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永麗
摘 要:2016年,被國際氣象界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的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在追求“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共贏,力求實現中國夢的今天,二十四節氣所蘊含的古老智慧深有價值。本文通過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在幼兒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價值體現分析,努力探索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幼兒教育;存在問題;價值體現;實施策略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蘊含的教育價值及豐富的文化影響,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然而,目前很多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識的傳授,將文化教育單獨列為一項內容,缺乏創新性,使其游離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和其他課程,而不是把它滲透到各個教育活動和一日生活中,這必定阻礙幼兒的健康成長。
一、幼兒園階段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存在的問題
1.幼兒園教師對二十四節氣的了解不多,基本了解的占36%,了解一些的占61%,缺乏傳統文化的學習,尤其對于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學習薄弱,無法做到與時俱進;開展的節氣課程形式較單一,多以故事、圖片、工具的形式來介紹節氣,無法給幼兒以深刻的印象,沒有結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和時代特征加以變通,忽略了對幼兒由文化知識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培養。
2.集中居住小區的孩子越來越多,由此孩子們與社會、自然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少,由于少接地氣,缺乏鍛煉,無法適應四季天氣變化,致使免疫力下降;孩子們對待人接物、尊老愛幼等,也漸漸淡化。
3.現在的家長大多是80后90后,大多不識二十四節氣,對于孩子們的爺爺奶奶來說,節氣這一話題較貼近他們的生活。而現在的家長望女成鳳望子成龍,片面強調學習文化的重要性。一提到幼兒傳統文化教育,多數家長就簡單地理解為僅僅是讓孩子背誦經典詩詞。
二、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價值體現
1.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皮亞杰指出:“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取決于他如何與客觀環境發生相互作用,即如何活動。”3-6歲是幼兒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形成、感官功能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天氣的變化、動物的活動、花朵的盛開以及人們的活動,都能夠引起幼兒所有的好奇心與幻想,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從孩子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我們認為:要讓孩子的教育回歸自然、回歸生活。實施二十四節氣園本課程,能促進幼兒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系,促進幼兒的觀察能力、聯想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發展。
2.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語言的敏感性。二十四節氣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有著諸多的諺語兒歌、童謠古詩等,其中優美的文字與意境,對幼兒來說是一種藝術享受。因此在開展二十四節氣童謠童唱中,能讓幼兒感受意境美、語言美、情感美的同時,提高幼兒對自然美、社會美的敏感性。
3.激發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增強兒童的民族自豪感和歸屬感,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懷,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同的地域流傳著不同的二十四節氣文化,結合本土的節氣習俗,開展立春吃春卷、雨水買臘梅、驚蟄放風箏、春分看桃花、清明古鎮行、夏至下水餃、冬至吃羊肉等特色活動,引發幼兒學會學習,學會感恩,喜歡探究,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促其主動積極性得以發揮,使其具有優質生存能力,具備健康果敢、自主自信、樂學善思、合作創造等優良品格。
三、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1.順應幼兒的學習方式。幼兒的學習方式就是游戲,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實際操作來獲得知識和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幼兒為本,從幼兒的視角來分析問題,用敏銳的洞察力和思考能力對幼兒的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的思考,并賦予孩子更多的學習主動權,最大化地開發其自主性和創造性。鼓勵支持幼兒進行探究發現式、合作討論式學習,將二十四節氣課程體系與幼兒熟悉的生活相結合,將主題探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體驗活動相整合等,通過田野暢想、民俗體驗、傳誦經典、模擬生活角色體驗等形式,在游戲學習過程中拓展幼兒的思維深度,發展其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幼兒親身體驗、感知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內涵。
2.開發二十四節氣主題教學內容。根據二十四節氣的季節更替變化,結合幼兒教育的特點和實際,運用科學的兒童觀、教育觀對二十四節氣文化予以選擇,甄選適宜我園幼兒發展的二十四節氣教育內容,構建二十四節氣課程內容,分為“春之蟄動”“夏之蟬鳴”“秋之韻歌”“冬之暖陽”四個板塊進行主題教育活動,使內容、教育與主題有機整合,結合幼兒最近發展區,注重二十四節氣與五大領域的滲透,充分發揮綜合教育功能,讓二十四節氣教育走進幼兒生活、運動、游戲和學習中。
3.挖掘家社教育資源。在傳統的節氣中立冬知、冬至、立春等節氣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但是孩子們卻不能深入的了解它們。所以為了讓我們的孩子對這些大家熟悉的節氣有進一步的認識,我們老師設計了一些親子活動,讓家長朋友與我們的孩子在學校一起來過上不一樣的節氣。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孩子們不僅與自己的父母增加了感情;最為主要的是能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讓我們的孩子從中了解了相關的節氣,并對它們產生了一定的好奇心。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文化,無論是對人的個體成長、社會發展,還是對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都是十分有益的。所以, 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探索更多有利于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開展的有效策略與方式,讓我們的孩子對二十四節氣有更為深入的認識與了解。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實驗幼兒園第二屆(2017年度)課題《幼兒園開展二十四節氣教育活動的策略研究(編號:HNSSY0120170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