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殷
摘要:設計階段是工程造價的關鍵環節,對項目的工期、質量以及造價都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要嚴格控制設計階段的風險。本文結合實際重點分析了目前工程項目在設計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產生的原因,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相關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工程項目;設計階段;對策建議
一、設計階段的造價風險
(一)總平面設計風險
總平面設計對于工程造價有重要的影響,其內容主要包括選定廠址方案、施工用地的范圍以及目前土地的利用情況等施工現場平面配置;以及交通運輸、相關建筑物、水電氣和公共設施等的設計。總平面設計是否合理會影響工程的施工進度、工程的施工量、用地量以及后續的使用成本。因此,需要確保總平面設計的合理性,降低造價風險。
(二)建筑設計風險
建筑設計需要滿足工藝設計方案以及結構和平立面設計等,前提是要確保施工條件和組織的合理性。例如在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標準的前提下,制定工程項目的工藝方案、水暖通風等方面的相關說明。在建筑設計方面,有很多因素可能會產生造價風險,例如建筑材料,裝修材料,建筑的層數、層高、凈高,建筑的平面形狀、面積和體積,建筑的結構、流通空間,建筑設備的安裝以及柱網布置等等。可見建筑設計影響造價的因素復雜多樣,因此需要科學合理進行建筑設計,把控造價風險。
(三)設計進度風險
設計階段是影響造價風險的第二個關鍵階段,而在這個階段設計的進度,即設計的時長對之后的進度有直接的影響。如果設計時長過長,那么后續的各項工作也必然要推后,其直接后果就是人員、機器設備以及建筑材料的閑置,并進一步延長了工程項目的工期,從而產生了造價風險。因此,嚴格控制設計進度對于降低全過程的造價風險具有重大的作用。
二、設計階段存在造價風險的原因
(一)任意擴大建設規模
工程項目在實際施工時沒有嚴格按照設計方案執行,沒有按照建設方和業主的施工要求,擅自增加施工內容,使得費用嚴重超過預算,從而導致了造價風險。
(二)對設計的經濟性重視不足
有的設計單位對工程造價的控制不重視,他們認為只需要對工程的設計承擔技術方面的責任。并且,由于設計單位盲目追求評選優質工程,沒有嚴格按照相關的國家控制標準和投資限額進行設計,經常出現高標準的建設與裝修設計,從而導致了一定的造價風險。
(三)未做詳細調查
在有些工程項目中,造價人員不能做出準確的概算,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設計單位在進行初步設計時,沒有詳細調查工程項目所在地的周圍環境及地質情況等。例如,某個工程項目在初步設計時的概算為5000萬元,但是施工圖預算卻為5500萬元,主要原因就是在進行設計時,沒有對施工地的地質情況進行詳細的調查,概算時的地質狀況為石方基礎,井室為磚混結構,但是后期預算時發現地質狀況為土方,井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使得大大增加了工程造價,導致了造價風險。
(四)未及時對變化的部分進行修改
在一些工程項目中,實際施工時經常會出現新的變化,但是由于沒有對這些新的變化進行及時的修改,使得設計與實際施工情況不相符合,從而導致造價風險。例如某工程初步設計管道為PE管,然而由于其他因素的改變需要把管道改為球墨鑄鐵管,但是全線設計仍然按照原來的管材設計施工。很明顯,這樣的施工圖預算肯定是不對的。然而施工圖預算是工程造價和工程結算的依據,因此,需要嚴格控制設計階段的造價風險。
三、控制設計階段造價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必要的競爭機制
設計實行招投標管理。企業在設計階段需要進行公開招標,對投標單位形成競爭,從而有利于篩選出資質優良,技術實力雄厚,且設計費用合理的單位。實行設計招投標,不僅可以提高工程項目的設計質量,而且可以為有效控制資金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還要明確設計分工,把好設計關。設計單位需要增強設計人員的經濟觀念,把設計的質量與個人效益相統一,并對設計方案進行多方監管,層層把關,共同監控設計過程,從而確保設計質量。
(二)建立并完善工程造價信息反饋系統
當一個工程項目的工程造價完成之后,造價人員需要根據工程的施工進度,選取節點對比工程實際投資與工程造價之間是否存在出入,并且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出產生差距的原因,進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最后要總結整理出現問題的原因和對策,為以后的工作提供寶貴的經驗。同時可以收集整理有關工程造價各方面的資料,并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數據庫,為自己以后工作需要資料時提供便利。造價人員在發現問題之后要積極與設計人員進行充分有效的溝通,及時將有關造價信息反饋給設計人員,從而有利于設計人員進一步完善設計方案,降低造價風險。
(三)將獎罰制度引入設計取費工作
在我國的工程項目中,目前設計費標準是按照百分比計算的,其基數是工程項目的投資總額。這種計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來講是有弊端的,其弊端在于很難對設計人員形成激勵,無法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產生造價風險。因此,只要可以確保項目的質量安全和項目功能,并且符合設計限額,就可以實行獎懲制度來調動設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鼓勵設計人員使用科學的管理技術、設計理念、新型結構和材料,不僅可以制作一個高質量的設計方案,還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價。
(四)將施工單位引入設計當中,實施監理制
工程建設監理制是我國與國際建設領域方面接軌的一個重要方面。現在很多設計院在技術結構設計方面力量雄厚,但在設計經濟方面較為薄弱,具體體現就是“重設計,輕經濟”。因此,需要結合設計和經濟,在設計階段應加強設計人員與監理工程師的聯系,增強設計人員的經濟意識。在工程項目的初步設計階段,可以讓監理工程師介入,代表業主與設計人員共同探討制定設計方案,以便更好地控制投資估算和施工圖預算,強化設計變更管理,建立動態的管理方案,嚴格按照設計標準規范,結合項目實際情況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陸俊, 羅文元. 建筑工程設計風險分析及管理研究[J]. 工程建設標準化, 2014(10)
[2]王春建. 建筑工程設計全壽命周期風險分析評價及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學,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