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傳統武術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各門各派、各路各套,體系龐大,種類多樣。傳統武術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理應得到重視與弘揚,然而在現代文明的沖擊下,傳統武術面臨著艱難發展的困境:缺乏傳承人、技術水平低、宣傳渠道少,人們對學習傳統武術的興趣也在逐漸降低。因此,本文在淺析傳統武術發展困境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解決辦法,以有助于促進傳統武術的深入推廣。
關鍵詞:傳統武術;發展現狀;對策
一、 發展傳統武術的重要意義
傳統武術伴隨農耕文明的發展而產生,是我國非物質文化的寶貴遺產,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積累下來的精神財富。學習傳統武術不僅有助于強身健體,還能讓學習者從中接受精神的熏陶,凈化心靈,維護正義,提升思想境界,體會我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我國傳統武術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武術體系,分支派系眾多,各有特色。伴隨著社會進步的步伐,在改革開放的作用下,外來文化對我國的影響日益深刻,給傳統武術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人們開始把關注的目光投向各種新穎的體育項目,對傳統武術的認識越來越少,傳統武術陷入了艱難的發展境地。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靈魂體現,我們有責任傳承傳統武術,保護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鞏固民族的根本。
二、 傳統武術的發展現狀
1. 缺乏專業人才傳承
我國傳統武術雖然發展歷史悠久,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消遣娛樂方式的豐富,越來越多新型體育運動項目的興起,人們學習武術的熱情在降低,傳統武術面臨著日益艱難的發展困境。綜觀目前傳統武術的發展現狀,主要存在這幾個方面的問題:缺乏專業人才、發展模式單一以及理論研究不足等。人才是擁有高技術與高能力,是推動傳統武術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傳統武術不同于科技行業、金融行業等熱門行業,不能夠以巨大的物質收益來吸引人們的參與,只能憑借人們的興趣來擴大參與的群體。加上目前學習和了解傳統武術的途徑不多,除了專門的武術學校,有的人通過收徒的形式學習,有的人通過觀看視頻自學,學習的渠道還比較少,即使是武術學校畢業的學生由于受到各種擇業因素的影響,將來也未必會從事與武術相關的行業,傳統武術專業人才缺口大,有的武術種類已經面臨失傳的危險,人才的培養迫在眉睫。
2. 缺乏創新理念
多數人學習武術都只是出于一時的興趣,把武術作為一種業余活動來開展,有的人沒有能夠堅持長期學習,也有的人只是停留在初步的學習階段,技術水平長時間得不到提高。傳統武術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技術高超,內涵豐富,道理深刻,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這發展的動力就來源于對傳統武術的創新。傳統武術的發展僅有繼承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創新。創新在繼承核心內容的基礎上融合了時代元素,適應了人們的需要,煥發了勃勃生機。但從目前傳統武術的技術套路來看,創新的內容不多,多數人只滿足于現狀,學習過去保留下來的拳法和套路,并沒有創新的理念,也缺乏創新的能力,以至于傳統武術的發展停步不前。
3. 缺乏理論研究
理論指導實踐,學習傳統武術還需要我們認真深入地去研究各種理論成果才能真正了解武術的內涵。但目前人們學習武術多數是基于自己的興趣愛好,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從事武術的相關研究,導致武術的學習程度不夠深刻,拓展范圍也不夠寬廣,武術的理論研究水平仍停留在較低層次,長此以往下去則很難提升武術的理論研究層次,也難以將武術的精華挖掘出來,發揚光大。
三、 促進傳統武術發展的對策
1. 加強傳統武術宣傳,加大支持力度
信息科技的快速發展為傳統武術的發展帶來了契機。武俠小說、武俠電影深受人們喜愛,是推廣宣傳傳統武術的重要途徑。通過利用書籍、廣播、報紙、網絡、電視等媒介加強宣傳傳統武術,繼而擴大傳統武術的影響力。同時還可以借助政府或社會上的權威機構舉辦各種武術比賽,引起更多人對武術的注意,還有助于加強武術學習者之間的交流。
2. 將傳統武術與經濟發展聯系起來
任何精神文化的發展都要以物質的發展為基礎,經濟發展促進文化繁榮。傳統武術的發展要建立在良好的經濟基礎上就要實現武術的產業化。武術商演、武術培訓以及武術比賽等都可以創造經濟效益。因此,武術在接受政府經濟支持的同時也可以創造經濟效益,這也是傳承武術的重要動力之一,只有在滿足物質生活需要的基礎上才能談精神發展。
3. 豐富武術的精神內涵,弘揚傳統文化
傳統武術是我國第二批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體育價值、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選宣傳推廣武術是積極弘揚傳統文化的表現,要使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武術,交流活動和研究活動必不可少。由于人們對傳統武術的認識非常有限,我們先要通過加強對傳統武術的研究來提高人們對其認識,如成立專門的武術研究會,把武術的健身作用、技術特點以及其精神內涵等可以作為研究的對象。此外,為確保研究能夠順利進行,經濟支持顯得非常必要,武術的習練和研究機構開展對武術的各種研究都要依賴于經濟支持。
傳統武術是整個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寶貴的文化遺產,應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推動各地區不同武術種類的交流與溝通,并加強與外國武術的學習交流,不斷完善傳統武術的理論與實踐體系,積極弘揚傳統文化。
作者簡介:
黃煜皓,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