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梅
摘要: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被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信息技術憑借其自身優勢,在教育行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數學思維,實現對課堂教學的優化,整體而言對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非常重要。所以本文探討具體應用信息技術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措施,以提升我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信息技術
當前社會中,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我們的生活中,比如電腦、手機、網絡,還有很多這些信息技術應用衍生出來的新生事物,讓我們應接不暇。作者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總在思考如何更好更充分的利用信息技術來進行教學活動,將信息技術融入每天的數學教學中來,比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生動活波的畫面,這樣可以讓數學中的抽象數據更易理解。或者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數學題的內容展現出來,讓學生更直觀的去理解題干。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將枯燥的學習內容變得有趣。
一、信息技術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
(一)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本身較為抽象,且晦澀難懂,而通過應用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看見、聽見數學知識,對于數學只是相關故事內容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同時還能夠快速的掌握一些與生活密切聯系的數學運算規則,進而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開拓學生的眼界,從而對小學數學的學習產生較強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能力是保證未來持續學習的根本所在。在當前知識大爆發的社會,單純依靠學校所學習的知識,已經無法應對社會和工作需求,所以終身學習已經成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開展教育工作,除了需要傳授書本知識之外,更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學生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更為簡單,同時更能夠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使得其主動的去思考、發現和交流問題,最終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與習慣。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措施
(一)應用信息技術來創設教學情境。
信息技術可以被應用到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新課導入環節,其能夠有效的調動學生的數學興趣,使得學生產生對新知識的探究心理。例如在就方程相關知識講解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關于平衡的視頻或圖片,讓學生理解方程的特點。在數學教學中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內容,通過與生活和實際相聯系,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所學數學知識能夠應用到生活中去,癡迷于使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以此來形成優勢反饋,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與欲望。
(二)應用信息技術實現對課堂教學的優化。
數學知識自身存在邏輯性強和過于抽象的特點,而小學生在認識事物方面存在的不足導致其只能夠除了理解,直觀和形象的事物,針對數學知識和小學生認知之間所存在的矛盾,可以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來將數學知識轉變得更為直觀和形象,滿足小學生的理解需求。例如在解答應用題的時候,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凸顯應用題題干中的重點內容,從而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小學生了解應用題中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理清相關思路。而且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優化,使得原本抽象的應用題變得簡單、形象和具體,讓學生能夠從中獲得足夠的豐富、感性的信息來解答問題,在降低學習難度的同時確保小學生能夠掌握相關數學知識與能力。
(三)應用信息技術能夠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探究意識。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升小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空間概念。例如在為小學生講解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相關內容的時候,小學生很可能不會相信這一結論,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來演示,兩個點之間任意通過曲線或多條線段以及直線來連接,然后讓小學生自己去分析究竟哪種方式距離最短?通過這種較為直觀的演示和探索行為,能夠讓小學生通過驗證自己所產生的質疑來尋找最終的正確結果,培養了小學生的探究意識,同時也能夠強化小學生的直觀感受,使得其明確的確是到達兩點之間最短的形式。此外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的時候,此時小學生已經掌握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為小學生演示切割和拼合平行四邊形的操作,當小學生發現平行四邊形變成了自己所熟悉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后自然就懂得了如何計算其面積,同時也理解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隨后教師在為小學生安排推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這種由現象到本質的演示能夠有效的強化學生對于知識的認識和掌握,并且能夠對相似的問題大膽的于想象和聯想,最終解決問題,同時也培養了小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意識。
(四)信息技術能夠通過對知識信息進行強化來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
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小學生突出學習過程中的相關知識點,從而更好的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進行分數相關知識的教學時候,教師先通過多媒體來幫助學生了解分數的含義,然后安排學生來解答一些需要填分子、分母的數學題,讓學生自由的填寫,并且要向教師解釋自己填入的數字的含義,針對錯誤的解釋,教師要予以及時的糾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確保分數數值不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來自由的變換分子與分母。這種方式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信息捕捉的意識,同時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總結
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也能夠幫助學生促進對于知識的理解。但是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不能過于依賴。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的培養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在實踐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意識。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信息技術的應用進行合理規劃,在確保不會對其產生依賴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促進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濤.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
[2]胡漢城.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