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海燕 張燕斌
【摘 要】高職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技術技能與職業素質的培養,與之相關的教學內容與課程設計也相應以應用與實訓為主導,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活動、更多的參與操作實習與實踐獲得知識和技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高職教育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契合性。本文通過對高職類工程造價專業學生進行調研,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具有適用性和可行性,基礎研究與實踐、信息化建設、師隊伍建設等方面是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方法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翻轉課程;教學模式;人才培養;調查報告
中圖分類號: H319.3;G4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35-0053-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35.022
The Survey Report of th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Implementing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in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AI Hai-yan ZHANG Yan-bi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tou,Inner Mongolia)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technic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so the relevant teaching content and curriculum design should be also guided by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these requirements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skills through autonomous learning activities, more participation in operational exercitation and practice.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goal of talents training.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engineering cos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considered that the teaching mode of flipped classroom has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the problem of basic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must be solved in order to implement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alents training, survey report
0 引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革。課堂翻轉后,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和主體,其對新模式的認知、理解及接受程度,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及學習方式等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設計與教學方法選擇。對《建筑工程經濟》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的實施和開展進行前期調研,以期通過問卷調查、分析、歸納和總結,探索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適用性和可行性,并總結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便更好進行教學環節設置、開展和實踐,真正使課堂“翻轉”起來,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強化師生溝通與交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1 調研對象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高職類工程造價專業大二大三的學生(開設《建筑工程經濟》課程的學生)。
2 調研目的
調查問卷主要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特點、學習方法、教學現狀、對“翻轉課堂”的了解、“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比較、應用“翻轉課堂”的接受程度、“翻轉課堂”各環節的設置的適用性等方面進行調查了解。通過調查能夠更好的了解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建筑工程經濟》課程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了解在教學中應用“翻轉課程”教學方法學生的態度和期望得到的效果;同時,通過調查了解當前教學方法和“翻轉課堂”模式的優劣,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改革提出意見建議,使廣大師生受益。
3 調研結果
3.1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適用性與可行性,調查問卷提出了有關翻轉課堂的接受程度或總體評價等問題。以下分析依據調查數據所得。
1)現有的教學模式存在缺陷
調查顯示,教師同學認為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吸收精準的知識體系,在一定程度上給與學生很大的幫助,但是教師在教學中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嚴格執行教材,禁錮了學生的思想,不利于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單一性在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體現的尤為明顯,知識單一,學習方法單一。因此傳統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可就部分課程引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2)教師同學對于該模式的持積極的態度
調查顯示,有九成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適用于《建筑工程經濟》這門課程的,愿意接受翻轉課堂這種學習模式,只有小部分學生對于這種模式持懷疑態度;同時,調查顯示近85%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的“以學生為主導,老師在旁輔導分析”的學習模式提高了自己的自學能力,使得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更深入和全面;同時這種教學模式下課堂的活躍性更強,使學習興趣更深厚,學習過程更愉悅;因而,調查結果表明有近八成學生對“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方式的總體評價達到較好水平,85%以上學生對該教學模式有信心,持積極態度。
