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養提升的中心環節是課堂,通過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彰顯學科教學的育人價值,“教學”升華為“教育”;此外,課堂教學有效性決定了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生物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等。倡導核心素養導向的高中生物教學,是體現生物課程價值的要求。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
新一輪課改圍繞核心素養而展開,核心素養注重以人為本,提升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關鍵能力和必備品格。如何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呢?我以“細胞工程”一節二輪復習課為例。
一、 滲透生物學思想,提升生命觀念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在教師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追求教與學的合作化,并強調創設真實情境,把創設情境看作是“意義建構”的必要前提。研究表明,當學習和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學習才是活的,才具有生命力。
本節課引入時,就采用了現今一則關于癌癥發病率的新聞報道切入,根據現實生活中癌癥發病率的連年增長數據,看出癌癥是目前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從而關注到抗癌防癌藥物的研發,而苦馬豆素是一種植物抗癌新藥。由這個生活情境導入到與本節課緊密關聯的主角:苦馬豆素。進而激起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究。高三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他們關注科學前沿,期望將所學應用于實踐研究,本節課的教學情景將學生代入研究員的角色,賦予他們科學研究的使命,使學習變得更加有活力。
二、 強化思維邏輯,培養理性思維
在學生確認苦馬豆素的效用后,我又給出一個情境:經證實苦馬豆素確實能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在全世界范圍內,苦馬豆素的供求關系嚴重失衡。你能利用所學知識設計方案生產更多的苦馬豆素嗎?旨在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產問題,深化學習。在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應用植物細胞工程知識完成該項設計,由于內容相對簡單,該設計由學生獨立完成,以增強其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在完成流程圖的設計后同樣進行交流,討論不同的生產途徑。我另外設計了問題串補充:(1)各部分過程名稱?(2)植物組織培養的培養基成分有哪些?(3)脫分化培養與再分化培養條件區別?(4)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中,為促進愈傷組織的形成,在激素方面有什么要求?該問題串的設計旨在完善該部分的知識內容,并與動物細胞工程進行比較總結。
該環節體現了“核心素養”中理性思維的要求,用比較與歸納的學習方法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植物細胞工程與動物細胞工程的復習,以問題串的形式促進生物知識結構化,以問題情境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問題的解決。
三、 重視研究過程,學會科學探究
合作學習是新課程理念倡導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之一。合作學習不僅將學生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變為“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關系,還將傳統教學中的師生之間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它為每位學生參與學習提供良好的教學氛圍。
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這一學習任務:請同學們設計實驗探究苦馬豆素對人肝癌細胞生長的影響。四人一組討論完成實驗設計思路,并展示交流。為了使討論更具科學性與針對性,我在大屏幕上提供了要點提示:(1)癌細胞的特點是什么?(2)實驗的自變量是什么?因變量呢?(3)實驗組與對照組如何設計?(4)實驗材料如何考慮?如何處理?(5)無關變量需控制哪些方面?(6)實驗預期會有哪些結果與結論?在這樣的問題串引導下,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整理,很快形成了小組方案。
小組方案由該小組代表投影到大屏幕上,并說明設計流程。之后,我又引導學生相互交流:下面是自由提問環節,大家有任何疑問的請提出,并請該小組發言人回答!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學生積極舉手發問,小組代表學生也認真作答。
該環節的設計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科學探究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為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學生激發自己的探究思維,彼此之間相互學習,發揮彼此的特長,共同發展,營造了一個較為輕松、自主的學習環境。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了學生創造思維的能力,也使他們在參與學習的活動中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使之樂于并善于團隊合作。如有同學提出:癌細胞增長會不會出現接觸抑制的現象?引發了一輪新的思辨,學生在爭論中發展“理性思維”。
四、 解決社會問題,增強社會責任
生物學是一門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自然科學。生物新課程倡導生物教育要回歸生活,追求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統一,培養學生關注社會、生活的意識,并能以正確的價值觀看待和解決科技發展帶來的各種社會、生活問題。
在確認了苦馬豆素的抗癌效用與生產途徑后,我給出情境引導學生關注抗癌藥物苦馬豆素的使用途徑:化療。化療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副作用,會傷害正常細胞。那么如何定點殺死癌細胞?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很容易聯系到“單克隆抗體”的應用,自主設計出苦馬豆素“生物導彈”的制備流程。簡單提問之后,繼續拓展思維:(1)苦馬豆素單克隆抗體注射入肝癌病人體內,可能會有什么不良反應?(2)如果苦馬豆素不容易進入癌細胞,可采取什么措施?(3)臨床上須規范苦馬豆素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劑量。你能設計實驗探究苦馬豆素的適用濃度范圍嗎?這些問題幫助學生把學習與思考從課內延伸到課外,由課外再引申到課內,真正使學生領悟到學習生物學的意義,關愛生命,尊重生命。
在該環節中,學生關注涉及生物學的社會議題,參與討論,嘗試辨別與判斷,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營造生物情景,設“疑”激“思”,激發學生的求解欲望,學生就會不自覺地在“疑”這一任務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有效培養其科學素養。
五、 如何實施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核心素養”指導下的生物課堂,更多的是學生展示的舞臺,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和諧、探究、自主、合作并存的課堂氛圍,讓每一位學生愿意、樂意去交流與展示。教師更需要從教室——這個課堂主陣地發展到課外實踐,為學生開闊視野、強化應用、聯系社會提供豐富的營養。
新形勢下“核心素養”的目標對高中生物課堂教育提出了更加高的能力要求,讓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繼續探索!
作者簡介:
曹慧莉,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華羅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