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耘
【關鍵詞】 小學英語;游戲式教學;意義;
組織方式;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4—0114—01
一、小學英語游戲式教學的意義
1. 有利于培養學生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的習慣。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逐漸學會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最后形成一種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語,進而把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運用自如。例如,我們平時與朋友告別時隨口就能說出“Bye—bye”,而不是先想出“再見”,再翻譯成“Bye—bye”,聽的人呢,也不用把“Bye—bye”翻譯成“再見”才能理解,而是聽到“Bye—bye就馬上能知道對方是在和自己告別,這就是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
2. 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生朝氣蓬勃,樂于參加游戲活動,讓他們在玩中學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能夠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學習doctor,nurse,policeman,postman,driver等表示職業的單詞,本來內容很枯燥,但是如果利用活動,讓學生們充分發揮想象,表演出這些職業的特點,學生們的思維就會立刻活躍起來,再利用競賽形式比一比誰演得像,孩子們的熱情就會更加高漲。
3. 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才能。在教學壓力大的情況下,英語教學很容易陷入 “教師教——學生學”、“教師出題——學生練”的模式。但教師要切記:磨刀不誤砍柴功,抽出點時間來組織英語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創造性才能,這比一味地“教”會更有效。比如,給英文歌曲添加動作的活動,給全體學生提供一個創造的空間,同學之間互相啟發,往往能編排出好幾套動作,在邊唱邊動過程中學習了英語,也緩解了課堂緊張的氣氛,教師和學生的精神都會得到短暫的放松,也更有利于后續的學習。
二、小學英語游戲式教學的組織方式
1. 創設活動情境。上課前要精心準備,盡可能為活動開展做好心理和各方面的準備,比如恰當分組,安排座位,準備道具等,激發學生興趣和動機。情景活動為孩子們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為進一步理解創造了條件。如教師說Youre welcome!時,讓孩子們想象可能出現的助人場景,在得到別人的幫助后,說聲“Thank you.”再回答“You re welcome.”由此一景,“You re welcome”即可耳熟能詳。
2. 進行初步設計。比如活動如何進行,準備哪些學具,讓學生有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在設計活動時,可以選擇很多種方法,我們最常用的是小組合作活動教學法。小組活動在課堂上起到操練語言、有目的地實踐語言項目的作用,從而達到當堂鞏固的效果,合作又使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合作,在交流中鍛煉英語口語,學會最基本的句子表達。有計劃地組織他們討論,為他們提供思維磨擦與碰撞的環境,就是為學生的學習搭建了更為開放的舞臺。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集體合作,有利于其思維的活躍。
三、小學英語游戲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要在幾十個學生的班級開展活動,離不開教師的管理與指導,只有真正尊重兒童,發揮他們的主動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小獎品活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往往為得到教師的認可而學習,因此,教師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動力源。教師尊重和愛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的成績和點滴進步適時地加以肯定,教師的微笑、贊許和一個象征性的小獎品,對兒童的學習都有重要的激勵作用。為此,要側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獎勵努力且有所進步的學生,特別要注意對后進的學生所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通過活動幫助孩子們建立成功的自信心,并引發他們的競爭意識。
2. 小老師活動。心理學家認為,成就感能使人身心愉悅,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工作和學習當中。為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特長,鼓勵學生充分表現自己,在課間和課后當小老師,讓同學們互相幫助,共同進步。這樣既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又促進了團結合作。
總之,游戲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改變教師傳授和灌輸為主要特征的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展。我們只有共同探討活動教學的實施運用,才能推動小學英語教學的發展。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