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娟


【摘要】目的:闡述軍隊療養院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應用方法與體會。方法:將療養員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模式。結果:觀察組心理護理( 96.82±3.01)分、健康宣教(97.84±0.43)分,飲食與生活護理分別(92. 85±0.86)分、(93. 58±0.74)分、生活質量(97. 25 +1. 20)分。對照組心理護理(82.16 +1. 89)分、健康宣教(81. 95±0.29)分,飲食與生活護理分別(79. 46±0.59)分、(79.68±2.18)分、生活質量(80.20±2.66)分。結論:軍隊療養院應從飲食、生活、心理等方面對療養員進行護理,充分滿足療養員的需求,提高療養員飲食方案的合理性,減輕其負面情緒,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水平,最終達到提高護理質量、提高療養員的生活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軍隊療養院;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生活質量
軍隊療養院療養員年齡高,且多伴有基礎疾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較高。常規護理模式雖可保證療養員的健康,但卻難以提高其生活質量。有研究指出,將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應用到軍隊療養院療養員的護理過程中,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本文于本療養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療養員中,隨機選取32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優質護理服務模式的應用方法,觀察了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療養員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性別:男/女=11/5,年齡(85.64±5.33)歲。對照組性別:男/女=12/4,年齡(85.59±5.25)歲。兩組療養員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模式:
1.2.1 實施流程
優質護理模式實施期間,護理人員需統一參與培訓,提高護理技能。另外,還需調整排班制度,療養旺季應適當增加護理人員的數量,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提高護理質量。優質護理模式實施期間,針對療養員所實施的護理內容包括“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飲食護理”等內容,旨在提高療養員的健康水平,提高其生活質量。護理期間,療養院需每月一次評價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降低護理風險發生率。
1.2.2 心理護理
軍隊療養院療養員人生經歷相對特殊,部分療養員常伴有一定的抑郁、焦慮情緒。上述情緒長期存在,不僅容易增加各類疾病發生的風險,且易導致療養員的生活質量顯著下降。為提高療養員的生活質量,護理人員應主動與其溝通,詢問其有無負面情緒。應鼓勵療養員通過傾訴、運動等方式發泄情緒,提高心理狀態的穩定性。此外,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充分表達對療養員的尊重,視療養員為家人,使其感受到溫暖[1]。如條件允許,可為療養員播放輕音樂,為其營造和諧、溫馨的療養環境,提高其健康水平。
1.2.3 健康教育
軍隊療養院療養員年齡一般較高,且多伴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療養期間,療養員的用藥依從性、飲食情況以及疾病相關知識掌握水平,均會對其健康狀況造成影響。為提高療養員的健康水平,護理人員應加強健康教育,從慢性病的預防、治療、護理等方面,提高療養員的健康知識掌握水平,提高護理質量[2]。此外,護理人員還需根據療養員的用藥情況,為其介紹每種藥物的作用機制,使其認識到依從用藥的重要性,為其疾病治療有效率的提高提供保證。
1.2.4 飲食護理
飲食是否合理,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療養員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的發病率與治療有效率。對此,護理人員應根據療養員的合并疾病情況、營養狀況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例如:針對高齡、無基礎疾病但伴有肥胖者,應囑其適當運動,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降低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針對伴有冠心病者,應嚴格控制脂肪、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攝入量,并監督其及時服藥,抑制病情進展,提高其健康水平。
1.2.5 生活護理
療養員年齡一般較高,自我護理能力相對下降。如護理人員未能夠耐心對其生活起居予以干預,極容易對其滿意度造成影響,且易影響療養員的生活質量。為提高療養員生活的便利性,護理人員應主動輔助其穿衣、打水,主動幫助其換洗衣物及床單,幫助其打掃房間,提高環境的清潔度。針對進食困難者,應輔助其緩慢進食,改善療養員的營養狀況,提高護理質量。針對伴有肢體功能障礙者,應主動采用輪椅輔助其進行戶外活動,提高療養員的生活質量。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處理數據,觀察療養員的護理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p<0.05視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質量評分
觀察組心理護理( 96.82±3.01)分、健康宣教(97.84±0.43)分,飲食與生活護理分別( 92.85±0.86)分、 (93.58±0.74)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 生活質量評分
觀察組護理后生活質量(97.25±1.20)分,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是由系統、全面、科學的護理方法所構成的護理模式,將其應用到軍隊療養院的護理工作中,對護理質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實施期間,組織護理人員參與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其護理技能,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加強對療養員的心理護理,能夠使其負面情緒得到宣泄,使療養員的心理及精神處于穩定、輕松的狀態,提高其健康水平。本組療養員接受上述護理后,心理護理評分( 96.82±3.01)分,與接受常規護理者相比評分顯著提高。療養員疾病相關知識匱乏,是導致其生活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加強對療養員的健康教育,能夠使其針對性的掌握相關的健康知識,且能夠糾正療養員對保健、醫療問題的錯誤認識,有助于提高疾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其健康水平。本組療養員接受上述護理后,健康宣教評分(97.84±0.43)分,與接受常規護理者相比,優勢顯著。飲食不合理,是誘發營養不良的主要因素,且易增加糖尿病等疾病發生或進展的風險。根據療養員的營養狀況以及合并疾病情況,為其制定詳細的飲食方案,能夠提高飲食的合理性,對療養員生活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本文研究發現,加強對療養員的飲食護理后,本組療養員護理評分為( 92.85±0.86)分。與接受常規護理者相比,優勢顯著。軍隊療養員年齡一般較高,護理人員的生活護理水平,是決定療養員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由護理人員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對療養員的生活予以干預,能夠有效提高療養員生活的便利性,從而達到提高其生活質量的目的。本文研究發現,實施生活護理后,本組療養員護理評分為(93.58±0.74)分。與采用常規方法護理相比,護理質量評分同樣顯著提升。進一步觀察發現,本組療養員生活質量(97.25±1.20)分,與采用常規方法護理相比,療養員的軀體、精神、社會以及心理方面的生活質量評分,均得到了明顯的提升(p<0.05)。上述研究成果表明,將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應用到軍隊療養院的護理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療養員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軍隊療養院應從飲食、生活、心理等方面對療養員進行護理,充分滿足療養員的需求,提高療養員飲食方案的合理性,減輕其負面情緒,提高其健康知識掌握水平,最終達到提高護理質量、提高療養員生活質量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蕾,喬淑芳,張英.責任制整體護理在軍隊療養院高血壓專病療養中的應用[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 35 (07): 811-813.
[2]武常芬,黃紹棟,趙婷婷,“6S”管理模式在軍隊療養院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實用醫藥雜志,2015, 32 (12):113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