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叢 白 祥 張 兵
(新疆農業大學 經濟與貿易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
金絲玉,是近年發現的一種產自新疆的玉石品種,根據考證,其形成時間達上億年,是一種主要由隱晶質—顯晶質石英及少量云母、絹云母、綠泥石、褐鐵礦等礦物組成的品質優良、珍貴的玉石。原本叫做五彩石(玉),也有稱其為硅質田黃、雅丹玉、戈壁玉、樓蘭漠玉、克拉瑪依玉等[1]。金絲玉主要分布于新疆準噶爾盆地西部的烏爾禾、東部的將軍廟及北部額爾齊斯河河谷等地,是可供雕琢且具有絲路文化內涵的玉石品種,其中尤以烏爾禾魔鬼城附近的品質為最佳。隨著金絲玉產業的快速發展,其文化內涵也逐漸被人們所熟知。
孔子云:“君子比德于玉”。和田玉有“仁、義、智、勇、潔”五德。金絲玉不僅擁有和田玉的所有品德,還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價值:愛、忠、情[1]。
“愛”的文化價值。女媧以自己的血水提煉五色石,包含著母親對兒女最博大無私的愛。天下五色石都源自同一塊女媧石,喻示不同個性、色彩、民族、信仰的兄弟姐妹,有一個共同的母親。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居住的地方,先祖以五色石啟示人類世界精彩紛呈,百花齊放,也提示兒女們,各族同胞手足要和諧共生,同呼吸共命運,誰也離不開誰。
“忠”的文化價值。金絲玉分布的區域為大漠戈壁,其飽受大自然的千錘百煉,其象征著堅守祖國邊陲,守望萬家燈火,乃忠于家國的品格。如同新疆各族同胞,共同建設祖國邊疆,屯墾戍邊,使荒原變良田,戈壁變油田,農場瓜果飄香,工廠機聲歡笑,一代人“獻了青春獻子孫,獻了子孫獻終身”,忠于祖國的品格。
“情”的文化價值。金絲玉主要以黃色和紅色為主,氣質熱烈如火,象征堅貞不渝、海枯石爛、撼天動地的愛情。愛,是金絲玉文化的價值核心。如果和田玉是君子個人的修行力,那么金絲玉就是一家人相親相愛的凝聚力。
金絲玉具有高貴的身世,蘊含悠久的中華文化淵源。最早有文字記載的關于金絲玉的神話傳說是戰國時期的《山海經》,大地之母女媧不忍人類受災,煉制五色石,修補天空,人類又得以安居[1]。書中記載女媧煉石補天的不周山在“昆侖山的西北”,也就是新疆天山中西段周圍,只有準噶爾盆地大漠深處的金絲玉具備這個特征。準噶爾盆地西北周邊大漠戈壁很多地名自古以來就叫“五彩灣”、“五色灘”、“七彩溝”,其稱謂也與五彩石吻合。長期生長在準噶爾盆地周邊的哈薩克族、蒙古族、漢族牧民將撿到的金絲玉叫五色石,克拉瑪依人最早在烏爾禾、魔鬼城(風城)撿到的金絲玉就叫“五彩石”。
中國古代的絲綢之路主要有四條,其中一條為貫通蒙古、準格爾盆地、伊犁河谷地帶河谷地帶的“草原絲綢之路”。1997年10月,在草原絲綢之路重鎮新疆伊犁昭蘇縣波馬古墓出土了一批距今約2500年的金銀器和織物,金銀器制作精良,并鑲嵌有大量紅玉髓、紅瑪瑙等,經鑒定“鑲嵌紅玉髓虎柄金杯”器身內處通體模壓菱格,每格內焊接寶石座,鑲嵌的橢圓形紅色玉髓,均是金絲玉中的極品“寶石光”[2]。
在古沙漠絲綢之路的歷史上,樓蘭曾成為了敵國之間爭奪的焦點,盛極一時。樓蘭遺址發現4000年前五色金絲玉就被作為權杖頭使用。在樓蘭古城的小河墓地發現的2000年前樓蘭美女的手腕上,考古發現金絲玉制成的手串,證明數千年前,金絲玉就是樓蘭的裝飾用品[3]。北大考古系教授林梅村認為,大約在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700年的時間內,有一支印歐的吐火羅人東遷來到阿爾泰山腳下,這其中的一支穿越過準噶爾盆地南下進入塔里木盆地。這就是遙遠樓蘭美女的手腕上帶著準噶爾盆地的金絲玉石的原因 。
2014年10月央視《尋寶》欄目走進瑪納斯,發現了戰國及漢朝時期的獸形金絲玉押印[1]。綜上所述,金絲玉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舊石器時期就發現金絲玉,新疆羅布泊地區考古發現的金絲玉舊石器實物距今達2.3萬年,阿勒泰地區發現的細石器金絲玉達9000年。國家考古發現的金絲玉,從舊石器到新石器,從夏商周到明清民國,歷朝歷代都有。金絲玉產在戈壁沙漠死亡地帶,風沙掩蓋,方向迷失,開發難度大。隨著樓蘭古國的消失、戈壁灘人跡罕至,導致“金絲玉”長期以來鮮為人知。
為了了解金絲玉文化內涵的認知差異,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2018年1月進行了預調研,對問卷的題目和選項做了調整。隨后于2018年10月在克拉瑪依市珠寶玉石市場及烏爾禾區玉石城對金絲玉的銷售者和消費者進行了全面的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共計發放消費者問卷200份,銷售者問卷150份,回收問卷35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349份,有效率99.7%。問卷關于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內容主要包括:一、調查對象對于“金絲玉是否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的認知現狀;二、調查對象對“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具體表現形式”的了解程度;三、調查對象對于“金絲玉文化內涵的重要程度”方面的認知;四、調查對象對于“金絲玉文化內涵的最佳展示環節”的個人理解;五、調查對象對于“需要加強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具體環節”的價值判斷。
1.調查對象基本情況
根據149份有效問卷的基本情況顯示,被調查者性別比例約為1:1,符合被調查地區經營者不受性別限制的實際情況;被調查者主要為漢族,約占調查對象的97%,其余各為維吾爾族、回族、蒙古族等民族,說明金絲玉產業在銷售環節幾乎全部為漢族老百姓;被調查者的年齡構成主要集中在26~40歲及40~50歲兩個年齡區間段,約占調查對象的68%,說明金絲玉的銷售多為中青年的年富力強者;被調查者受教育程度方面,小學及以下、初中、中專及高中學歷占比近86%,其中受教育程度為初中水平的居多,大專、本科及本科以上約占14%,表明被調查地區銷售者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在銷售者家庭總人口方面,家庭總人數集中在3~5人,占比約為57%;被調查者家庭年均收入集中在1~5萬元和5~10萬元這兩個收入區間,且兩者占比均在35%左右,而家庭年均收入在15~30萬元和30萬元以上的僅占調查對象的6.71%,整體來說,銷售者家庭年均收入較低,處于中下游水平(見表1)。

