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華
【關鍵詞】 職業教育;校系二級管理模式;內容;管理
辦法;實施效果
【中圖分類號】 G7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026—01
提升教學管理水平是促進職業學校內涵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為了全面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職業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動計劃(2015~2018年)》,不斷提高職業院校管理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水平,2015年教育部頒布了《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作為國家首批中職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示范校,大膽試行校系二級“323”教學管理模式,率先在專業建設、教師隊伍建設、課程體系建設、人才培養方案等方面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一、“323”常規教學管理模式的具體內容
“323”常規教學管理模式就是“三查,兩評,三兌現”。這里的“三查”指的是教務處或教學督導部門每日的巡課檢查、各系(部)的督查和階段性教學大檢查;“兩評”指系(部)教學工作考核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三兌現”指將“三查、兩評”的結果與教師年度工作考核掛鉤兌現,與評優選先掛鉤兌現,和教師績效工資收入分配掛鉤兌現,稱之為“三兌現”。
二、“323”常規教學管理辦法
1. “三查”的內容及做法。(1)巡課檢查。主要是每天檢查師生到位情況,維持良好的教學秩序,促進教學環節的落實,把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反饋,并如實記錄巡查日記,作為教學質量考核和整改的實證材料。巡查對預防教學事故、制止違反教學紀律等不良現象的發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教學工作量統計的誤差,并能真實、有效地收集師生關于教學的第一手資料和意見,為師生直接參與教學管理、實現民主管理提供機會。(2)系(部)督查。督查的主要內容有:①教師備課及教案編寫的質量和數量;②教學進度;③實踐性教學環節完成情況;④作業布置與批改情況等。督查可以是現場督查,也可以通過填寫和查閱《教室日志》、簽閱教案的形式進行。教務處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教師日志》,搜集學生提出的教學意見和建議,以《教學檢查信息反饋》的形式及時向系(部)、有關教師反饋,便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3)階段性檢查。階段性檢查的內容包括:①各專業教學計劃執行情況;②各專業實驗、實訓教學與管理情況;③教研教改建設、課程建設、實驗實訓室建設情況;④對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排查;⑤組織召開“教學檢查專題工作例會”。
2. “兩評”的內容及做法。(1)對系(部)教學工作進行考核評價。一學期結束后,由系(部)依據《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系(部)教學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進行自評,教務處在系(部)自評的基礎上復評,確定最終評價成績。復評的依據材料就是“三查”的實證記錄和教務管理平臺的量化數據分析。(2)對教師教學工作進行考核評價。一學期結束后,依據《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首先由教師本人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自評,接著系(部)對教師自評進行復評,然后教務處對系(部)復評進行審核,最后確定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的最終成績。復評審核的佐證材料就是“三查”的實證記錄和教師的教學成效等量化分析數據。
3. “三兌現”的實現辦法和作用。“三兌現”就是將“三查、兩評”的結果,即教學檢查結果和教學評價結果實現以下三個方面的掛鉤兌現,進而發揮考核評價的實效。(1)將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成績與教師工作年度考核掛鉤兌現;(2)將系(部)教學工作考核評價結果和教師教學工作考核評價結果與系(部)、教師個人評優選先掛鉤兌現;(3)將教師教學質量考核評價成績與教師績效工資收入分配掛鉤兌現。“三兌現”與學校《教師獎勵辦法》《教師工作年度考核實施辦法》《評先選優辦法》和《甘肅省理工中等專業學校津貼試行辦法》有機地結合,有利于激勵先進,獎優罰劣,體現“四個不一樣”,即“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貢獻大小不一樣”,這樣有利于教學環節的落實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并促進了師資隊伍的建設。
三、 “323”常規教學管理模式的實施效果
實踐證明,我校采取“323”教學常規管理模式,是校系二級管理模式下采取的有效教學管理辦法,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三查,兩評,三兌現”的常規教學管理模式目標明確,導向正確,既有定性指標也有定量指標,便于操作,賞罰分明,易為廣大教師所接受和支持。實行這一管理辦法,有利于穩定教學秩序,規范教學活動行為,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質量;有利于促進師資隊伍建設,推動教學管理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是學校依法治教、從嚴治校的重要舉措。
編輯:郭裕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