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辯證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才是提高課堂效率的正確途徑。教學方法也在與時俱進。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運用要適課。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運用要適時。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要適量。把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和,使兩者優勢互補,融于課堂教學之中。簡而言之,要讓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適用于教學內容的需要。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傳統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 與時俱進 集思廣益 創新靈感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036-01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和實施,教學方法也在與時俱進,它正向著人性化、合理化、專業化、信息化和技術化的方向發展。只有辯證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才能使課堂教學更科學更實在更生動更形象,更適用于學生學習的特點,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運用要適課。
現代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多媒體輔助教學成為課堂教學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它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輔助教學具有傳統教具不可比擬的優勢,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了把單一枯燥乏味的灌輸式教學變成生動活潑的多元化教學,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愉悅的學習氛圍。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合理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如:我在教學生寫一種小動物時(可愛的兔子),通過多媒體依次展示兔子的外貌,走路的樣子,吃東西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給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生動具體的說寫內容,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按一定的順序,口頭試說,再經過同學們的合作交流,這樣學生大都能說上一段基本合理的文段,然后,老師再出示習作的具體的要求。1.將兔子可愛的外貌和吃東西、走路的樣子,以及生活習性,有順序地寫出來。2.注意詳略要得當,描寫要具體。3.可以展開合理的想象。這樣學生就能把多媒體技術展現的圖片、動畫、聲音、影像等資源融合在一起,進行合理的梳理,寫成一段文字,在學生知識產生、生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就有效激發了學生寫作的興趣,大大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反之,如果不運用多媒體技術,而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只用一根粉筆、一塊小黑板、一本教科書,最多掛一幅掛圖,要教學這節寫作課,一定會使學生枯燥無味,興趣低落,無從下手,甚至無話可說。又怎么能寫好一篇文章呢?
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難點,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但也不是萬能的,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不能無視或忽視板書、教學掛圖、實物模型等傳統教學資源,把多媒體課件視為唯一的教學資源,更不能說,課堂上不用多媒體技術就不是一節成功的課,傳統的教學手段,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如:我在教學“面積單位互換”時,我就讓學生上黑板畫出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大小不等的正方形,然后再讓學生用一厘米、一分米、一米的小棒,擺成一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一平方米的三個正方形,然后用手摸、用眼看、用腦記,再讓學生把較小面積單位的正方形放入較大面積單位的正方形之中,進行比一比,擺一擺,量一量,數一數,最后歸納總結,板書,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并掌握三個面積單位之間的區別和聯系了,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能說這不是一節成功的課嗎?這就說明,傳統教學手段中的粉筆、黑板、實物教具等,也能起到多媒體技術不可代替的作用。它的優勢就在于,學生有了真實的體驗,通過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所學知識。簡而言之,要讓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適用于教學內容的需要。
二、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運用要適時。
多媒體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合理的應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和提高。但是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都是為教學服務的,它們起到的只是輔助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哪里用?什么時間用?教師都要未雨綢繆,胸有成竹。只有適時的運用,才能起到畫龍點睛,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會幫倒忙,會使課堂教學秩序紊亂,適得其反。如:我在教學四年級語文上冊中的“飛向藍天的恐龍”一課時,嘗試過同一節課不同時間出示多媒體信息,結果效果就截然不同。第一次,我在四(一)班教學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出示多媒體信息,即恐龍的演變過程,最后,講解課文。第二次,我在四(二)班同樣教學這一課時,一上課,首先讓學生觀察恐龍的演變過程(即出示多媒體信息),然后再讓學生自讀課文,最后,老師運用傳統教學手段,進行板書、講解、歸納,結果同樣是這節課,多媒體信息出示的先后順序不同(即時間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差別就非常大。第二次教學我先讓學生觀察恐龍的演變過程,這就大大的激起了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了較濃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學生會更加全神貫注的學習文本。由此,使學生由“被迫學習知識”變成“自愿獲取知識”。這就恰好為學生學習新知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而第一次教學,在中間使用多媒體信息,不僅調動不起學生的好奇心,而且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學生認為,我已經知道恐龍的演變了,就這么回事了,也就失去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不去深究了。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學習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成高度有效。”不同的課型要求不同的教學方法與之相適應。所以 ,在課堂教學中,適時應用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至關重要,也是非常關鍵的。
三、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運用要適量。
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的運用是否適量,也特別重要。課堂教學形式多樣,豐富多彩,不是件壞事,但是,如果多用濫用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也會沖淡教學的主題。如在課堂上,一味點擊鼠標,不斷向學生“狂轟亂炸”,整個課堂教學大量出現復雜的信息,不斷更新畫面,只見畫面不見文,學生應接不暇,忙于應付,如走馬觀花,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極大的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忽視了教學內容,這樣的課堂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也就是說,無論多么精湛的多媒體技術,無論制作的課件多么精良,都取代不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樣道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傳統教學手段時,也要適量,如果教師的板書太多,實物演示的次數過于頻繁,也會導致學生的厭煩心理,會使學生厭聽,厭學,思維不集中,失去了求知的內驅力,致使教師出力收不到好的效果,甚至勞而無功。所以,只有在課堂教學中,適量的恰當的使用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才能體現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的真正價值,才能發揮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的真正作用。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都是輔助課堂教學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有辯證的運用多媒體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使兩者優勢互補,兼容并進,擇優而從,有機結合,方能相得益彰,融于課堂教學之中,才能最大化地調動和發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建立平等,和諧,愉悅的教與學的關系,讓學生在探索,爭執,合作,再爭執,再合作的和諧課堂氣氛中發揮想象,暢所欲言,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去獲得更多的創新靈感,使其個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展。達到了提高課堂效率之目的。
參考文獻:
[1]《中國教育報》
作者簡介:
尤超,男,小學教育專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