3)“互聯網+”時代學習環境和新時代學生的學習特點為該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基礎互聯網信息時代,新興媒體媒介眾多,資源共享已成為常態,學習資源獲取的便捷性、及時性和大量性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提供了強大的硬件條件。調查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通過“爾雅”、“愛課程”等途徑接觸過在線視頻課程;同時新時代的大學生,新媒體已成為學生獲取學習資料、更新知識體系的主要渠道;大部分學生表示在課前或課下可以不需要老師督促下獨立完成學習;學生更偏向差異化發展和靈活多變的模式,如課上更喜歡活躍的課堂氛圍,更喜歡老師設置豐富的諸如團隊合作、小組討論等學習活動,這些學習習慣和特點也是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備的主觀條件。另外,目前教師都是經過系統的教育,擁有較高的專業素養以及較高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也為該模式的實施提供了物質條件。
3.2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需要解決的問題
針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如何設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各個環節,教學中需要需要注意和解決問題等,通過問卷調查、分析、總結歸納出以下結論:
1)加強基礎研究和實踐是實施前提
調查顯示,個別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及其應用一知半解,缺乏信心,對該教學模式的缺乏正確的認知。究其原因,是實施主體對該理論缺乏基礎研究、接受客體對其缺乏正確的認知和實踐基礎等原因導致的。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引進與應用需要科學的先進的理論指導,使課堂“翻轉”起來的基礎是對翻轉課堂方法與規律的高度認知、理解和實踐。所以,高職院校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前提是加強基礎理論研究,使學生老師真正了解翻轉課堂的科學含義、實施程序、硬件準備、具體方法及評價體系等,同時,加強理論研究與教學實踐的結合,通過教學改革實踐項目等形式,來探索該模式在高職類人才培養教與學中的應用。
2)信息化建設是硬件基礎和重要環節
調查發現,改革教學方法過程中,學生十分注重前置學習任務設置的合理性、科學性和系統性,如微視頻的質量、設置的時間、資源的豐富度、線上任務與線下任務的比例、學習內容是否適用新型教學模式等。這說明教學資源信息化水平是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環節。
信息技術已成為高職教育改革與教學方法創新的重要支撐,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方法和資源平臺離不開院校(系)自身的信息化建設,如教學資源庫建設、精品課程資源上網等。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不斷加強數字化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與資源共享,提高信息化資源平臺管理水平,使數字化資源既是可獲取、便捷易得的,又是標準和規范的,使信息技術與資源平臺成為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大的硬件支持。針對于某一課程而言,就是要通過加大微課、微視頻等的制作與開發;注重課程精品化建設;構建課程數字化資源庫等加強課程信息化建設,為實施翻轉課堂提供堅實基礎。
3)師資隊伍建設是人才保障和關鍵因素
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較,以學生為主導,其對參與的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教師。調查結果表明,八成以上的同學認為利用翻轉課堂需要教師幫助解決微視頻、前置學習資料等;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較為關注教師知識點講解的清晰性、教學過程設計的科學性、課堂活動任務安排的有效性及教學進度安排的合理性等問題,這就對師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資水平是影響實施效果的關鍵因素。
教師的綜合素養決定翻轉課堂的實施效果。首先,教師要改變觀念,打破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要意識到在翻轉課堂模式下,自己不再是一對多的單純知識傳播者,而是課前為學生準備相關學習資源,課上引導和參與問題探究,課后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和意義建構的引導者和協作者,能通過線上與線下、全過程的指導,組織完成學習任務。其次,教師要加強繼續教育,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信息技術整合能力,如運用相關軟件對文字、圖形、聲音、動畫等的加工制作;通過互聯網等多種媒介搜集、獲取與上傳信息資源等,為信息化教學提供技術支持和教學基礎。再次,教師要提高課程設計能力,合理設置各教學環節,如根據課程內容設定線上線下學習方式、時間分配、預期目的等、合理安排團隊活動、小組任務及課堂討論等,尤其是課堂討論,教師要有序、有規劃、有目的地引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研究,要善于創設主題、營造氛圍,有張有弛地駕馭整個討論過程,避免僵局或跑題。最后,翻轉課堂增加了學生自學和師生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教師要改變評價機制,關注過程性評價,包括對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和技能的評價。
4 結語
高職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要求強化學生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學過程中,相關的教學內容與課程設計也要求以應用與實訓為主導,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學習活動、更多的參與操作實習與實踐獲得知識和技能。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根本性變革,恰恰與高職教育的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具有契合性。文章通過對高職類工程造價專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析、歸納總結,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下具有適用性和可行性,并提出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基礎研究和實踐是實施前提;信息化建設是硬件基礎和重要環節;師資隊伍建設是人才保障和關鍵因素,希望對高職類院校實施“翻轉課堂”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任靜.翻轉課堂的實質及實施思考.開封教育學院.2015,(12):93-94
[2]夏衛紅.高職院校翻轉課堂應用的SWOT分析.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6,(5):46-48
[3]陳琳.翻轉課堂浪潮下的問題與思考.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6):81-82.
[4]冀國強,陳國強,邱召法.淺談高職院校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