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智健
[摘要]中亞五國地處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是“一帶一路”倡議下連接歐亞的中心橋梁。當前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趨勢,中亞五國也正在大力發展互聯網和IT產業,而中國在互聯網經濟和數字化建設方面具有成功經驗,應該搶抓先機。目前在中亞地區國際企業間競爭激烈,選取中亞五國中互聯網基礎較好的哈薩克斯坦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哈國互聯網市場概況,總結出我國互聯網經濟模式在中亞國際競爭中具有的優勢。
[關鍵詞]一帶一路;互聯網;數字經濟;中亞五國
[中圖分類號]F83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12-0020-03
一、前言
中亞地區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歷來都是俄羅斯和西方大國進行政治利益博弈的主戰場。不管是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傳統勢力還是美國的“新絲綢之路”戰略、日本的“亞歐新絲綢之路”,世界大國都將中亞看作自己未來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一環。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提出“推動大數據、云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1],進一步豐富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內涵。“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建設“五通”目標,其中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優先發展方向。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的前提基礎是信息的互聯互通,所以數字經濟理應先于實體經濟發揮其在發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的推力作用。中亞五國處于歐亞大陸中心,戰略意義重大,且大都基礎設施不健全,在數字經濟領域具有較大潛力,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借助“一帶一路”春風開拓海外市場的明智選擇。
面對來自國際企業的激烈競爭,中國互聯網企業能否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引領下順利走出國門,占領先機呢?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中國互聯網經濟又具有哪些優勢呢?本文將對此進行深入探討。
二、哈薩克斯坦數字化發展水平
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以“數字化”為基礎的“數字經濟”逐步走進人們的生活。逐漸興起的“數字化”理念,體現了“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的時代趨勢,已經成為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極力追求的核心技術和普遍技術。數字化程度儼然成為影響各國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各產業發展的核心因素。在中亞五國當中,哈薩克斯坦不僅擁有最大的國土面積,也是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中亞國家。在互聯網數字經濟的建設中,它也遠遠領先于其他四個國家。哈國在電信、移動通信、互聯網、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數字通信領域擁有一定的建設基礎和廣闊的市場空間。哈薩克斯坦的數字化程度在中亞地區一枝獨秀,是一個新興的數字經濟體。
哈薩克斯坦緊跟數字時代潮流,大力推動國內數字化項目發展,在電信、移動通訊以及電子商務等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在數字化過程中,哈薩克斯坦政府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有針對性地接連頒布一系列利好政策,計劃通過公私合作模式實現“數字化哈薩克斯坦”項目,除在國家層面具有戰略要求和需嚴格保密的通訊信息網絡以外,哈政府將不再對信息領域進行直接財政投資,替代這一模式的是公私合作模式的大量應用。“數字哈薩克斯坦”規劃的實施將使 IT行業新增15萬個就業崗位,勞動生產率達到37%,居民的數字知識掌握度達到85%。[2]
無論從每百人所擁有的電話線路數量(見表1)還是移動蜂窩式無線通訊系統的電話租用(見表2)等方面來看,哈薩克斯坦的電信業發展規模在中亞地區都是處在領先地位,其中固定電話和電信增值服務發展速度更是飛速。
除了電信、移動通訊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外,哈薩克斯坦還加快對移動通訊的智能建設以加快數字化進程。2016年,阿斯塔納市政府推出了服務當地市民的便民手機應用程序Smart Astana。通過該軟件,用戶可以隨時隨地查看阿斯塔納市區地圖、公交車行駛路線和其實時定位;同時該市政府開放了109智能電話服務中心為市民提供各種生活信息的查詢。用戶使用該應用能夠收到有關因天氣因素而導致的道路臨時封閉、學校停課等提醒。此外這項應用程序還在不斷更新中,隨著后期技術的成熟,會增加網上生活繳費、醫療預約、在線翻譯等部分功能。
就互聯網用戶而言,據官方披露數字,哈薩克斯坦目前有996萬網民(2017年5月哈國總人口達到1800萬),數量相對比較龐大。在數字經濟基礎(互聯網基礎設施)發展水平方面,據BCG公司的報告,哈薩克斯坦領先于所有金磚國家。隨著哈薩克斯坦國內互聯網的逐漸普及與網絡速度的提升,哈國互聯網基礎設施發展水平從全球第44名提高到36名。
在電子商務領域,哈薩克斯坦居民積極融入電子商務,互聯網支付業務量發展迅猛。2016年共完成3300萬次網上支付交易,同比增長2倍;互聯網支付總量達到3070億堅戈(哈官方貨幣,下同),同比增長34倍;互聯網支付在非現金交易總量中的份額由11%提高至23%。2016年1月至11月,互聯網支付平均月度增幅為99%,12月份更是達到了425%。互聯網支付在哈零售業額中所占份額增至4%。從宏觀趨勢來看,哈商品和服務非現金支付方式已經逐漸被民眾接受并不斷壯大。2016年非現金支付額達到132萬億堅戈,同比增長59%;非現金支付交易105億次,同比增長44%。[3]
盡管哈國電子商務發展迅速,但是與其他電商發達國家相比,哈薩克斯坦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哈薩克斯坦的電子商務發展面臨著總體覆蓋率不高的困境,和其他電子商務發達國家相比(見圖1),仍然處在一個較低水平。除此之外,其國內電子商務經濟區域發展也極不協調。在哈薩克斯坦,網絡購物次數最多的城市是阿拉木圖(占55%),其次為阿斯塔納(17%)。在哈薩克斯坦擁有自己電商平臺的城市極為有限,僅有阿拉木圖、阿斯塔納和卡拉干達三個城市。
由此可見,哈國電子商務具有很大發展潛力與提升空間。我國互聯網企業在中亞地區具有較大市場機遇。
三、“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互聯網經濟在中亞的優勢分析
(一)“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了良好外部政策環境
