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忠,萬雙雙,黃衛平,華玉鳳,吳怡春,楊 臖
(杭州醫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寄生蟲學檢驗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之一。目前,寄生蟲學檢驗由于課時的限制,學生掌握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遠達不到臨床工作的要求。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模式,是一種將放射性思考具體化的方法,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示出來[1]。有研究表明,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2-3]。本研究在現行課程基礎上,把思維導圖引入寄生蟲學檢驗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本校2014級專科醫學檢驗技術專業4個班級作為研究對象, 2個班級作為實驗組,男生和女生分別為6人和54人,共計60人。同專業同年級另外2個班級作為對照組,男生和女生分別為7人和53人。2組學生均通過高考統一招錄,性別、年齡及教改實施前學習成績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組均使用同版《寄生蟲學檢驗》教材[4],由同一位教師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多媒體教學法,教師按照教學內容進行授課(PPT講解為主,輔以寄生蟲生活史動畫、寄生蟲病防治視頻、寄生蟲形態圖譜等教學資源)并建議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上進行常規筆記及課后復習。
實驗組采用思維導圖教學法。將思維導圖引入教師備課、課前預習、課堂教學、課堂筆記、課后復習等環節。課程開始前,教師對實驗組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培訓,包括思維導圖的由來、繪制要點、繪制方法(手繪和軟件制作),并發放思維導圖軟件《Novamind操作視頻教程》,供學生自學。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寄生蟲學檢驗備課,繪制出線蟲、吸蟲、絳蟲、原蟲等各章節的思維導圖,與教材和參考資料相互對照,幫助教師理順教學思路,理清教學重點和難點。課前,教師將教學大綱、課堂教學重點難點、參考資料和教學資源鏈接等制作成思維導圖,通過微信、微博等發放給學生,供學生課前預習,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將要新學的知識,提高聽課效率。課堂上,教師首先用思維導圖回顧上次課講授的主要內容,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相應知識點;接著教師根據提前制作好的臨床常見寄生蟲檢驗的思維導圖框架(形態、生活史、致病性、臨床表現和診斷方法等)進行授課,圖1為日本血吸蟲檢驗思維導圖;臨近下課時,教師用思維導圖總結該次課講授的主要內容和教學重難點,幫助學生梳理和建構寄生蟲檢驗知識網絡。同時課堂上教師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用思維導圖記課堂筆記。教師制作的思維導圖可以作為課堂筆記的藍本,學生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自主補充添加,節省記筆記的時間,并建立引導-發現式的良好教學互動。課后,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集體討論協作繪制寄生蟲學檢驗各章節和單個寄生蟲檢驗的思維導圖,組間相互點評、相互補充和完善,將合作學習真正落實到實處,提高復習的效率和效果。期間教師對學生思維導圖作品點評、指導,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導圖實戰經驗和學以致用能力。

圖1 日本血吸蟲檢驗思維導圖
教學過程中,2組學生都進行正常的線上線下答疑和師生互動交流。課程結束后,對2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并對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的教學效果、教學滿意度等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評價。
學期結束后,從試卷庫中隨機抽取一套試題對2組學生進行理論考核,試卷滿分100分。
[5]自行設計思維導圖教學法評價調查問卷,共10題,選項分為肯定、不確定、否定3個等級。問卷采用無記名方式,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當場發放當場收回,共發放60份,有效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100%。
教學結束后采用自制課堂教學效果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選項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等級。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人數×100%。2組共發放問卷120份,有效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期末考試成績(84.00±5.73)顯著高于對照組(77.73±7.32),經獨立術本t檢驗,t=-5.30,P=0.000。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對思維導圖教學法評價較高,見表1。

表1 實驗組學生對思維導圖教學法的評價[n(%)]
實驗組教學滿意度為91.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65,P=0.024)見表2。

表2 2組學生對教學滿意度評價比較[n(%)]
傳統多媒體教學集聲音、文字、視頻和動畫等于一體,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理解。但多媒體教學也存在信息量過大、節奏快、課堂筆記跟不上、缺乏師生互動、不利于自學能力培養等缺點[6]。寄生蟲學檢驗課程由于知識點較多,學生不易系統掌握和記憶重點,學習效果不甚理想。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能夠充分調動左右腦機能,極大地發掘人的記憶、創造等各方面的潛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大量的寄生蟲形態學知識。此外,思維導圖的邏輯性,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將散亂的知識系統整合,幫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如鄒丹等[7]在病理生理學中引入思維導圖,何倩等[8]探討思維導圖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本文選取了2組受試班級進行思維導圖在寄生蟲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結果表明,思維導圖教學法能顯著提高寄生蟲學檢驗期末考試成績和教學效果滿意度(P<0.05)。問卷調查結果也顯示,實驗組學生對該教學法評價較高,研究結果表明:思維導圖在寄生蟲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傳統多媒體教學不能體現的效果和收獲,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結合個人實踐和教學改革經驗,相較于傳統教學法,作者認為思維導圖在寄生蟲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具有以下優點:(1)思維導圖提高教師備課效率和質量。利用思維導圖備課,教師可以在宏觀上把握教學總體內容,在細節上厘清教學思路。將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過程以及實驗診斷方法等用一幅圖清晰地概括出來,使得教學設計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從而提高備課效率和質量。(2)思維導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傳統寄生蟲學檢驗教學以知識點羅列及總結為主,不利于學生建立起清晰的知識網絡,學生對不同寄生蟲形態、生活史等知識點容易混淆,而思維導圖能把繁雜的知識點以可視化、邏輯化的形式呈現出來,有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梳理、聯系和記憶,提高教學效果。(3)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高效記錄課堂筆記。相較于傳統的記筆記方法,思維導圖記筆記有很多優點:有利于增進學生的理解和記憶能力;節省記筆記的時間;利用思維導圖的伸縮性,完善知識結構。(4)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建寄生蟲學檢驗知識整體框架,有助于知識的記憶和掌握。學生繪制寄生蟲學檢驗各章節和單個寄生蟲檢驗的思維導圖,可培養和提高發散思維能力,鍛煉和提高分析及解決問題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及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思維導圖[M].中信出版社, 2009, 15-61.
[2]陳彪,王艷,陳新.思維導圖在甲狀腺影像教學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 2017, 32(4):398-399.
[3]董茜. 思維導圖在腫瘤內科學教與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8):48-50.
[4]陸予云,李爭鳴.寄生蟲學檢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4.
[5]岳月娟,龔鳳翔,馬婷.思維導圖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 2016, 34(23):87-88.
[6]周洪昌,邵圣文,徐伯贏. 思維導圖在醫學寄生蟲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寄生蟲學與寄生蟲病雜志,2012,30(6):477-479.
[7]鄒丹,吳敏范,金戈,等.應用思維導圖完善病理生理學PBL教學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 6:73-74.
[8]何倩,趙艷芳,吳騁. 思維導圖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學教育,2013, (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