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王冰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高中教育也取得了進步,但通過對河北省邯鄲市農村高中實地走訪調查得知,目前農村高中師資隊伍的建設仍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描述農村高中師資隊伍的現狀,探究師資隊伍建設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提出有效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高中;師資隊伍;現狀;問題;對策
眾所周知,農村教育關系到農業產業結構的提升和農民綜合素質的提高,農村的快速健康發展離不開教育。高中教育作為農村教育中的關鍵一環,得到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在新環境下,探究怎樣提高農村高中師資水平,加快農村高中師資隊伍建設,以更好地完善和發揮農村高中教育的功能,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高中教師隊伍人員不穩定,缺乏骨干教師
從這次調查結果來看,高中教師隊伍人員不穩定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另外,農村骨干教師在不同區域、不同學校分配不均也十分明顯。
(二)教師隊伍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
教師隊伍年齡結構趨于年輕化,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越來越少。這就容易造成年輕教師的“雙缺”,即欠缺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欠缺中老年教師的“傳、幫、帶”,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長遠發展。
(三)教師職稱比例不均衡
當前,農村高中教師仍存在高級職稱比例偏低和高職教師年齡普遍偏高的現狀,教師職稱結構的城鄉差異表現突出。
(四)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
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就是要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其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而課堂教學是通過教師來逐步進行的,但農村高中教師教非所學、學非所教現象較為普遍,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
(五)繼續教育時效低
雖然近幾年開展的各種各樣的教育培訓活動培育了一批優秀骨干教師,為農村高中教育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但通過走訪調查得知,關于教師專業領域和教學教法方面的培訓仍有所欠缺。
(一)造成教師隊伍人員不穩定的原因
同城市高中學校相比而言,農村高中學校在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不僅束縛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影響了教師自我價值的實現。另外,高中教師總是疲于應付升學率,加之社會期望值太高,老師壓力大,但待遇卻邊緣化,這就迫使農村地區骨干教師外流。
(二)造成經驗豐富教師缺乏的原因
由于農村地區生活環境艱苦,待遇較低,許多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在生活上產生了諸多問題,譬如住房、子女上學及就業等,影響了中年教師的正常生活,以及學校正常的教學活動。
(三)造成教師職稱城鄉差異的原因
第一,雖然當前農村高中學校的硬件設施都非常完善,但缺少“軟件”,很多老師不能獨立開展教科研活動,這勢必影響教師的職稱評定。第二,農村高中教師沒有好的平臺,跟城市的高中教師相比,無論是在論文發表還是在承擔科研項目上都相差甚遠,這也極大地影響了農村教師的職稱水平和評職稱的積極性。
(四)造成學科結構不合理的原因
第一,高中教育是進入高等教育的最后一個階段,由于高考的影響,造成了很多農村高中學校只重視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等科目,而對音樂、美術、體育等科目重視程度較低。第二,面對高考,教師自身也會忽視體音美課程的教學,屏蔽那些非高考的內容。
(五)造成教師繼續教育時效低的原因
第一,雖然目前我國開展了多種多樣的教師培訓,農村教師比以前有了更多參加培訓的機會,但由于很多農村教師學歷偏低、知識結構不合理,造成很多培訓教學活動都流于形式。第二,雖然很多農村骨干教師在教學上有豐富經驗,但其教育理念陳舊,未能在學校真正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六)造成學校管理效率低下的原因
第一,學校管理過于僵硬,有些學校只把教師當作可以利用的資源,使得老師們缺乏自主性、靈活性、責任感,甚至缺失了個性和創造性。第二,沒有科學有效的激勵制度。要想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就要實施科學有效的獎勵機制。第三,教師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不僅考核方式單一,而且考核評價工作缺乏科學性和實效性,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一)落實法制建設,做到依法治教
我國已越來越重視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要結合農村高中學校現狀,各級教育管理部門要加快落實法制建設,保證教師隊伍的穩定;依法治校,提高教師的素質;加強政策協調,提高教師的待遇。
(二)加強師德教育,提升教師職業修養
教師職業修養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師德,只有加強教師道德建設,提升教師職業修養,才能真正發揮學校在社會中的作用,確保黨的事業后繼有人,確保社會主義事業興旺發達。第一,應嚴格貫徹執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多渠道多手段地引導師德建設。第二,通過理論學習武裝教師,增強師德意識。
(三)完善農村教師培訓模式,開展扎實有效的培訓
毋庸置疑,只有發揮繼續教育的作用,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才能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但這其中除了常規培訓,還要有短缺專業教師培訓和骨干教師培訓等。培訓模式要實現多樣化,多方位、多角度地開展專題培訓,扎實有效地讓每次培訓起到作用,還要重視完善校本培訓。
(四)提高農村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
完善的制度加上尊師重教的環境,勢必會留下優秀的教師在農村工作和生活。第一,從校外來說,要提高農村高中教師社會地位,縮小城鄉差距。第二,校內可以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
(五)改善農村教師待遇,吸引優秀人才任教
教師是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要讓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到農村教師的隊伍,就需要改善教師的待遇。第一,要真正去關心教師生活,滿足教師們的合理需求。第二,要盡可能提高教師待遇,調動教師積極性。
(六)整合現有農村教師隊伍,實施人性化管理
第一,每個農村學校都可以先從本校師資現狀著手,整合現有的教師隊伍,通過人性化管理,讓每個教師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第二,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的效能感,學校要盡可能減輕教師負擔,把他們從煩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使其更多地專注教學和科研。譬如,可以規定給每個教研組配備一位教輔工作人員。第三,教育管理部門可以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使教師這個職業變得更有吸引力,譬如增加教師編制,從而能招聘更多合格的教師,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
參考文獻:
[1]朱惠平,張愛軍,朱有生.貧困地區農村學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及其發展對策——以甘肅省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6,38(6) :1-5.
[2]蔡安.人本主義理論視角下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流失現狀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2017 (25) :36-37.
【本文系邯鄲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課題“邯鄲市農村高中師資隊伍建設研究”(131102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
王歡:邯鄲學院
王冰:河北省應急救援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