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歡 楊子奇
摘要:揚州漆器起源于戰國、興于秦漢、盛于明清。2000多年以來,揚州漆器不斷發展擴大,形成了今日極具特色的地方手工藝。根據大量文獻參考、參觀揚州漆器廠、采訪揚州工藝美術大師、調研揚州本地人對于漆藝的認知情況、揚州各個旅游景區商鋪以及消費者意愿,對揚州漆器歷史發展、市場、消費、傳承、現代創新等多個方面進行分析,盡量全面的研究揚州漆器的發展現狀,為揚州漆器文化與品牌的開創、工藝技法的傳承及現代的發展轉型提供依據。
關鍵詞:揚州漆器;民族手工藝;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對策
一、揚州漆器發展歷程
新中國成立前,揚州漆器到了無人傳承的地步;新中國成立后,在政府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下,揚州逐步發展成為漆器行業翹楚。老藝人們組建了漆器生產合作社,慢慢成立為揚州漆器廠。現代時期,社會經濟發展迅速,手工藝生產的這一形式與現代工業化和商業化產生矛盾。2006年,揚州漆器被列入我國首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現如今揚州漆器年輕人傳承的較少,多為一些老師傅。
二、揚州漆器風格
揚州漆器古典精美、造型雅致、做工細膩,是揚州文人風格、地域文化、歷史發展的一種合集。相比較福州脫胎、北京雕漆等地的單一形式,揚州工藝種類繁多、包羅萬象。揚州漆器廠的制作工藝包括純雕漆、磨漆畫、漆砂硯、彩繪工藝、骨石鑲嵌工藝、雕漆嵌玉刻漆、平磨螺鈿、點螺工藝,每一種工藝的步驟極其繁瑣。產品主要有“漆花”牌漆藝家具、室內裝飾品、旅游紀念品、禮品、酒店用品、珍品、精品和高檔收藏品等,共3000多個品種。
三、發展現狀
(一)功能性單一。經訪問,大部分人認為揚州漆器沒有什么實用價值,而市場上可見的種類也就是一些屏風家具、杯子盒子之類的。如果從旅游以及藝術收藏功能走向實用功能,會獲得更多的市場。在皮市街、東關街以及各個旅游景區的門店可以發現揚州漆器的圖案有很大的局限性,即使揚州工藝美術大樓中出現了少數符合年輕人審美的新物品,如耳飾、手機殼、手表,但大部分產品還是停滯不前。
(二)傳承遇阻。1.經濟效益低導致青年人不愿意從事這類工作;張來喜、張太珍兩個大師工作室均表示很少有青年人愿意從事這個行業。揚州漆器廠現在的主心骨依然是一些老師傅,雖然漆器廠已經在著意培養下一代骨干,但培養體系不健全影響了漆藝產業的長期發展。2.商業規模化生產導致傳統技藝逐漸消失;揚州漆器廠負責人表示,企業出于盈利的目的,在很多漆器的制作步驟上面進行刪改,追求最終的實物效果和經濟利益,現代化設計與手工藝混為一談、強行聯系,無法保留技法原貌。3.傳承物淡漠化;漆器過于美化為藝術品,讓大眾接觸較少,走向淡漠化。
(三)批量生產規模化、消費者認知程度不高。批量生產直接導致了產品同質化;62%的人認為揚州漆器沒有地域特色,在走訪商鋪的時候發現,除了大小不同,題材紋樣、色彩、工藝技法上基本雷同。另外,消費者認知程度不高,大多數人對漆器的了解僅限于媒體報道、工藝美術館的展覽等渠道。
(四)技法創新不足以及品牌化意識不強。現代技法創新較少,大多屬于歷史沉淀。漆器設計中具有日用功能的產品較少,沒有與生活發展需求緊密結合,導致銷售市場封閉。同樣,長期受統購包銷制度的影響,企業發展品牌意識不強。企業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上投入不足,揚州漆器高端精品層出不窮,但普通消費者購買不起。一些劣質品和冒牌貨充斥市場,混淆了人們對于高端漆藝產品的認知。
四、對策研究
(一)弘揚漆藝文化,提高公眾認知程度。從學校入手,解決青年一代認知程度淺的問題。尚可通過專家講座、課程或興趣班等方式使學生們了解漆藝信息和漆器工藝。政府也可以進行文化普及、加強對外宣傳、提高市民的認知,只因文化的傳承靠個人是遠遠不夠的。打造特色品牌,提高知名度,吸引外來顧客,開拓對外市場,走向國際化。很多國人認為漆器樣式過于傳統,題材老舊匠氣,缺乏設計,但卻有很多人外國人接受并熱愛中國的傳統文化,作為一種文化輸出,揚州漆器應該打開國際市場。
(二)將揚州漆器向現代轉型。1.從用途和功能方面進行改良,在產品創新、品牌戰略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將一些現代化元素融入到手工藝品的造型和圖案當中;注重漆器本身的藝術價值、圖案和造型的設計以及材料的選取。另外加大宣傳力度,改進銷售方法和策略,與裝飾市場、旅游市場、收藏市場結合,拓展發展空間,建立相關的傳統手工藝機構,組織公眾了解或參與手工藝品的制作。2.工藝種類改良,不僅僅制作傳統物件,也可以制作一些小裝飾(如耳飾、戒指等)或文房用品,作為某高檔產品的附加產品、包裝盒等。增加市場需求量,當漆器為代表的物件真正走入人們生活時,公眾認知程度將會提高。3.漆器改良:對高中低檔工藝品進行分類,在高檔工藝品精進的同時,開拓中檔工藝品市場,控制低檔工藝品的質量和數量,不要使大眾大面積接觸不良工藝品。4.手藝人的待遇改良:提高手工藝者的薪資待遇,解決無人傳承的問題。5.對市場“假漆”加以調控,對工藝步驟的刪改以及機器化生產加以控制,不致使傳統技藝逐漸消失。加強與其他產業的合作,與其它產業鏈接,提升彼此商品價值。
(三)改進營銷方式。
1.體驗式營銷方式,讓消費者直接體驗制作過程,使其產生更多的制作興趣,同時了解到漆藝文化慢工出細活的精髓所在 2.互聯網營銷。揚州漆器廠已經在淘寶上設立專門的旗艦店,但互聯網的可用空間還遠遠不止電子商務這些。利用互聯網宣傳,推出一些紀錄片或者小動圖形式的制作技法,各個平臺進行相關文化的普及。
五、總結
揚州漆器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揚州地域文化的見證,也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如何整理傳統技藝,并將其發揚到生活日用品的方向成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的問題。揚州漆器在大工業時代,文創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之下,不斷進取做出了一些改革創新,但仍有不足之處,希望揚州漆器能夠在保持其傳統特色的同時,能夠聯系時代,更多的去關注大眾審美,創造出具有時代精神的揚州漆器,也衷心的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關注這一文化。
注:本論文為2018湖州師范學院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傳統手工藝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的成果;項目負責人:周歡,指導老師:楊子奇
參考文獻:
[1]張凌浩,姜小凡《工藝時尚視野下揚州漆器傳承與發展的策略》。
[2]田月《揚州漆器的歷史傳承與現代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