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麗
[摘要]銀行是金融業的核心,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控制銀行財務風險是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基礎,因此本文基于工作實踐闡述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具體策略,以此為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提供富有拙見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銀行 財務風險
互聯網金融作為一個新興金融業態,為探索金融創新的有效監管模式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機遇。然而互聯網金融在為銀行業態發展提供良好平臺的同時也加劇了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難度,因此在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控制銀行財務風險是發展互聯網金融創新模式的基礎。
一、互聯網金融對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
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對于銀行財務管理活動而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具體體現在:一是互聯網金融降低了銀行獲取信息的成本。在互聯網金融的推動下,銀行業務的信息獲取成本將呈現下降趨勢,當然銀行經營成本卻在不斷增長,例如在互聯網金融下,銀行需要去花費更多的資金用于研發挑戰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二是互聯網金融沖擊傳統銀行財務管理模式。傳統的銀行財務管理模式主要是通過實體營業網點進行,而在互聯網金融推動下,銀行金融業務產品實現了網絡化特點,因此更多的金融產品通過網絡渠道完成,因此對于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三是擴大銀行財務管理的難度。傳統的銀行財務管理主要是通過銀行內部系統實現操作,在發生風險因素時可以通過銀行內部系統快速查找與追回損失,但是在互聯網金融影響下,金融業務的交易通過網絡完成,這樣一旦出現差錯會造成巨大的損失,而且存在風險交叉影響的風險。
二、互聯網金融背景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銀行財務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銀行部門也認識到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重要性,并且構建了自己的電商平臺,實現了互聯網金融業務范疇的擴大化,然而銀行部門在擴大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同時,在風險管理能力建設上存在滯后性:一方面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模式沒有擺脫傳統模式,沒有建立動態化的監管模式;另一方面銀行工作人員的互聯網風險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隨著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銀行的財務風險也日益擴大,尤其是各種網絡犯罪數量日趨增多,因此需要銀行財務管理人員樹立風險管理控制思維,提高應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能力。目前該方面是比較欠缺的。
(二)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模式滯后
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屬于系統的工程,定性與定量相互補充的系統,尤其是在互聯網金融推動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日益提高,因此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模式顯得格外重要,但是相對與商業銀行而言,我國銀行普遍存在財務風險數據缺失的現象,尤其是缺乏對財務風險事件的歸類總結,導致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難以實現動態化。另外在互聯網金融影響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手段過于滯后。互聯網金融依賴于網絡技術,然而受到工作人員計算機等技術的影響,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技術仍然偏重人工審核管理,對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存在諸多不足,例如互聯網技術的安全性問題較為突出。
(三)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建設是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基礎,雖然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起步較晚,但是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制度建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制度建設所存在的不足。例如在互聯網金融推動下,銀行部門與其它部門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因此需要盡快建立跨部門的監管機制,以此實現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動態監管;另外銀行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導致制約互聯網金融,加劇財務風險的重要方面。
三、互聯網金融下提高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提高財務風險指標盈利性管理水平
在互聯網金融推動下,銀行實現對財務風險控制的主要舉措就是要創新互聯網金融產品,提高銀行業務的盈利水平:首先銀行部門要及時根據互聯網金融發展動態,調整經營方向,通過產品創新占據市場。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實現了利率的市場化,因此銀行部門要改變以往的經營模式,主動適應金融新常態發展的要求,建立差異化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定價體系,以此應對市場風險;其次銀行部門也要充分發揮銀行部門的優勢地位,通過制定互聯網金融產品利率定價體系,提高市場份額。例如銀行部門可以通過與保險企業的合作等開發適合互聯網市場的金融產品,以此增加銀行的盈利空間。當然銀行部門也要加大對非現金產品的研發力度,減少現金資產。
(二)根據自身發展需要不斷轉換財務管理的模式
基于互聯網金融對銀行財務管理模式的沖擊,作為金融部門必須要主動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新業態,積極調整管理模式,以財物管理模式的創新提升銀行的風險抵御能力:首先銀行部門要立足于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客觀分析,積極研究與引進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財務管理模式。例如我國銀行部門可以積極借鑒與參照國外先進國家的經驗;其次商業銀行要創新財務管理模式,積極依托大數據技術開展系統分析,以此增強財務管理的系統性欲科學性。最后商業銀行要優化內部控制,積極調整內部控制體系,滿足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需要,以此促進銀行財務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銀行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完善審計體系
在互聯網金融推動下,銀行部門要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以完善的審計體系實現財務風險管理的高效化:首先在網絡環境的影響下,銀行部門要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實現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建立內部控制制度具體包括:財務風險預警機制、風險轉移和分散機制等;其次銀行要規范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測試體系,提高銀行財務審計效率。在互聯網金融影響下,銀行業務出現新的特點,因此銀行審計部門在審計的過程中要加大對戰略風險和經營風險的審計,在充分利用審計資源的基礎上提高對財務風險的監管。由于在互聯網環境影響下,銀行審計內容、審計方式有所變化,因此需要審計人員要及時根據環境的變化而調整審計工作模式,實現審計關口前移。
互聯網金融給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挑戰,也逐漸顯現出一系列新的財務風險.針對這種情況,商業銀行要想獲得生存與健康發展,就要做好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構建完善的制度體系,大力提升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規范各項操作與行為,有效監測、防范各種風險,提高風險管理水平,降低風險發生率,促進銀行穩定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