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貴倫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能夠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根據不同教學內容,提出不同的學習任務,并引導學生完成,促使學生主動探究語文知識,并在探究中自主歸納知識點,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見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教學中應用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長遠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任務驅動式教學法
前言
以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以講解知識為主,始終運用灌輸式教學方法,致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難以調動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生認為語文課程較為枯燥,失去學習興趣,在課堂上不注重學習語文知識,使教學氛圍死氣沉沉,不利于構建高效課堂,要想改變這一教學現狀,以下文章提出了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有效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含義以及應用的意義
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是指教學中教師結合新課程的內容,提出預習、問題、合作學習任務,以此作為任務,要求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在規定的時間內,總結教材中的知識點,促使學生主動自主預習課程內容,預習過程中獨立自主解決問題,增強預習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構建開放性課堂,有利于活躍教學氛圍,逐漸消除學生厭煩感,從而主動探究,自主探究中歸納知識點,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再依賴教師整理知識,自主概括知識,轉變了被動的狀態,積極完成預習任務。在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出色的表現予以鼓勵,增強學生自信心,進而自覺主動探究,有效提高自覺性和自主性,可見運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
二、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一)結合教學內容設定任務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設定任務時,要注重立足于教材內容,結合課文內容布置預習任務,也可以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層提出學習任務,促使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夠自主完成任務,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進步,進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學習《柳樹醒了》一課時,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設定不同的任務,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自主歸納課文的中心思想,并說出文章都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調動學生主動品讀文中各段,理解段落大意后,總結課文的主旨,高效完成任務。此外,對于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適當降低任務的難度,使學生輕松完成,以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信心,更加主動學習語文知識,進一步提高積極性[1]。
(二)布置合作學習任務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師講解課程內容時,深入落實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并為學生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相互合作解決問題,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以提高學生團結合作能力和完成任務的能力。
例如:學習《秋天的圖畫》時,教師應先帶領學生閱讀課文,而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分為多個合作小組,引導各組成員完成任務,促使學生互相合作,共同探究課文中的知識點,使學生明確文中運用的了多種手法及描繪的秋天景色,使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進而扎實掌握文章主旨,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可見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能夠激發全體學生主動合作與學習以及積極思考和探索,最終在相互合作下,高效完成任務[2]。
(三)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
在新課改中提出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成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講解新課程之前,可以結合教材內容提出任務,而后,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深入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觀念,促使學生由被動的狀態轉為主動探究,自主探究中預習課程內容,從而明確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并初步了解教材內容,進而在學習新課程的過程中就可以快速理解知識,扎實掌握知識點,學習效率明顯提高。因此,教學中可以結合不同的新課程,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預習能力,在日后學習中自覺主動預習課程內容,能夠自主解決遇到的問題。
例如:學習《春雨的色彩》時,先提出任務,驅使學生積極品讀課文,思維更靈活,注意力更集中,認真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進而提高完成任務的能力和歸納能力[3]。
(四)進行任務評價
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教師應用任務驅動式教學法,指導學生完成任務后,根據學生的表現,進行任務評價,幫助學生分析學習中的問題促使學生明確自身的不足之處,主動改進,促進學生有所進步。此外,在教學中學生完成任務后,教師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針對性地總結和評價,也就是說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分層評價,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任務,予以鼓勵和表揚,以此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出不能驕傲,應不斷完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不斷進步,使學生意識到學習中應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進而高效總結知識,更好地學習新課程,有利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由此可知,教師進行任務評價十分有必要,有利于促進全體學生自覺改掉不好的學習習慣,完成任務時,更加主動探究后總結,有效提高學習能力和預習能力。
總結
綜述,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改變和創新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了對學生的科學教學和高效教學。因此,在講解新課程時,教師應根據課文內容,提出學習任務,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主動完成任務,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以最佳的狀態投入到學習之中,學習動力明顯增強。除此之外,還可以布置合作學習任務,而后,對于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予以評價和總結,使學生清楚自己的優缺點,促進學生有所進步,同時也實現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高效率完成。
參考文獻:
[1]董慧霞.任務導向策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現代教學,2018(09):19-20
[2]李克軍.對任務型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54-55
[3]賈麗平,陸英莉.任務驅動式教學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2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