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江西 九江 332000)
“工業會計實訓”是高職會計專業開設的一門核心技能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對工業企業常見業務的確認、計量、記錄與報告的能力。然而,本課程具有內容多、難度大的特點,再加上高職學生基礎薄弱、學習興趣缺乏等因素,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師生。在當前“互聯網+教育”時代,如何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之中,激發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解決企業會計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廣大會計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
從已有文獻來看,多數集中在以MOOC、SPOC或MOOC+SPOC為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并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張成龍、李麗嬌研究了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的學習支持服務范疇;楊麗、何紅霞等以課程為例,分析MOOC環境下新的教學模式提升了課程的教學效果;針對MOOC的不足,丁翠紅、吳爭春構建并實踐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蘇小紅、趙玲玲、葉麟、張彥航則將兩者結合,構建并實施了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等等。目前,我國專家學者對基于微信(或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有了初步研究。如:劉華、敖謙、張莎莎等學者構建了基于微信(或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并在建學實踐中得到了有效的檢驗。此外,程亮針對微信(或平臺)在教學應用中常見的問題提出了系列改進措施。
縱觀這些文獻資料,發現針對高職院校實際情況(如基礎設施落后、辦學經費不足等)和高職學生特點(如文化底子薄、自覺性差等)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非常缺乏。至此,面對高職院校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針對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率先在“工業會計實訓”課程教學中構建并實踐了基于荔枝微課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荔枝微課是由廣州森季軟件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并于2016年6月16日上線的國內大眾知識分享平臺。該平臺有兩種授課方式:直播和錄播。直播時可以選擇“圖文+語音互動”、“PPT+語音互動”和“視頻+語音互動”三種具體方式。“圖文+語音互動”直播主要是講師進行語音直播,每條語音60秒,超過60秒的語音系統自動分割(課程結束時可以按直播順序一鍵合并語音),并且在直播時可以輸入文字,適時插入圖片和短視頻,此方式適用于理解難度不大的課程內容,也適合課程學習后的答疑互動環節;“PPT+語音互動”直播與“圖文+語音互動”直播基本相同,只是在語音直播的同時,在直播間頂部同步播放PPT課件,有利于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此方式適用于理解難度較大的課程內容;“視頻+語音互動”直播就是在直播間頂部播放視頻的同時,講師配合語音直播對視頻進行細節講解,此方式適用于操作性強的課程內容。直播授課方式最大的優勢是講師可以根據內容性質與難易程度選擇不同的課件輔助形式,并且可以在線實時答疑互動。錄播方式則是將事先錄制好的音頻或者視頻上傳至直播間,學習者可以留言互動,但不支持在線互動,此方式適宜授課內容容易理解或者講師不能及時在線答疑的情形。錄播方式下,要想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了解教學情況,講師可以在錄播后的一個時間段進行語音直播總結知識點,并在線答疑,及時解決學員困惑。
荔枝微課的課程內容廣泛,涉及婚姻、育兒、技能、培訓等25個欄目的課程,分為免費課程和收費課程兩大類。界面上顯示四大部分:發現、精選、我的微課和個人中心。學習者通過“發現”功能輸入關鍵詞便可以搜索自己需要學習的課程,選擇的課程便會進入“我的課程”,此頁面還顯示“精選專題”和“免費專區”以供學習者選擇;“精選”是荔枝微課官方推薦的課程,“我的微課”是學習者學習或購買的課程,學員關注了荔枝微課APP后,平臺會適時發布開課提醒;“個人中心”實際上是講師的“虛擬工作室”,主要是通過其中的“直播間”掌控課程的開設情況,并且還可以通過電腦鏈接荔枝微課的“儀表盤”,輕松管理“直播間”。
