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書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2-000-02
摘 要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發展目標等方面的綜合表現。它是企業擁有的寶貴資產,是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礎和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企業文化發展存在誤區,是造成民營企業“短壽”的深層次原因之一。對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分析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 文化 定位 個性 對策
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企業在其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特色的價值觀念、經營準則、經營作風、企業精神、發展目標等方面的綜合表現。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價值觀、管理風格和經營特色的具體體現,也是企業為保證目標實現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而形成的一套管理理念。民營企業作為我國經濟舞臺上的一支中堅力量,為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但是,調查顯示,目前我國68%的中小企業的生命周期都超不過5 年。不能正確認識企業文化建設的重大意義,企業文化建設存在著誤區,是造成中國民營企業“短壽”的一個深層次原因。在這種情況下,對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進行深入研究和實踐,分析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及對策顯得尤為重要。
一、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十多年來,我國的民營企業從市場中誕生,在競爭中成長,走過了一條復雜曲折的發展道路。它們的成長有著非常濃厚的文化底蘊,許多企業更是在其成長過程中形成了頗具特色的企業文化。縱觀當前民營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可以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定位不明確
根據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公布的對2881 位企業經營者問卷調查的結果表明: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優秀的企業文化作支撐,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經營者的共識。但當調查企業是否有企業文化建設發展規劃時,結果卻顯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業進行了企業文化發展規劃。這反映了企業經營者實際上對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還存在較大差距,甚至有些民營企業領導者以為企業文化就是老板倡導的文化,對企業文化的理解存在嚴重誤區,把個人文化當成了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不會短期見效的。因此,民營企業文化定位不夠準確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二)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和個性化
企業文化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該企業所獨具特色的管理經營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沒有標準統一的模式。企業文化是將企業自身的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具特色的文化管理經營模式。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應各不相同,不同的企業應該形成不同的文化內涵。而我國不少民營企業實行“拿來主義”,模仿或者克隆國內外其他企業的文化模式,不注重研發與創新,不能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和企業自身的發展而及時做出調整,帶有雷同色彩的企業文化不能突出本企業鮮明的個性,很難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三)家族文化氣息濃厚
很多民營企業都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種特有的管理模式也使民營企業的文化建設蒙上了濃厚的家族氣息。這種管理文化在民營企業創建初期,對民營企業的發展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但隨著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它的弊端日益體現。主要表現為:企業內部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企業的經營管理比較隨意;企業領導者個人素質較低,在企業內部獨斷專行的現象較為嚴重;對企業中家族內部成員和外部成員經常區別對待,非家族成員往往被視為企業的“外人”,造成企業內部員工之間關系非常緊張。當民營企業規模在發展壯大之后,這種家族式的企業文化很容易造成決策的盲目、管理的混亂與權力的濫用,使企業員工對企業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民營企業發展的障礙。
二、完善和發展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的對策
(一)提高民營企業家素質
企業家的素質決定了企業文化的主導理念,企業家素質的高低決定了該企業文化的優劣。企業家具有怎樣的追求,秉承怎樣的經營理念,企業就會呈現出與這種價值理念相匹配的特點,就具有怎樣的企業文化。要建設具有本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需要企業家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企業家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洞察力和思維能力;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社會背景下,堅持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要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確立與之相適應的并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相吻合的競爭意識、開拓創新意識、持續發展意識、效率意識、民主與法制意識及誠信意識等。
(二)企業文化建設重在“以人為本”
人是企業最大的資本,是企業無盡的資源和財富。民營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因此,民營企業文化建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強調尊重每個員工,給每個人以實現自身價值和展示才能的舞臺。企業要努力培養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的價值觀,不斷增強企業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實現“人企合一”的良好境界,齊心協力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企業要建構充滿活力的運營機制,不僅做到人盡其才,而且做到以貢獻決定分配,激勵先進,鞭策落后,從而形成奮發向上的企業環境氛圍。企業要制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讓員工對企業的前景有一個明確和良好的心理預期,以振奮精神、凝聚人心。
(三)加強民營企業的制度文化建設
民營企業管理制度不規范,家族管理、決策隨意是其管理中存在的重大缺陷。一言堂、排外思想、任人惟親等現象的存在,不利于引進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會導致企業發展受阻甚至消亡。建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和行為準則是民企文化重構的必然選擇。從制度層面上分析, 民企應按照現代企業管理要求, 適時改革企業管理模式,企業文化也只有在現代企業制度下才能發揮作用。因此, 民企文化重構要以企業文化理念與價值為導向,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規章制度。通過制度的有效管理和約束,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實施開展。為了削弱家族文化對企業的消極影響,民營企業在建立規章制度時,一定要保證制度的公平與公正,即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企業的規章制度一定要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制定的制度要體現“人性化”,這樣的制度才容易被員工所接受,執行起來才會更加順利。
參考文獻:
[1] 肖艷莉,馮偉彬,徐立敏.河北省民營企業文化競爭力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2011(04).
[2] 顏節禮,朱晉偉.當前民營企業文化建設瓶頸與推進路徑[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3(09).
[3] 顏節禮,朱晉偉.榮氏家族企業的誠信理念、社會責任及啟示[J].商業經濟與管理,2011(07).
[4] 李智禮.我國民營企業文化建設途徑研究[J].中國商貿,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