業技術考試的基礎課程為主。臨床上的一些分子生物技術開展較好,但是分子生物技術的相關課程開展少、課時少,存在理論和實驗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比較落后,與市場上需要的醫學檢驗人才脫軌等問題。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職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以及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1]。
2.硬件設施薄弱
隨著我國醫學檢驗技術的飛速發展,醫院臨床檢驗科逐漸配備了各種先進的精密儀器,比如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器、尿液分析儀器以及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器等[2],但是高職院校因為自身教學經費有限,購置大型儀器較少,據筆者了解,生化分析儀、分光光度計、酶標儀教學單位有,但是在很多在實際的課堂操作過程中,醫學檢驗的學生一般采用手工的操作方式多,儀器使用少,而且大多數情況下,大型儀器都是以教學演示為主,學生直接上機操作少。
3.缺乏針對性的技能訓練
因自身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水平以及考核標準等存在不同,導致對學生的技能訓練標準也有很大差異,高職院校實習教師帶出來的學生在水平上就參差不齊。并且大部分高職院校在三年制的培養過程中,在校時間短,課程安排緊密,臨床檢驗實踐課程比較少,缺乏集中和嚴格的實踐技能訓練,大部分醫學檢驗專業的學生僅僅停留在理論知識上,學生缺乏實踐動手能力。
二、高職院校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相關措施
1.構建新的醫學檢驗課程結構
高職院校必須改善落后的教學知識體系,通過分析高職院校醫學檢驗專業的課程性質,確定高職醫學檢驗專業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構建相應的課程體系,并對學生未來的就業方向進行全面分析,確定需要學生學習的技能和知識,構建全新的專業課程體系。同時必須針對學生開展嚴格的實踐技能訓練,以市場對醫學檢驗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加快速度調整各個教學模塊。
2.完善醫學檢驗的基礎設施建設
醫學檢驗專業實驗過程比較復雜,涉及的實驗設備較為精密,部分院校因為資金和政策等各方原因,其基礎設施并不完善,因此,國家應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高職醫學檢驗的基礎設施。引入精密儀器設備,或者充分發揮教學實踐單位在教學中的作用,使學生能緊跟臨床,提高實驗課堂的信息化水平和科技化程度。
3.加強基本技能訓練
現階段,許多高校硬件設施不完善,實驗課程在課程設置上安排的課時比較少,而且實驗課程上過于注重理論學習,忽視了對學生的實踐技能素質的培養。教師對學生的技能訓練培養僅僅停留在演示階段,這還不能達到醫學檢驗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同時,學校還要加大力度開放實驗室培訓基地,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不斷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4.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專業在培養人才方面與市場導向脫軌,影響了學生的就業,因此,學校必須通過不同方式改革人才培養方式,明確高職院校醫學檢驗學生的教學方向,并相應調整專業課的內容,調查最新的高科技設備以及各種實際操作程序,針對學生的技能進行培訓,使得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醫學檢驗技術的演化。
高職院校醫學檢驗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需要各大院校根據自身專業實際的發展情況,充分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技能訓練。同時,促進教師課堂教學方式和教學思想的轉變,從而為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凌靜,黃 萱,倪文玲.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C類課程開發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2018(2):70.
[2]蔡韶濱,唐宗輝,陳俊毅.基于崗位調研的醫學檢驗專業校企協同育人實訓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5):516-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