表1 金絲玉銷售者基本情況
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200份有效問卷的基本情況顯示,被調查消費者性別比例約為2:1,男性消費者是女性消費者的一倍多,說明金絲玉產品的消費群體以男性為主;被調查者的年齡構成主要集中在26~40歲這一年齡區間,其次是40~50歲這一區間,說明金絲玉的消費者主要以中青年為主;被調查者主要為漢族,占總數的84%,其余為回族、蒙古族、哈薩克族等其他民族約占16%,說明金絲玉消費者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消費者較少(其中蒙古族居多);被調查者受教育程度方面,中專及高中學歷占近29%,初中文化程度占23.50%,大專文化程度占23%,剩余的占24%,這清晰說明了大多數消費者的受教育水平居中。消費者工作單位性質方面,企業職工居多,占39%,行政事業單位職工占21.50%,此兩項之和超過六成,由此可見,金絲玉消費者以有穩定收入的群體為主,與此同時,單位管理者占22%,進一步說明了金絲玉消費者以普通百姓為主;月收入方面,5000~7999元區間內的消費者最多,占總數的42.5%,其次是3000~4999元的消費者占據41.5%,其余部分的消費者占據16%,這說明,經常購買金絲玉的消費者以收入較高且較穩定的人員為主(見表2)。

