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古詩文背誦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內容,最新的高考大綱要求背誦74篇古詩文,可見古詩文背誦的重要性。初高中教科書中篩選的古詩文,是中華燦爛文明的優秀代表,學習并背誦這些古詩文,除了領略古人的情懷,體味文字之美,更能幫助大家陶冶性情,浸潤人生。
關鍵詞:高中;古詩文;背誦;策略
近年來,高考越來越注重古詩文的考查,背誦這些古詩文,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還能通過學習這些至情至性的詩文陶冶學生性情、浸潤學生心靈。但眼下,因為用語習慣和語言環境的變化,古詩文背誦成為很多學生難以逾越的鴻溝。基于這種現狀,為了幫助更多的學生破解古詩文背誦難題,我從高中生認知水平、記憶特點、古詩文特點等方面探索途徑,以幫助更多學生科學背誦,走出困境,提高古詩文背誦效率。
一、 高中生認知能力特點
高中階段是學生生理和心理全面發展,逐步走向獨立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認知體系已經基本形成,各種心理要素發展迅速,認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思維能力更加成熟,主要表現在:(1)抽象邏輯思維迅速發展,已經居于主要地位,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有了很大發展;(2)高中生記憶活動的主動性明顯增強,觀察事物的過程會產生主動記憶,想象能力迅速提升,思維的目的性、方向性更加明確,自我控制能力明顯增強。(3)認知與個性協同發展。高中生情感豐富、更有毅力,而且高中生興趣更為廣泛,學習動機更加強烈,已經樹立了理想和信念,世界觀也開始形成,行為的自覺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二、 高中生記憶能力特點
記憶是決定學習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高中階段是記憶的最佳時期。研究表明,在相等的時間里,高中生記住的材料,遠遠超過了小學生和初中生,達到了記憶的“高峰”。高中生的記憶具有以下特點:(1)主動記憶成為主流。主動記憶是有目的的記憶。人要獲得完整的知識和技能,主要依靠主動記憶;(2)理解記憶能力顯著增強。在記憶材料便于理解記憶時,初中學生的正確記憶數為400多個,而高中生達到了500多個,超出了20%。而當記憶材料只適合重復記憶時,初中生正確記憶數為3個,高中生則為2個,這說明高中生的理解記憶能力更強;(3)抽象記憶進一步增強。記憶分為形象記憶和抽象記憶。形象記憶是對具體事物的記憶。抽象記憶是對詞語或概念、公式、原理的記憶。學生需要掌握大量的概念、公式,進而使抽象記憶得到發展,并在高中階段處于重要地位。
三、 遺忘規律和特點
記憶力再好的人,遺忘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掌握了遺忘規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鞏固知識,加強記憶。通常情況下,遺忘速度最快的區段是初次記憶后的20分鐘、1小時和24小時,分別會遺忘內容的40%、50%、60%。其后的十幾天里,遺忘速度會穩定在70%~80%之間。基于這種規律,學生在初次記憶后,要及時鞏固,才能加深記憶。
四、 古詩文的特點
古詩文作為古代文學的典范,講究韻律,樂感極強,平仄交錯,跌宕起伏,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因此,背誦古詩文首先要進入角色,身臨其境。其次,古詩文行文簡練,單音節詞較多,雙音節詞和多音節詞則占比較少,并且文言文的內容多有省略,再加上歷代作家很多都注重錘煉語言,所以就形成了文言文嚴密簡潔的風格。加之年代久遠,文言與口語逐漸脫離,變得晦澀難懂。如果再加上一些作家愛用典故,這就使得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理解更加困難。古詩文的這些特點,造成古詩文難以捉摸的印象,學生漸漸地就對古詩文產生了畏懼心理。因此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詳查注釋,了解文意,更要從心理上摒棄畏懼心理,循序漸進,方能融會貫通,加深理解。
五、 當前學生背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古詩文內容缺乏理解,不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2)不注重朗讀,缺乏語感;(3)古代文化常識匱乏,產生理解障礙;(4)對古詩文存在畏懼心理,退縮不前;(5)背誦不講究方法,生搬硬套,死記硬背。
六、 背誦方法及策略
根據高中生的認知特點,古詩文背誦首先要激發興趣,中學課本中摘錄的古詩文大多淺顯易懂,學生容易感知和理解。如果將詩文中的事物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親身體驗,產生共鳴,受到感染和熏陶,便會使其主動投入到古詩文的學習中去。其次,要注重朗誦。朗讀有助于理解古詩文的內容,而作者的情感又可以通過讀來理解和體會。通過朗讀,使學生進入詩人的情感世界,對詩的理解進入更高層次。第三,理解感悟,科學識記。掌握古詩文常用句式和文言知識,對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詩文具有重要作用。第四、掌握規律,科學記憶。注重技巧,把握復習的最佳時間,有意識地運用記憶規律,幫助背誦。第五,學以致用。積累的目的就是運用,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實踐,結合平時的體驗,用學到的知識來寫出自己的感受,拓展思維。
總之,背誦古詩文要抓住中學這一記憶的黃金期,愉快歡樂地學習,細細體味中華文化深厚博大,扎扎實實積累語言、積累文化,在古詩文的熏陶中,鍛煉形象思維、創造意識,提高語文素養,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大均著.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2]張彥杰,孟微微著.記憶的規律與記憶的方法[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版.
[3]游國恩著.中國文學史[M].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4]王力著.古代漢語[M].中華書局,1999年版.
[5]趙曄著.論文:高中古詩文背誦策略研究[M].2008年.
作者簡介:
宋子辰,中學二級,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舟曲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