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席


【摘要】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在小兒腹瀉患兒中的應用價值。方法:我院在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30例腹瀉患兒,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別劃分為觀察組(n=15)和對照組(n=15)。對照組為普通護理,觀察組為護理干預模式,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的患兒治療效率和滿意度都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分析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在小兒腹瀉中應用護理干預措施,能確保其臨床價值的發揮,也適合臨床上的廣泛推廣。
【關鍵詞】護理干預:小兒腹瀉;患兒;應用價值
小兒腹瀉的病因多種多樣,常常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加以及大便性狀改變等,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征。小兒腹瀉疾病會引起水電解質紊亂,當更為嚴重的時候將增加其死亡,所以,給予有效護理十分必要。在本文中,將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收治30例腹瀉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護理干預在小兒腹瀉患兒中的應用價值[1]。
1 臨床數據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數據資料
在2017年8月份到2018年8月份,我院收治30例腹瀉患兒,通過隨機數字表法進行分組,分別劃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15例。
對照組:男性為10例,女性為5例,最小年齡為3個月,最大年齡為8歲,平均( 1.35±2.12)歲。短期病程l天,長期病程6天,平均(2.21±0.23)天。 觀察組:男性為9例,女性為6例,最小年齡為2個月,最大年齡為9歲,平均(1.36±2.13)歲。短期病程2天,長期病程7天,平均( 2.22±0.24)天。
在上述各個資料分析中,比較發現未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為患兒提供充足的營養補液,加強專科護理。
觀察組: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2]。第一,給予患兒家屬有效的健康宣教工作,保證家屬能全面掌握小兒腹瀉知識,加強洗手和消毒,給予多方面的預防。第二,飲食護理,腹瀉患兒很容易帶來明顯的腸道脆弱,受到飲食的刺激更為嚴重,所以,制定合理食譜十分必要。第三,對患兒的實際病情全面分析,小兒腹瀉很容易帶來水電解質紊亂情況,因此,對患兒的尿量、皮膚情況以及血壓情況等全面分析,當發現存在異常的時候要馬上通知醫生來處理。第四,加強臀部處理,在小兒排便后,需要使用溫水對其清洗,加強尿不濕的定期更換,保持臀部的干燥性[3]。
1.3 效果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兒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其中的顯效則是患兒在3天內的癥狀完全消失,大便次數已經恢復正常。有效是患兒在臨床上還存在一些癥狀,和之前比較癥狀明顯改善,但大便的次數還存有異常。無效是患兒在3天內的臨床癥狀、大便次數等都未改善。基于調查分析表的形式,對患兒家屬的滿意度進行分析。
1.4 統計學分析
在本次研究的30例腹瀉患兒治療分析中,采用了SPSS17.0版本軟件進行處理分析。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護理滿意度分析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檢驗,數值判定標準為p<0.05,證明統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組間患兒的治療效果對比分析
觀察組治療效率為93.33%,對照組為40%,兩組比較分析存在顯著差異(p<0.05)。如表1所示。
2.2 組間患兒的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0%,兩組比較分析存在顯著差異(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現如今,隨著二胎政策的逐漸開放,新生兒的出生數量不斷增加[4]。其中,兒科疾病也在不斷增加。小兒腹瀉為兒科中的常見疾病,為了對其積極治療,加強對該問題的關注十分必要。小兒腹瀉常見的發病原因多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疾病是基于輪狀病毒感染來實現的,尤其是蛋花樣便為臨床上的主要癥狀。在對小兒腹瀉實際治療期間,其重點是抗感染,期間也要加強補液和治療。在治療小兒腹瀉疾病期間,使用護理干預措施十分必要,在小兒腹瀉疾病治療中會發揮有效效果,其效益最大化。同時,通過護理干預措施,也能對患兒的實際病情全面分析和掌握,加強對并發癥的積極預防。在實際護理工作期間,也要加強和患兒的溝通,不斷緩解患兒以及家屬的緊張、抑郁情緒等,也能在積極護理中增強護理主動性和積極性,保證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確保護患關系的和諧發展[5]。
在本文研究中,經過兩組的比較分析,發現觀察組治療效率為93.33%,對照組為40%,兩組比較分析存在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3.33%,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為60%,兩組比較分析存在顯著差異(p<0.05)。該結果分析了解到,將護理干預措施應用到腹瀉患兒中,具有的臨床價值十分顯著,能促使其充分應用。
綜上所述,給予小兒腹瀉有效的護理工作,加強多方面的干預能縮短患兒的實際住院時間,促進治療效果的充分發揮,也能增強患兒家屬的滿意度,保證護理工作質量的提升,確保其臨床推廣價值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邵燕,小兒支氣管炎的家庭護理體會[C].201 3全國兒童保健高層論壇暨《中國兒童保健雜志》第四屆編委換屆會議、第九屆全國兒童心理行為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軍區總醫院,2013:266-266.
[2]李敏,陳娜,苗桂杰等,預警護理在兒科疾病臨床應用中的療效研究[Z].唐山市人民醫院,2016.
[3]彭雙勤,益生菌類藥物聯合蒙脫石散對小兒腹瀉血清學免疫指標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8 (11):1237-1239.
[4]雷菊芳,余麗萍,張娜,參苓白術顆粒聯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療小兒抗生素相關性腹瀉臨床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8 (07):613-615.
[5]呂虹艷,朱建麗,袁慧強,葡萄糖酸鋅聯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治療小兒秋季腹瀉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8 (12):1573-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