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松古麗·依馬克
摘要:當代社會需要的是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較強的人才,只有思維靈活的人才才能順應時代的發展。 在當今學生培養中要注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練就,要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的舊習,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在做計算題或者分析例題時,掌握的效果較好,可是一旦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時,各種類型的錯誤接踵而來,學生的錯誤率居高不下。究其原因是學生數學邏輯思維水平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數學是一門以形象思維為基礎的思維科學。小學是學校教育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至關重要的時期,為了促進整體數學思維品質的發展,加強小學生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已刻不容緩。如何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呢?
一、走出教學誤區,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放在首位
有些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存在誤區,認為教學數學知識、技能的同時,會自然而然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實際上,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只是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還需要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并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有計劃地加以培養,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對教材未能有意識地加以編排,教法違背激發學生思考的原則,不僅不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相反地還有可能逐步養成學生生搬硬套、死記硬背的不良習慣。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特別是在為思維形成打基礎的中低年段數學教師,一定把思維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放在數學學習的首位上。
二、改革教學方法,給學生親自操作的機會
我國心理學家朱智賢指出:小學兒童思維的基本特點是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但這種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數學教師應當改革教法,結合能夠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知識點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本班的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學生不再過分依賴教師的教進行被動學習,而是更加主動地去發現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可利用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動手操作等具體實用的方法,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知數學概念,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和互動,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找尋出數學規律,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數學思維培養效果。教師也可結合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感性材料進行動手演示與測量,讓學生分成小組比賽,根據提示思考問題然后提出解決方案,讓學生在實踐動手過程中培養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數學思維能力。
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獨立自主思考問題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點,同時也是關系到小學生數學能力能夠有效提升的關鍵。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對小學生的獨立自主思考能力進行培養和鍛煉,盡可能的讓小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自主操作、自主驗算等等,對小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能型培養。教師要教會學生學會應用“知識遷移”,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用已經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對新的知識進行自主探究,通過與舊知識的對比、分析等過程自主的思考和學習新知識。例如在學習“三位數乘兩位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對之前學習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多位數乘一位數”等相關內容進行知識遷移探究學習,做好引導,組織學生進行小組探究,從而達到對小學生自主思考能力培養的目的。
四、豐富情境,激發興趣,擴大想象空間,促進思維的發展
豐富情境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數學學習材料有興趣時,思維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會增強,會促進數學知識的學習,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豐富情境是數學學習中總能用到的一種方法,它能夠幫助學生用形象思維來做出極為抽象的問題,學生以情境為基礎思路會更加開闊,數學中出現的較為抽象的知識可以通過大情境下的想象賦予其直觀的形象,擴大了學生想象空間的同時使得問題具體化,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同時能夠讓沉悶的數學課堂活躍起來,每名同學都參與進來運用自己的想象進行解題。豐富情境就是把原本不存在的東西讓學生在大腦中描繪出圖畫,把抽象的事物在腦海中模擬出來,讓其形象化,讓枯燥乏味的概念表象化,形成具體的實物。例如,在做應用題時,題中只給出兩家水果店的蘋果價格和不同的優惠,問買哪家店的合適時,就可以創造情境:你和爸爸去水果店買蘋果,第一家水果店的蘋果9元一斤,買一斤送半斤,另一家水果店7元一斤,現在降價為6元一斤,現在你想買5元的蘋果,在哪家店買比較便宜呢?這樣對問題進行創設情境,讓學生對解題更感興趣,做題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又體會到了數學的實際應用價值,還促進了思維能力的提升。
目前,我國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已有的研究多是關于初高中階段學生的,對小學階段數學思維培養的關注并不多。學生思維能力是關系到知識技能掌握效果、自主學習能力能夠有效提升的關鍵要素,是評價學生個體發展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中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不僅是適應新課程改革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而且也是優化小學生數學學習效果、為小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能力基礎的關鍵。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需要提升自己教學的方法以及觀念,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刻意去針對數學形象思維對學生進行訓練;學生需要提升自己學習的方式方法,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改變傳統的學習方法,配合教師完成自身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做到不僅能夠掌握知識,而且能夠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到提升數學形象思維能力,為未來的數學學習和自身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艷明.小學生數學思維特點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7,09).
[2]溫寒江.走進現代教育---“發展形象思維的理論研究與教學實驗”課題研究十五年[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6.
[3]石洪影.小學數學課堂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及意義闡釋[J].學周刊,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