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落實,初中英語教育也在不斷的創新發展,教師各出奇招,僅僅是閱讀教育就延伸出了許多的激發學習欲望的方法。對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語教育質量,本文詳細分析如何借助創建多元閱讀環境,激發初中學生的自主閱讀欲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環境;自主閱讀;教學方法
一、 引言
在傳統初中英語教育中,學生的學習質量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的學習熱情較低,學生無法主動參與到初中英語的練習和學習中,從而導致英語學習流失于形,僅僅存在于課堂,這也間接阻礙著學生英語能力的成長。另外,因為閱讀理解題目在整體占比重的不斷增長,這也間接證明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應當更加重要。對此,探討激發初中英語自主閱讀欲望的有效方法具備顯著教育價值。
二、 選擇有效的閱讀材料,做好閱讀教育準備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學生對于新鮮或有趣味性的事物在學習方面的興趣、主動性以及學習成效均比較高,所以在教育中應當盡可能保障閱讀材料本身的有效性,從而確保學生的閱讀欲望可以得到有效的激發。對于初中英語教育而言,閱讀理解教育中因為沒有具體且統一的標準,所以教師之間在內容方面普遍存在差異,這也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方式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例如,巧妙的設計一些問答、活動、討論或測驗等方式,在一些詞匯或語言結構的教學方面,可以從圖片、標題等方面著手,揣測故事背景,促使學生對英語文章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例如,“Languageinuse”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中國動物”的背景,并讓學生通過對課文的自主理解,并要求學生可以流暢的閱讀課文當中的對話。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因為初中生普遍存在著知識面狹窄問題,遭受客觀因素制約明顯,所以對于閱讀材料的背景理解比較少,導致在閱讀過程中缺乏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借助網絡的方式,在課堂開始前對閱讀材料的背景進行簡單介紹,這樣的方式能夠非常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讓閱讀本身更具趣味性和探究性,對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有明顯的優勢。
三、 應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近些年衍生出了許多關于提高閱讀教育積極性的教學方式,下面簡單提出幾點普遍可用的方法。
1. 情境創設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創建詳情的情境,借助情境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興趣與欲望的調動作用。例如,在“help”的教育中,因為涉及了動詞的不同用法,所以在教學中需要借助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借助多媒體播放一個關于顧客購物時提出“Can I help you?”的情境片段以及一個漏水之后喊“help”兩個情境,讓學生探討不同情境的特點以及“help”的用法,從而強化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記憶深度。
2. 疑問創設法
讓學生對知識點形成疑問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啟發學生思維與探索的有效方法。例如,在講解介詞后動詞的變化內容時,學生有可能會說出介詞之后動詞全部都需要改變為ing的形式,此時便可以在黑板上寫到“The boy did nothing in the classroom but”,之后介紹but后用sleep還是sleeping。學生大多數都認為是應用后者,之后可以先不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回到家后借助家人或網絡等途徑尋找答案,并在第二天課堂中分享。借助這一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啟發學生以疑問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從而實現興趣的激發作用。
3. 改進閱讀環節
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可以形成簡單的閱讀基礎思路,同時對文章實現整體性的理解,對于文章可以實現多層次性的閱讀。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段落的劃分意識以及能力,提高學生對于中心思想的掌握能力。再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歸納法的方式進行寫作,以前為細節表述性句子,后為概述性句子的歸納方式,提高學生在寫作時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 閱讀拓展學習,培養學生自主閱讀欲望
初中英語閱讀教育的主要途徑在于課堂,但是課堂結束并不代表著閱讀學習的結束,反而課余時間的閱讀練習更加重要,是學生形成良好英語溝通能力的關鍵。在閱讀教學之余,教師的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可以自主地鞏固所學內容,同時不斷地練習。在這一環節的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促使學生可以從淺至深的方式對閱讀內容形成理解。為了更好地保障拓展性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后進行適當的引導。
例如,首先讓學生閱讀完課文后進行討論,因為學生普遍存在埋頭苦讀、死記硬背的現象,很少和同學之間進行交流。對此,教師可以有目的性地活躍學習氛圍,促使學生鍛煉自身的交流能力與英語思維能力,并拓展學生的知識。在完成閱讀教學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類似于“Love animal,animal care”的話題,并讓學生進行討論。之后復述課堂,促使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對閱讀材料當中的內容進行復述,促使學生有情感、有目的地描述相關內容,從而達到語言培養的目的。最后課堂的拓展,教師可以預先以作業的方式布置課堂外閱讀任務,達到閱讀拓展的教育目的。拓展的形式可以多樣化,促使學生定期閱讀相應的報刊,參與英語角的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英語討論辯論活動,研究以及故事比賽等,例如可以開展關于“How to make animal posters”的比賽活動。
五、 總結
綜上所述,當前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方式方法非常多,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的途徑也比較多,本文只是簡單的提出幾點較為普遍且容易實現的教學方式。在實際教育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針對性的教育方式方法,根據新課標不斷地嘗試和改進,從而實現持續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胡德剛.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話題設計原則和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5,23(19):63-65.
[2]丁銳,呂立杰,唐麗芳.小學生閱讀環境、投入與習慣的調查研究[J].基礎教育,2016,13(4):71-81.
[3]張茹.新媒體環境下圖書館對大眾閱讀的引導策略[J].出版廣角,2015,14(15):108-109.
[4]謝幼如,吳利紅,黎慧娟,等.智慧學習環境下小學語文閱讀課生成性教學路徑的探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31(6):36-42.
作者簡介:
黃艷霞,福建省龍巖市,龍巖紅炭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