由于互聯網經濟發展時間較短,這也造成現階段其發展重點主要側重于服務行業。眾所周知,服務業的發展不同于傳統的商業貿易,因為服務業必須依托良好外部政策環境,這是服務業走上國際發展道路的基礎。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不斷實行,得到了國際社會的一致好評和持續關注,“一帶一路”倡議強調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理念,非常契合當前世界經濟發展潮流,極大降低了我國服務業國際化發展和全球服務業協同發展阻礙。因此“一帶一路”倡議也為當前新興的互聯網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
本文選取哈薩克斯坦為例進行進一步說明,哈薩克斯坦是我國在中亞地區重要的貿易伙伴,自從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首次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概念之后,哈薩克斯坦進行了一系列經濟改革,重點加強國內交通網絡、工業基礎建設,并制定了名為“光明之路”的經濟新政。哈薩克斯坦新經濟政策的制定和不斷實行,良好契合了“一帶一路”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強調:“要加快信息技術中的云計算、大數據建設,進一步提升中哈兩國在信息技術以及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合作,順應時代經濟發展潮流,推動中哈合作向更高質量邁進。”[3]隨著當前“一帶一路”倡議有條不紊地實施,不難看出,我國互聯網經濟國際化發展所面臨的政策性阻礙將不斷減少。
(二)互聯網硬件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正面溢出效應
互聯網硬件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決定了互聯網經濟的發展速度,而且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也取決于互聯網硬件設施建設情況。之所以在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互聯網經濟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就,主要是因為近年來我國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互聯網硬件設施的快速覆蓋,這為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講,互聯網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成果所帶來的正面溢出效應催生了互聯網經濟的興起和發展。在“一帶一路”倡議中,互聯網基礎硬件設施建設被擺在了重要位置,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步實施,必然會加快帶動互聯網經濟的區域性和全球化發展。
除此以外,“中國制造”的硬件基礎設施的數量日益增多,也成為我國互聯網經濟實力的一種彰顯,所以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的互聯網經濟具有更加明顯的發展優勢,因此中國互聯網經濟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聯系中主要以硬件設施的適配為主。盡管中亞地區所使用的絕大多數產品由俄羅斯企業生產,然而在互聯網通訊設備的使用方面則主要以中國制造的產品為主。比如在烏茲別克斯坦,該國的網絡設備主要是由我國的華為公司供應,并且自2004年之后,烏茲別克斯坦所使用路由器等數據處理設備基本上是由我國中興公司供應。又如,在中亞地區的土庫曼斯坦,我國的華為公司也是主要的互聯網通訊設備供應商,并且其市場份額已接近50%。[4]
(三)中亞五國更需要適合本國國情的互聯網服務
從各國的經濟實力來看,中國是綜合實力最強的發展中國家,中亞各國也以發展中國家居多。因此不管以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是人類發展指數作為判別標準,我國與“一帶一路”發展規劃線路上的多數國家都有著類似的發展現狀與共同目標。以我國互聯網經濟發展模式為基礎能更好地改變“一帶一路”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推動其整體經濟發展速度,更貼合“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目前的發展水平,比西方的互聯網經濟模式的普遍適用性更強。因此,中國互聯網企業可以憑借“國情相同、民心相通”的發展優勢走出國門開拓市場,為國內經濟做出更多貢獻。
以目前盛行的網絡支付模式為例,所有的發展中國家都普遍存在一系列網絡支付問題,諸如商業信用環境混亂、售后管理體系不健全、合約履行信用低、商業欺詐現象明顯等。所以,發達國家所流行的直接到款的支付模式與我國商務經濟活動所處的發展國情嚴重不符。為了快速緩解這一持續困擾的難題,我國電子商務交易模式主要以托管支付為主,也就是說買家購買所需支付的款項會暫時存放于電子商務平臺指定的特定賬戶中,買家所支付的款項要從托管賬戶轉付至賣家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即賣家已將貨物正常發出和買家已完成驗貨收貨步驟。托管支付模式的順利實行必須以買賣雙方對電子商務平臺的充分信任為前提,這種交易模式一方面可以避免各種買賣糾紛的出現,另一方面增加了全國各地的消費群體,拓寬了線上交易的整體市場,比現實中面對面的實物交易更方便管理,也充分解決了商業信用環境混亂以及法制建設不健全等一系列問題,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國情十分相符。《“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聯合公報》的會議主旨就表示要帶動“一帶一路”周邊國家的經濟發展必須以新的發展視角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模式、盡量保持各地區貿易的平衡發展,同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與數字經濟的經濟發展模式,鼓勵一些國家進行經濟自貿區建設。這正是我國國內經濟貿易取得顯著成功的經驗分享,將科學有效的發展模式向國際市場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1]新華社習近平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 [D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5/14/c_1120969677htm2017-05-14.
[2]亞歐貿易網哈薩克斯坦IT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2020年后將增長到5% [DB/OL].http://wwwshandongbusinessgovcn/public/html/news/201606/373602html2016-06-15.
[3]駐哈薩克經商參處 2016年哈互聯網支付業務量突破3070億堅戈 [DB/OL].http://kz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703/20170302524997shtml2017-03-01.
[4]習近平為中哈關系插上夢想的翅膀 [N].哈薩克斯坦真理報,2017-06-07.
[5]邱佳慧“一帶一路”國家互聯網發展現狀研究[D].浙江傳媒學院,2016.
(責任編輯:顧曉濱馬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