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峰
摘 要:人類在進步,時代在變遷。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經營模式現在正在被一步步淘汰。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人員,如何在大發展的社會中讓自己管理的企業,可以順應時代在眾多企業中領先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一個企業的興衰和它在社會中矗立的時間長短決定因素之一,是由企業之中的人員個人的文化,對時代的步伐的了解,以及他們的個人素質和企業文化。企業如果想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就必須強化企業精益管理,在這個過程中就要求企業對企業內部人員素質,以及他們的個人能力進行培養。只有具備了足夠的知識,才能在科學技術方面有所成功,推進企業轉型升級。本文就如何強化企業精益管理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給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強化;企業精益管理;企業轉型升級
前言 :
企業的發展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在這些階段中企業需要設計不同的管理方案。而在這些階段之中,對于來說企業人才的培養是每個階段的重點之一,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離不開人員的管理。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做好人員的培訓,讓企業中的員工對于企業的目標有明確的認識,以便他們為企業目標做出貢獻。企業對于員工的日常管理模式,影響著員工的工作效率,一個健康的企業對于員工的管理也必是良好的。所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于內部員工的管理,做到精細管理在保持員工良好工作狀態之下,強化企業精益管理,以推進企業轉型升級。
一 、關于精益管理
(一)精益管理的概念
精益管理,源自于精益生產,是衍生自豐田生產方式的一種管理哲學。初期的精益管理是在生產系統的管理中實踐成功的,現在的精益管理已經擴展到了企業的各項管理業務,也由最初的具體業務管理方法,上升為戰略管理理念。它能夠通過提高顧客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入,使股東價值實現最大化。
(二)精益管理的目標可以概括為:企業在為顧客提供滿意的產品與服務的同時,把浪費降到最低程度。
二、做到精益管理的途徑
(一)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
一個企業的發展需要人員的參與,人員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企業對于產品的研究和改進,需要高學歷的人員來參與其中。對于企業人員的管理即需要精益管理,也需要本著“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來管理人員。一個企業要想讓員工能在企業文化中,感受到寬松和諧能夠在工作時不時獲取成就感和成功感的愉悅工作氣氛,可以既有壓力又有動力。理想的企業文化,應該是使員工感到寬松和諧的、有一定的壓力也有更多的動力。當一個企業改革時所實施的政策,能夠讓企業的發展理念與企業員工個人實現結合起來,與團隊成員之間互相協作,實現企業與個人的共贏。
企業服務的對象是用戶,所以作為一個企業,它的發展要以用戶需求為主導去生產產品。生產的目的是為了銷售,只有滿足用戶的供給,才能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當前我國一些企業面臨的有效供給才是有效的供給。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產品的開發,而在產品的開發時,應該以用戶的需求為導向,這樣可以有效減少企業生產中的投入,最大限度的滿足用戶的需求,就這一生產管理模式運用到企業的日常管理之中,可以有效落實企業的精益管理。
(二)優化內部管理
企業的發展需要內部人員的共同努力,而作為企業領導人員要做好自己的良好作用。例如:唐山市局(公司)領導班子牢牢把握企業精益管理推進的方向,建立“一把手”領導的精益管理推進小組,領導干部帶頭學精益、做改善,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而他們的做法真是一種優化內部管理的作用。優化好內部管理,可以有效促進員工參與企業之中。企業領導設計的管理模式如果不被內部員工認可,那么就會讓企業的管理出現抵抗力,沒辦法達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而精細的管理模式要求的是員工參與,讓組織上下都有共同的奮斗目標,為企業發展共同去努力,讓企業全體員工都參與到企業的發展和轉型升級之中,結合企業全體員工的智慧力量生產產品,發展壯大。同時,企業要加強對員工精益知識培訓,建立一個獎勵機制,并且不斷地改進這個機制,以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精益文化,讓企業員工認可精益管理理念,自覺的要求自己按照精益標準工作。
(三)優化供產銷價值鏈上的管理流程,打造新的商業模式。作為一個企業,它所面向的生產營銷是市場,一個良好的管理模式它所產生的效率不僅體現在企業內部,也體現在企業于用戶、供應商以及企業的其他合作人的對結中。所以,企業在在發展時,需要與用戶、供應商以及其他合作伙伴不斷完善物流、信息流的運行模式,積極促進企業發展壯大,不斷更新企業的技術,已達到減少企業投入,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四)精益設備管理
精細設備管理就是從生產源頭入手,不斷改進企業設備,為企業生產到來有效的提高。設備精益管理涉及維修技術,企業產品質量檢查,人工管理等協調合作在一起。企業的生產離不開的因素之一就是設備,設備的好壞影響著一個企業生產產品的質量,以及生產產品效率。一個走向良好的企業所必備的因素之一就是高新的設備,以及管理設備的人所具備的精益的管理技術。企業的發展是需要精益的設備管理開始實現的。
三、精益管理對于企業轉型升級
精益管理的出現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企業在精益管理之下,對企業內部進行改造,建立優良的組織結構,設計一個合理的企業生產模式,讓企業的生產準時、符合用戶的需求,并且要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增加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精益管理模式可以讓企業團隊更加團結,協同合作更加緊密。推動企業系統升級,提高企業生產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武鋼形成相應的100多項改善舉措并全力推進實施。部分舉措已初見成效,如通過避免帶出品低價銷售節省1133萬;5燒OEE提升了4個百分點,折合年化收益約2000萬元;二熱軋煤氣單耗同比下降6%、電耗下降2%,折合年化收益約1700萬元。大大減少企業投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途徑。精益管理要求企業出不同方面對企業進行綜合測評,然后結合測評當中的出現的問題加以修改,從產品質量,人員素質,企業設備,生產效率等進行精益管理,讓企業可以實現持續發展,在眾多企業中穩步前行。
結論:
精益管理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須手段,良好的企業管理可以促進企業人員的工作效率,企業合理的獎罰制度可以提高企業員工自我約束能力。企業文化的塑造需要結合企業精益管理模式,一個健康的企業,它的內部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企業文化可以使員工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可以讓員工在滿足自我實現的基礎上,兼顧企業的發展目標。精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浪費,讓企業可以持續發展,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王春英.以大數據助力管理會計落地、實現供電企業卓越財務管理[J].天津經濟,2015(09):60-63.
[2]楊華龍,高巖.以精益文化為引導的企業精益管理[J].東方企業文化,2015(15):2+6.
[3]楊鈺.精益管理在供電企業應用的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17):28-29.
[4]楊華龍,高巖.以精益文化為引導的企業精益管理[J].東方企業文化,2015(15):2+6.
[5].CFO如何用管理會計促進企業精益管理[J].中國總會計師,2015(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