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英智
【摘要】在高中地理復習過程中,學生在進入高三復習階段,會面臨這樣和那樣的很多的壓力和挑戰,因而,單調的重復的復習過程,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感到索然無味,興趣得不到激發,因而學習的效率自然難以提高。因此,在高中復習過程中,教師應多管齊下,從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要出發,設置趣味性和豐富性的地理復習課堂,從而有效提高地理復習的效率。
【關鍵詞】高三 地理 復習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61-01
進入高三階段的學生,進入了一個學習的空前的懈怠期,所有的學科都面臨著復習、復習、復習,在此過程中,教師一味地練習—糾錯—練習的反復循環過程會給學生帶來厭惡和反感。教師在復習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的學習需要出發,盡管我們是復習,也要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利用多種有效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動機的指引下,展開自主而高效地復習學習。教師在復習教學中,應如何科學地展開復習,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呢?
一、注重挖掘教材,引導學生將知識原理有效融合
在高中復習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從教材出發,將講授新課與復習穿插、滲透,在新舊知識的帶動下,引領學生將知識原理有機融合到學習活動中去。將教材內容問題化、情景化,為學生打開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地理思維的引導下,開展高效學習。例如,在復習《地球上的大氣》時,我們引用教材中的活動材料為復習活動的開端“下面是《水滸傳》:‘呼廷灼夜賺關勝,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對天氣狀況的描寫,請閱讀后回答問題……”由同學們熟悉的水滸故事引發復習活動的話題,進而提出問題,該場景描繪得是冷鋒過境還是暖鋒學生根據文中描述“出賬看時,卻早成團打滾”判斷出問題1,是冷鋒過境。冷鋒過境時的天氣現象,過境前的天氣現象,以及過境后的天氣現象;同時我們再引導學生回顧暖鋒過境前、過境時及過境后的天氣現象,從而起到良好的復習效果。從文中的具體細節判斷各個時段的天氣現象,學生在復習時必須調動自身的知識儲備,地理知識的趣味性就在于將知識細節隱藏在具體的題干中,只要你把握了知識間的聯系打開思路,發散思維,你就會發現地理知識的奧妙,發現地理世界的精彩紛呈。在復習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復習情境,將氣候知識與區域地理的氣候知識有機融合,能夠有效起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作用。
二、巧設情境,喚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過程中去
在復習學習的過程中,巧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學習情境的激發下,將知識理論有效地運用到學習實踐中去,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將經典試題教學化、趣味化,為學生搭建學習與生活的橋梁,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將理論知識與學習實踐相結合,有效促進學生的復習效率。我們在復習的過程中,將知識體系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在同學們面前,使知識體系具備形象感和具體感,達到知識的理解運用。在復習《區域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多媒體設備將荒漠化問題、荒漠化問題的成因以及防御對策,接著,根據情境設置相應的經典題目,提高學生的學習運用率。分析“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特征及其成因。”首先,分析自然特征要強調學生的分析思路,自然特征和氣候、地形、植被覆蓋及人類的活動有很大關系。引導學生從這幾方面進行分析:我國西北地區,因遠離海洋,處于內陸深處,豐富的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這里,導致這里常年干旱少雨,再加上地形因素,這里四周都是高山環繞,地處背風帶,受青藏高原的阻擋,使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再加上受副高的影響,以及人類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導致該地區的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
三、利用多種形式,有效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在復習過程中,教師結合具體案例來闡述地理知識的基本原理何農業生產的特點,引導學生學會用科學的方法去判斷、分析和討論如何將原理用于指導其他相關的案例中。在復習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注重分析方法的導引,讓學生通過一個典型例題的講解,進而舉一反三,歸納出此類題型的規律性學的知識,在做到類似的題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做到有效分析利用知識原理去解決問題。
總之,在地理復習教學中,教師要深入教材,認真鉆研,歸納總結,突出重點和難點,利用多種教學手段,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同時,培養學生在地理學習中聯系的觀點看待問題的習慣的養成,把握地理的規律,找到學習的訣竅。
參考文獻:
[1]吳貴香.案例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人教版必修3為例[J].亞太教育.2015(34)
[2]孔立平.淺談普通高中高三地理復習[J]. 納稅. 2017(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