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磊
摘要:小學生英語詞匯量相對較少,閱讀經驗不足,課外閱讀材料限制性大。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到課外進行閱讀,發揮課外閱讀的作用。針對小學階段英語的特點,幫助學生選擇適宜的閱讀材料,并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指導,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整理信息,讓英語教學變得更為豐富,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促進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培養自覺閱讀的習慣。
關鍵詞:英語閱讀;興趣;小學英語
提到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不可不談的便是閱讀教學。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有利于擴大學生的詞匯量,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教師如果能從學生的視野出發,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必定會使閱讀教學煥發出生命與活力。
一、找出興趣點,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學生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恰當的導入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現在的英語閱讀教材體裁廣泛,教師要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進行恰當的導入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成功的導入后,教師還應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來促進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語言教學的規律,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他們的交際能力,又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之中,讓學生的思想也受到良好的熏陶,促使他們增強學習的上進心和進取心,培養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通過和他們一起分析閱讀教材,探討其中的寓意,分析作者的意圖,并且立足和聯系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生活,使他們敞開思想,暢所欲言,流露出真實的感情,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世界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內在動力。
二、在英語教學中注意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
學生的英語閱讀速度比較慢,要想詳細閱讀完整一篇文章需要花費比較大的精力和比較長的時間。因此,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就要提高其閱讀速度。針對學生年紀較小、理解能力較差等特征,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英語閱讀方法的指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速度,進而提高英語閱讀能力。主要方法有三步:第一,教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跳讀(scanning),可以放棄整篇文章的大部分內容,只對特定信息進行截取。這樣不但減少了學生需要詳細閱讀的內容,減輕了閱讀的壓力;而且在帶著問題去閱讀的過程中增強了學生對文章重點的把握,從而大幅度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并在長期積累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第二,快速掃讀(skimming)全文內容,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這里只需要學生對全文內容進行快速閱讀,抓住全文的主要思想,并對全文思想內容進行簡單的評價就好。第三,精讀(close reading)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根據前面兩步的簡單了解,對文章的重點部分進行詳細閱讀,深入理解作者創作意圖,并從文章中進一步汲取知識與技巧。
三、情境教學法及寫作的教學
情境教學法是由英國的應用語言學家在上世紀30年代發展而來的,它是教師根據文章所描繪的情境,創設出一些情景,采用PPT展示、詩歌朗誦、互動游戲和角色扮演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融入其中,達到情景交融的狀態。這種方法具有形真、情切、意遠、寓理其中的特點。情境教學要緊緊圍繞教學任務,遵循三大理念,即:形式上的新穎性,內容上的主動性和方法上的啟發性。完善教學內容進行情境創設,使學生經常思考同一個主題或相關聯的主題,形成比較系統化的英語思維結構,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學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必須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所創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教學實際和生活實際,不能流于形式,要使情境教學服務于英語閱讀及寫作的教學。
四、舉辦閱讀交流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材料,激發閱讀興趣。指導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為終身學習打基礎。比如,經過Games(游戲),Role-playing(角色扮演),Choral reading(合唱式閱讀),Hot-seatong(熱座游戲)等閱讀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親身參與到英語閱讀的學習中,經過游戲加深學生對英語應用場景的認識,促使小學生更好地文解英語文化,提高閱讀興趣。閱讀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語言輸入,使他們從閱讀中汲取各種知識及信息。開展閱讀交流活動,給學生創設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分享閱讀的樂趣。我通常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進行free talk,內容可以是故事演講、朗誦兒歌、或小表演等,每月進行一次“英語才藝之星”的評選。鼓勵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做閱讀筆記,將自己感興趣的詞匯和喜歡的語句摘抄下來,定期組織好詞好句的交流和評賞,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積累,為學生的寫作做鋪墊。另外,培養學生速讀能力,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利用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閱讀課文。
綜上所述,有效的課堂教學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認知需求,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漸進的復雜過程,切忌操之過急。興趣是動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前提,必要的閱讀技巧指導是關鍵。我們教師應訓練學生從讀字母、讀單詞、讀句子入手,過渡到讀故事、讀短文;從拼讀、認讀到朗讀、閱讀,循序漸進,并要與聽、說有機結合,才能極大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陳朝君.小學英語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D].東北師范大學2010(12)
[2]吳沁柳.淺談小學英語課堂中閱讀能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