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要】目的:探討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5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該組患者均經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且經手術病理證實。與手術病理檢查結果相比,分析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診斷的準確率、敏感性和特異性。結果:50例患者術后病理診斷為甲狀腺惡性結節者28例,占56.0%;甲狀腺良性結節22例,占44.0%。超聲引導下穿刺正確診斷良性甲狀腺病變20例,惡性病變25例,診斷的準確率為90.00%,敏感性為89. 29%( 25/28),特異性為90.90%。結論: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與術后病理診斷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且該診斷方法操作簡單,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中的區分有較高的鑒別價值。
【關鍵詞】超聲引導;甲狀腺穿刺;甲狀腺結節;診斷;價值
甲狀腺結節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大以及體檢的普及,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及時區分甲狀腺結節的性質,對治療方案的選擇、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超聲是診斷甲狀腺結節最常用的方法,應用較為廣泛。但超聲診斷對于一些不典型的甲狀腺結節準確性不高,往往容易造成過度手術。目前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已經成為醫學上一個重要的診斷手段,能夠對甲狀腺結節進行非常準確的診斷,且相對于手術而言,其操作簡單,安全性好,逐步成為發達國家評估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檢查手段[1-2]。現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5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的診斷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50例甲狀腺結節的患者,納入標準:(1)均行甲狀腺彩超檢測,符合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適應癥; (2)年齡≥18歲;(3)均知情同意;(4)經手術治療,經病理證實; (5)檢查前未接受放、化療等;(6)無甲狀腺彌漫性病變;(7)無凝血功能障礙;排除標準: (1)甲狀腺疾病史及甲狀腺手術史;(2)孕期和哺乳期;(3)病理資料欠缺; (4)術后診斷為毒性甲狀腺腫的病例;(5)超聲圖像不清晰、信息不全者; (6)無穿刺檢查禁忌癥;其中男12例,女38例。年齡22~75歲,平均45.62±21.25歲。病程1~7年,平均1.56±0.95年。甲狀腺結節直徑l~5cm,平均2.56±1.47cm,單發性結節15例,多發性結節35例。手術方式包括單獨甲狀腺腺葉切除或腺葉切除聯合淋巴結清掃術。
1.2 甲狀腺穿刺活檢的適應癥[3]
(1)直徑>lcm的實性低回聲結節(2)直徑
1.3 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
1.3.1 穿刺前準備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在彩色二維多普勒超聲下觀察,以能顯示甲狀腺結節全貌并能兼顧周圍甲狀腺實質為佳,觀察甲狀腺結節的大小、部位、形態、邊緣、數目、內部回聲、鈣化、頸部淋巴結腫大情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情況等。穿刺前完善血常規、凝血功能檢查,向患者說明穿刺的必要性,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或風險,解除患者的顧慮,指導患者簽署檢查告知書。
1.3.2 超聲引導下穿刺
采用GE E8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5~10MHz,L12~5高頻探頭,5ml注射器。患者取仰臥位,并墊高肩部,頭略后仰,充分暴露頸部[4]必要時頭側偏。將耦合劑涂抹在該區域,首先采用超聲進行雙側甲狀腺葉及峽部掃描,確認穿刺部位。對于多發性甲狀腺結節患者,根據超聲下的特征選取可疑的甲狀腺結節進行穿刺。使用安爾碘對頸部前區進行常規的消毒,將22G穿刺針進行消毒,鋪巾,局部麻醉(5%利多卡因),操作則一手把超聲探頭,一手持注射器,在超聲引導下將針尖定位于超聲下的病變區域(CDFI血流豐富區域),沿著探頭掃面的平面斜角30°~60°進行穿刺[5].避開甲狀腺周圍血管、神經等組織,旋轉針頭進行反復抽吸(從不同方向快速提插穿刺針3~6次),取少量病理樣本。若結節缺乏血供,給予2~4ml負壓從不同方向抽吸組織,解除負壓后,迅速退針,涂片4~6張送病理檢查,確定病理分型。若抽取的囊性液體,則直接將囊液送病理科,離心后再進行涂片檢查。所有涂片自然干燥后經常規體積分數95%乙醇固定,HE染色后,電子顯微鏡下閱片。穿刺結束后,采用無菌紗布覆蓋穿刺部位,囑患者按壓穿刺部位15min以上,以減少出血風險。穿刺病理涂片結果由2名10年經驗的病理醫生判讀。
1.4 觀察指標