荔枝微課的運行具有較強的人性化、便捷性和交互性。講師在荔枝微課平臺可以一鍵建立“直播間”,一鍵開課,一鍵發布課程,并且還可以邀請嘉賓共同講授課程,共同答疑互動,實現知識的多重共享。
荔枝微課平臺具有混合式教學的多種優越性:
第一,荔枝微課與微信無縫對接,實現了教學的便捷性。在智能手機上使用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掃描微信中的課程二維碼就可以參與學習,能夠被廣大學生所接受。第二,師生、生生互動突破了時空限制,實現了教學的實時交互性。實時的有效交互是一節優質課堂的重要要素。講師在直播時,學員可以隨時評論,評論內容實時滾動上墻,講師根據實時反饋調整授課進度。第三,荔枝微課用于混合式教學能夠解決教學內容多、難度大、學后忘的弊端。荔枝微課平臺中的課程支持永久回放,學員可以根據課程內容提示有選擇地聽課,還可以根據直播課程中的問題有選擇地回聽答疑。
1.課程內容分析
工業會計實訓是財務會計和成本會計兩門課程的實踐提升。具體來說,本課程將兩門課程的重要內容融于公司一個完整月份的實際業務之中,按照實際工作崗位(出納、總賬會計、成本會計、會計主管)任務編排實踐內容。每個學生都要輪流換崗實訓,掌握每個崗位的實際操作技能。
2.教學方式分析
為了提升教學效果,本課程采取集訓的方式授課。具體安排在大二下學期,集中九天(五天工作日加兩頭周末四天,共54課時)完成四個會計崗位的全部工作。
根據課程特點,教師將教學重難點以“視頻+語音互動”的方式預先授課,然后課中重點答疑,學生課后還可以隨時隨地溫故,解決了本課程的教學難題,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
教學實施主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成立授課團隊,劃分教學項目。
根據工業會計實訓課程的特點,授課之前需要選派有豐富經驗的教師組成教學團隊,并且保證50%以上的教師具有企業實際工作經驗。教學團隊充分討論,確定按四個崗位(出納、總賬會計、成本會計、會計主管)的工作任務展開實訓工作,確定崗位能力要求和教學項目。
第二階段:根據實際情況,教師合理分工。
本階段主要做好兩方面工作:錄制視頻和整理相關資源。首先,由于本課程的基本理論內容都已系統學習,錄制視頻的內容只包含四個會計崗位在實務中會遇到的常見問題,而不是大而全的內容。其次,為了擴展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授課團隊還需要搜集整理相關內容,比如:實務案例、作業發布、知識前沿等內容,發布到本課程的APP,使荔枝微課與課程APP達到雙向互動的效果。
第三階段:規劃教學過程,嚴控教學目標。
首先,教師在授課前需要適時布置任務,下達任務單。學生按照崗位學習任務單,觀看荔枝微課視頻,教師利用平臺的打卡簽到功能,監控學生的視頻學習情況,打卡學習作為本課程考核的重要部分,占全部成績的20%。崗位任務單如表1所示:

表1 崗位學習任務單
其次,教師授課過程中,主要是布置實訓任務,掌控實訓進度,解決實訓過程中學生遇到的問題。在授課之前,學生每四人組成一個團隊,原則上以宿舍為單位進行組團,便于團隊討論和互相學習提高。實訓時,一個團隊中的每兩個成員面對面而坐,便于及時討論教師授課中的提問以及實訓過程中團隊成員遇到的疑難問題,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團隊成員不能解決的問題或者有疑慮的問題,向教師舉手示意,請教教師答疑。實訓過程中,教師適時參與學生的實訓過程,及時解答疑問。根據實訓內容與難度,出納工作任務第一天(第一個周六,含教師兩節課點評)需要全部完成,總賬會計任務第二天到第四天(第一個周日、周一、周二,每天教師兩節課點評)完成,成本會計任務第五天至第六天(周三、周四,每天教師兩節課點評)完成,會計主管任務第七天至第九天上午(周五、第二個周六、第二個周日半天,每天教師兩節課點評)完成,最后半天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做實訓感想發言,最后教師總結。
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教師需要公平地進行課程考核。考核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打卡簽到視頻學習監控(占比20%)+實訓環節學習態度與團隊協作(占比40%)+上交實訓成果質量(占比40%)。
“互聯網+”時代,廣大教師在教育教學領域亟須利用互聯網手段進行混合式教學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荔枝微課平臺具有較好的混合式教學優勢,結合《工業會計實訓》的課程特點,率先利用荔枝微課平臺對本門課程實施混合式教學,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會計專業技能,提升基于互聯網的學習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