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高
【關鍵詞】 德育;理想;言傳身教;家校
聯系
【中圖分類號】 G6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
04—0042—01
加強德育是我國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有效途徑。學校教育必須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擺在首位,而作為一名教師,課堂是一個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教學中,我們老師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還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和思想,利用專業知識和一切可能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汲取情感素養的精華,從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靈品格,使培養出來的學生實現全面發展這一目標,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高尚的情操
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學生懂得人生的目的和意義,懂得活著和做人的意義所在,教育學生樹立崇高的生活目標,樹立為社會做貢獻的人生價值觀,并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讓學生了解到勞動人民的物品來之不易,應該好好珍惜,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奮斗目標,有了這種精神支柱,學習上就有信心和決心。當學生的興趣、意志、心理、習慣等因素,對其學習產生重大影響時,高效的課堂教學,也能極大地推動學生的發展,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意志品質。當學生花費較少的精力投入,真正獲得了終身有用的知識和能力后,就會產生一種愉悅、滿足的情緒體驗,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積極的學習動機,增強他們的學習意志力。其次有助于學生堅定自己的理想抱負,提高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教育學生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標放在成為合格的人才上,努力學習,培養自己,不斷提高。同時還要教育學生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凈化他們的靈魂,規范他們的行為。
二、教師言傳身教,樹立表率形象
教師平素的言行就是學生最好的正面教育,因此筆者時時處處為學生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教師形象,以自己的人格風范和教師的良好形象給學生以言傳身教,以自己的勤奮敬業精神去贏得學生的尊敬和欽佩。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以自己的語言來影響和教育學生,教師的行動更是無聲的教育和最有影響的榜樣。學生出于對教師的尊敬和崇拜,往往把教師視為自己的楷模,加以模仿和學習,可以說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具有熏陶感染和潛移默化作用,因而,加強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言傳身教特別是身教的作用就顯得十分必要。首先,教師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對學生中模糊的認識或錯誤的觀點要幫助澄清或予以糾正,切忌將社會中的不良風氣帶進課堂,片面看待個別社會問題;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表現出崇高的敬業精神和高尚的師德,引導學生熱愛自己的職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最后,教師要有扎實的專業基本功、知識淵博、語言表達優美、板書整齊、教學能力強,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形成良好的學風。
三、創設良好育人環境,營造高雅文化氛圍
積極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去熏陶和影響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學校作為重要的育人場所,環境的作用不可忽視,營造高雅上進的文化氛圍,發揮環境和輿論的潛在育人功能。“潤物細無聲”教室內墻壁上張貼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文明禮貌公約,設立光榮榜、評比臺,定期評比,定期出書法、繪畫、小制作、演講、征文等專刊,通過整個教室的布置來創造和諧舒暢富有美感和凝聚力的活動空間和學習氛圍。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千方百計為學生提供施展才華的舞臺,鼓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現欲望,為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和條件,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四、加強家校聯系,強化協同管理
在德育過程中積極爭取學生家長的支持,逐步形成父母與老師協同管理的體系。經常到家庭中去做家訪,并積極同家長溝通,深入淺出地向家長介紹這個年齡段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意義。并充分利用學校召開家長會的時機,介紹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指導家長對學生多鼓勵表揚,少批評打擊,通過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真正認識到教育好自己孩子,不僅僅是學校老師的責任,更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孩子的思想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從而自覺地與學校教師及時溝通,共同關注孩子的健康成長。
總之,作為教師要有時代的責任感、使命感,能時時站在學生長遠發展的高度,真正做到以育人為本,德育為首,不僅要抓好自己的教學工作,更要抓好學生的德育建設。為社會輸送一批批合格人才、優秀人才。切忌只顧短期效益,從而忽視了學生的長遠發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