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磁針穿刺的:(1)準確率一(真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總例數*100%;(2)敏感率一真陽性例數/(假陰性例數+真陽性例數)/總例數*100%;(3)特異性一真隱形例數/(真陰性例數+假陽性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頻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50例甲狀腺結節的術后病理診斷結果
術后病理診斷結果顯示,有3例甲狀腺炎(6.00%),15例結節性甲狀腺腫(30.00%),4例甲狀腺腺瘤(8.00%),28例甲狀腺癌(56.00%)。甲狀腺癌中乳頭狀癌21例,髓樣癌7例。
2.2 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與病理結果對照
50例患者超聲引導下穿刺均一次成功,成功率為100%,無取材不滿意的病例。與術后病理結果相比較發現,超聲引導下穿刺正確診斷良性甲狀腺病變20例,惡性病變25例,診斷的準確率為90.00%(45/50),與術后病理診斷結果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診斷結果的敏感性為89.29% (25/28),特異性為90.90%(20/22)。見表l。
3 討論
甲狀腺結節是指甲狀腺細胞在某種刺激下異常生長而形成的病變,其發病率為40%~50%。據相關報道[6],2011年我國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平均每年增加20.1%。甲狀腺結節對患者中有5.0%-6.0%存在惡性的風險,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但就目前而言,甲狀腺良惡性的診斷尚未有理想的解決方案。超聲診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安全無輻射等特點,是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方法。惡性甲狀腺結節在超聲下一般直徑小、邊界不清楚、易鈣化、縱橫比≥1、結節內部血流豐富且常合并有頸部淋巴結腫大。盡管這些指標可為臨床決策者提供重要的證據,但總體而言,其受醫師的經驗、主觀判斷的影響較大。
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成熟,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是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結節的重要的輔助手段之一,被認為是評估甲狀腺結節最準確、最有效的方法,相對于傳統的穿刺方法有著不可比擬的安全性及準確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與手術病理結果診斷的符合率為90.0%,且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89.29%、90.9%,與既往的研究報道結果基本一致[7]。在超聲引導下進行穿刺,能夠進入實質細胞分布較多的部位,所取的細胞完全是新鮮的,無自溶變形,很少人為擠壓,能夠減少誤差導致的假陰性率。而且該方法不受主觀因素的影響,所提供的診斷結果更為客觀。但值得注意的是,對穿刺者進行專業培訓是很有必要的。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與術后病理診斷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且該診斷方法操作簡單,在甲狀腺良惡性結節中的區分有較高的鑒別價值。
參考文獻
[1] Brezak R, Hippe D,Thiel J,et al. Variability in stiffnessassessment in a thyroid noduleusing shear wave imaging [J].Ultrasound Q,2015, 31 (4): 243- 249.
[2] LIU N,MENG Z,JIA O,et al.Ultrasound guided core needlebiopsy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of thyroid nodules:A systematic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l. MolClin Oncol, 2017,6 (6): 825-832.
[3]王仁權,李春芳,張麗等,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在甲狀腺結節中的應用[J].2018,24(02):125-126.
[4]陳海燕,王志宏,左秀玲,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細針穿刺在鑒別甲狀腺結節良惡性中的臨床應用[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7,30 (04):342-344.
[5]石佩,劉海花,超聲引導下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及應用價值評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 (33):70-71.
[6]劉燕,龔業瓊,吳曉莉等,常規超聲與B超引導下穿刺細胞學檢查在診斷小病灶甲狀腺結節中的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 (14):3564-3566.
[7]羅輝,孫成哲,周曉瑩,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在甲狀腺結節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 20 (03): 46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