表2 金絲玉消費者基本情況
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根據上述對銷售者樣本的描述性統計,結果顯示全部樣本的性別比例相當,包含了不同年齡、族別、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等,具有較好的隨機性,保證了數據具體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故所獲數據是符合客觀實際的,并能較全面地反映當前克拉瑪依烏爾禾區金絲玉銷售者的基本情況。而針對消費者的樣本描述統計可以發現,也能較全面地反映當前克拉瑪依烏爾禾區金絲玉銷費者的基本情況。
2.金絲玉是否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
針對金絲玉產品是否具有獨特文化內涵者這一問題,87.25%的銷售者認為金絲玉產品是具有屬于自己的獨特文化內涵的,也有少數認為其不具有獨特文化內涵。有58%的消費者認為金絲玉文化內涵有其具體表現形式,而剩余的42%的消費者則表示不認為金絲玉有獨特文化且不了解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
3.金絲玉文化內涵的了解程度
被調查的金絲玉銷售者中,56.38%的人表示了解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具體表現形式,其余43.63%的人則表示對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具體表現形式不了解。被調查的金絲玉消費者中有57%的人認為金絲玉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而剩余的43%的人則表示不了解金絲玉的獨特文化內涵。
4.金絲玉文化內涵對產品的重要程度
在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重要程度方面,認為其非常重要和重要的銷售者占76.51%,認為其一般和不太重要的占22.82%,認為其非常不重要的占極小部分,不足1%。這反映了大多數金絲玉銷售者還是對金絲玉產品的文化內涵持認可態度,且認為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非常重要,同時對文化內涵的具體表現形式有所了解的,包括相關文學作品、考古發現等,說明金絲玉產品的文化內涵已經從銷售者層開始受到重視,這有利于在產品銷售過程中對消費者購買的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講解和傳播(見圖1)。

圖1 銷售者認為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重要程度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圖2是關于消費者認為“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重要程度”的調查結果,整體呈“兩頭小,中間大”的正態分布。其中,40.5%消費者認為金絲玉產品的文化內涵“重要”;35%消費者認為金絲玉產品的文化內涵“一般重要”;14%消費者認為金絲玉產品的文化內涵“非常重要”;9%和1.5%消費者認為金絲玉產品的文化內涵“不重要”或者“非常不重要”。
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對金絲玉文化的認知開始從“一般重要”向“重要”方面轉變。在詢問的過程中也可以看得出,哪怕不是很清楚金絲玉文化的消費者,在提及金絲玉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金絲玉的歷史長河中的作用時,也表示很支持大力挖掘金絲玉文化內涵。

圖2 消費者認為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重要程度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5.金絲玉文化內涵的最佳展示環節
在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最佳展示環節中,據被調查者反映產品設計環節最為主要占37.58%,產品營銷和產品展覽環節其次分別占24.16%和21.48%,產品收藏占14.77%,產品包裝則占2.01%(見圖3)。上述調查結果表明,部分銷售者認為最能展示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環節是在產品設計環節,同時產品營銷和產品展覽環節也是部分銷售者考慮的環節,認為好的產品體現在設計上但不對其進行宣傳展覽,這不但不能將產品銷售出去也限制了金絲玉產品文化的宣傳和傳播,但產品包裝環節也需要銷售者的重視,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產品銷售過程。

圖3 銷售者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最佳展示環節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調查過程中,在詢問消費者對哪個環節最能體現金絲玉文化的看法時,“產品設計”和“產品營銷”是消費者選擇最多的兩項,分別占總消費人數的33.5%和25.12%。也有18.72%和14.29%的消費者認為,“產品包裝”和“產品展覽”能夠展示內涵的重要環節;僅有8.37%的消費者認為“產品收藏”環節最能體現金絲玉文化內涵。這說明,不同的消費者基于不同的觀點,對于金絲玉文化的內涵最佳展示環節表現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態度,沒有特別集中在某一環節的結果出現(比重超過50%),但整體而言,產品的設計環節要有文化內涵的體現,產品營銷環節要有文化內涵的宣傳與推廣,得到了調查者較為普遍的認同(見圖4)。

