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毛澤東曾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新世紀以來,人民的身體素質大不如前。國家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推出了陽光體育運動的方案。本文從四個方面簡單闡述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陽光體育運動
引言:
在從小學的教育理念中,教師們便不斷灌輸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思想。在整個學習生涯中,“體”無疑是擔任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學生除了需要對學習一絲不茍之外,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更加不能馬虎,身體狀況關乎一個人的學習精神狀態,也是生命的保障。因此,對于學生而言,“體”的發展是必要的,陽光體育運動的出臺則是促進學生進行鍛煉,強健體魄的一種優秀方式。各大高校必須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以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
一、陽光體育運動產生的背景
新千年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上升,高科技也不斷引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當中。數碼時代的今天,人們被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所影響,無論是手機、電腦或是電視機,都帶有巨大的輻射性,不僅傷害人們的眼睛,導致視力低下,也會在潛移默化當中降低人類身體素質以及機體的能動性。根據《國民體質監測報告》中顯示,現今社會的青少年身體素質、耐力、速度、力量均呈現持續下降的趨勢,肥胖率明顯提高,高中生近視率更是高的離譜。究其根本,都是因為青少年長期缺乏體育運動的鍛煉,過分依賴電子產品,造成了青少年意志薄弱,身材弱小,甚至精神產生障礙,交流能力低下等等問題。為了改善這樣的情況,我國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通知》。國務院主動表明態度,命令各高校展開體育教學改革,將陽光體育運動的思想理念以及行動方式滲入尋常的高校體育教學課堂當中,該政策的出臺,得到了全國上下一致同意[1]。
二、陽光體育運動的科學內涵
對于高校學生而言,大多時間都被學習占據,僅有的少量空余時間也是放在各自部門或者興趣活動當中。唯一接觸體育運動的機會則是每周的體育課,而在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當中,教學效果并不明顯,教學方式枯燥乏味、難度過高,導致學生興趣低下,致使體育課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功效。而陽光體育運動的出臺則解決了這一難題,陽光體育運動的核心理念是“達標爭優,強健體魄,培養學生運動習慣,錘煉學生堅強意志品格,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通過最科學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運動觀念與健康常識。在陽光體育運動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借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強化自身身體素質,也可以增加自身毅力,做到迎難而上,堅持不懈。在此過程中,亦可以解決心理缺陷,提高自己的對外交流能力,打開心扉,摒除自閉,熱愛生活。不僅如此,在體育競爭當中,學生們可以深切感受到體育競爭所帶來的強烈求勝意識,可以讓學生們在校期間養成不斷上進的積極態度,為日后在社會中打拼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高校體育改革應該重視陽光體育運動相結合,提高教學水平[2]。
三、高校體育教學現狀
雖然陽光體育的出臺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但仍有不少的高校未重視陽光體育。除此之外,絕大多數的高校對陽光體育的宣傳力度并未重視,甚至有些學生不清楚本校是否在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教學。許多高校仍然認為學生在校學習是最重要的任務,不得以任何活動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課業,課程設置繁多,導致學生心理壓力加大,反而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興趣。還有部分高校缺乏體育器材及場地,校方對體育建設不夠重視,對體育環境的構建不夠完善,并且將陽光體育運動的口號停留在紙上,并未落實到行動中,不僅打擊學生的志氣,也會提升學生對學習的怨念。
四、適應陽光體育運動需求的高校體育改革思路
(一)明確體育教學改革思路。
首先,各大高校必須明確陽光體育運動的科學教育理念,理解其思想內涵,構建出一套勞逸結合的學習-體育教育模式,例如,在每天的早讀之后開展體育鍛煉活動,既解決了學生早起精氣神不足的問題,也提高了學生們的身體素質,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二)優化體育教學模式。
在傳統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學項目難度大、難以激發學生興趣是主要難題。在新型的教學體系中,必須吸收之前傳統教育模式的經驗,對體育教學模式做出優化,引入令學生感興趣并且難度適宜的體育項目,例如,在青少年中極其火熱的籃球、足球項目,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NBA球星的名言、標志動作等等,又或者在課堂中與同學共同探討世界杯的比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國家出臺的陽光體育運動政策是對青少年的一次大整頓,對提升青少年的身體綜合素質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全國各大高校應積極響應政策,將傳統體育教學進行改革,將陽光體育運動的理念以及方式滲入其中,針對各個高校不同環境,做出不同的教學方針,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與學校效率,增強青少年的體魄,提高綜合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陳玲.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運動,2016(5):64-65.
[2]張鵬.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如何適應陽光體育運動的需求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6):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