圖4 消費者認為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最佳展示環節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6.金絲玉文化內涵需要加強的環節
在金絲玉文化需要加強的環節,有24.94%的銷售者集中認為金絲玉產品的雕刻(加工)環節需要加強;金絲玉產品的設計環節次之,銷售者占總消費人數20.41%;13.61%的銷售者認為金絲玉產品的宣傳需要加強;9.98%的銷售者認為可以在金絲玉產品的原料管理方面加大監督力度;9.07%的銷售者認為在產品的收藏環節應強化金絲玉文化內涵,還有22%的銷售者認為金絲玉的展覽、包裝方面最能體現文化內涵,同時還可以開發不同類型的旅游產品(見圖5)。

圖5 銷售者認為需要加強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環節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在消費者方面,“金絲玉文化需要加強的環節”一題中,30.61%的消費者集中認為金絲玉產品的雕刻(加工)環節需要加強;金絲玉產品的設計環節次之,消費者占總消費人數的25.95%;11.37%的消費者認為金絲玉原料的管理亟須監督;16.33%的消費者認為可以在金絲玉產品的宣傳和銷售方面加以改善;有16.19%的消費者認為在產品的展覽、收藏 、金絲玉文化旅游產品開發三方面需要加強(見圖6)。

圖6 需要加強金絲玉產品文化內涵的環節數據來源:調查問卷統計所得。
因此,絕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好的原料、創意的產品設計、精致的雕工是能夠使玉成器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需要加強文化內涵體現的重要環節。
本文通過在克拉瑪依市和烏爾禾區對沿街的金絲玉銷售者和金絲玉消費者進行實地問卷調查,查閱并梳理相關的文獻資料,分別從銷售者和消費者的角度歸納分析出對金絲玉文化內涵認知及差異的具體表現,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在金絲玉文化內涵的認知方面,對于金絲玉是否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的判斷,近九成的銷售者和六成的消費者認為金絲玉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相對而言,銷售者比消費者在金絲玉文化內涵的認可程度要高,但都達到了較高的認知(超過半數),因此金絲玉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宣傳推廣具有較好的認知基礎;在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具體表現形式方面,近六成的銷售者和消費者均認為金絲玉具有其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過半的調查對象知道金絲玉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說明金絲玉文化的表現形式已通過正確的途徑進入銷售者和消費者的視野。
第二,在金絲玉文化內涵的重要性方面,銷售者認為重要及以上的占比達到近八成,消費者為五成多,因此銷售者對金絲玉文化內涵的重要性判斷勝過消費者,其認為在銷售過程中如果加入金絲玉文化的宣傳和氛圍的渲染,將更有利于金絲玉產品的銷售。然而,更多的消費者在挑選金絲玉產品時偏向于成色和愛好,說明消費者對金絲玉文化內涵的重要性認知沒有那么高,通過調查發現,產生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了解金絲玉文化內涵的途徑單一,自身關注度也并不高。
第三,對于金絲玉文化內涵的最佳展示環節方面,銷售者普遍認為是產品設計、產品營銷和產品展覽;消費者普遍認為是產品設計、產品營銷和產品包裝。由此不難發現,銷售者和消費者共認產品設計和產品營銷應作為主要的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展示環節。因此,要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金絲玉文化獨有的文化內涵,就務必關注金絲玉產品的設計是否新穎、獨特,寓意是否深刻,金絲玉產品的營銷是否符合大眾心理需求。
第四,對于金絲玉文化內涵需要重點加強的具體環節方面,銷售者和消費者普遍認同金絲玉產品的雕刻和設計環節。兩者都認為新穎的設計加上精致的雕工,是使金絲玉這一“瘋狂的石頭”升華為藝術瑰寶的最佳途徑。差異體現在,銷售者還十分關心金絲玉文化內涵的宣傳和推廣,而消費者則更關心對金絲玉產品原料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