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春
摘要:隨著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體育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傳統體育是我國獨有的特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是維護中國和世界體育文化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教育和社會發展環境中,高校已成為繼承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陣地。民族傳統體育可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又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本文主要介紹了普通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的意義,以文化生態視野為切入點,對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傳承提出了建議,希望能給相關領域提供一些參考,對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統體育
一、普通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性
(一)我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意義
文化遺產主要是指族群成員之間文化垂直轉移的過程。如果仔細剖析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遺產,那么可以挖掘出兩層意義,第一層:探索傳統民族體育用品,選擇適合大學的體育項目和器材,第二層:繼承傳統民族體育文化,中國傳統武術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我們必須堅定不移的將中國文化繼續發展下去。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的文化不同,自然而然傳統體育項目也有所不同,但這都是歷史的結晶,其普遍特征是力量和娛樂。比如武術,龍舟賽,騎馬,摔跤等等??偟膩碚f,民族傳統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標志和身份,體現了各個民族的智慧和精神。
文化遺產與教育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所謂的教育主要是為了提高受教育的知識和技能,影響受教育者的整體素質。教育也是教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促進文化作為一個持續的過程教育具有傳播文化的功能,是學校教育遺產的重要關系。因此,在教授國家傳統體育課程時,有必要從文化遺產的角度反映教育遺產。民族傳統體育以其豐富的內涵,具有學習簡單易學,運動量適中,各種體育活動和各種活動的優勢,能夠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整體健康水平。
(二)我國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現狀
1.學生體質狀況下降,民族體育課堂教學惡性循環?;ヂ摼W的發展推動了電子游戲的流行,使得當代學生對民族體育功能和價值的關注不夠,這種心理阻礙了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有礙大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學生的個人健康狀況直接影響到參加體育活動的態度和熱情。因此,這也給學校的體育部門帶來了巨大的外部壓力。國家體育教學指導逐步關注學生的素質實踐和訓練強度,身體健康與民族體育教學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如果沒有統一,那么就會出現惡性循環。
2.民族體育教學改革,忽略課外體育活動和競賽。相較于我國發達地區,對于課外體育活動,邊境地區的高校更加注重課外訓練和運動隊的比賽。有些項目有校外比賽,實際上可以提供課外訓練,但仍然不足以投入和關注,學校并沒有鍛煉和引導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而且我國的體育教育改革的時間有限,所以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意識,而且弱化了課外體育活動效果,無法有效的改善學生的身體狀況。
3.傳授技能為主,民族特色文化缺乏。萬事萬物都存在著辯證的關系,技術教學與文化教學的關系也是辯證的。文化教學要求教學內容豐富而充實,而不是空洞的教學或純粹的理論教學;技術教學要求傳授體育技巧的同時,也要對體育文化進行改進和升華,而不僅僅是傳授淺薄的技術手段。在對國家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現狀的調查研究中,開展民族體育的主要目的。課堂教學仍局限于豐富體育課程內容,缺乏民族文化的宣傳和交流,在體育教育中忽略了對國家文化知識的研究,在體育的推廣和普及過程中,必須遵循基本原則:技術推廣,文化優先,民族體育也不例外。
4.民族體育課堂情感教育缺失,填鴨式教學。教育活動作為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活動的橋梁紐帶,是培養學生個性的過程。目前很多學生對國民體育知之甚少,而國家對于傳統體育的實踐教學方法也不太清楚。這要求教師采用多樣化的學習方法,以指導和激發課堂和課堂教學的興趣。大多數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有的教師自我意識太強,服務意識薄弱。這種模式下很容易削弱學生的主觀地位,無條件順從的機械化課堂教學,與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背道而馳。
二、基于文化生態視野下的普通高校民族傳統體育傳承的建議
(一)以文化傳承為視角轉變教學理念
在選擇教學理念時,應將民族傳統體育課程與其他體育項目區分開來。應強調其文化內涵的重要地位,始終強調文化傳承的重要作用。在相關大綱規則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的需要,國民的傳統體育教學應該結合傳統文化教學,教授學生相關的武術技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民間體育比賽等。與此同時,還必須要改革教學方法,要綜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二)利用多種培訓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多媒體信息技術與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發展,逐漸成為數據通信領域的新熱點,網絡技術,教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特別是多媒體在教育中的應用可以改變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對于傳統體育而言,可以應用當前的熱門技術VR,完成虛擬的體育切磋競技。除此之外,在理論教學時結合多媒體教學法,詳細講解優秀運動員的比賽視頻,提高技術的教學效率,同時進行文化宣傳。如有必要,還可以截取視頻的某些困難,減慢視頻播放速度,加深學生學到的技術要點知識,提高掌握技術動作的能力。
(三)明確民族體育技術教學文化先行的理念
在大學的傳統體育運動教育中,應當讓當代大學生重視國家體育項目,要明確自身的國籍,利益,地域性,群眾性,對抗性和健身性,遵循民族體育技術文化的原則,不應該過分強調競爭性,不利于民族體育多元化的發展,也無法充分體現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功能,阻礙民族體育項目的發展和民族文化的傳承。
除了加強傳統體育的文化熏陶,單單只進行技術訓練是無法取得好的訓練效果的,還要加強技術和體能訓練的結合。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體能,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
三、結束語
總之,體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加強高校傳統體育教育的政策制定,課程設置的推廣,實現繼承高校民族傳統體育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王明興.淺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發展的途徑[ 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4(6)
[2] 閆藝,孫世明.文化生態學視野下維吾爾族傳統體育文化變遷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1
[3] 陳素雅.基于文化傳承角度談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反思與構建[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305-306
[4]黃敏,陳英軍,李亞莉.人性化視野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與展望[ J ].體育學刊,2011(9):18
注: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教育部重點課題子課題《智慧學習環境對高校民族傳統體育教學改革的影響研究 》課題編號:JZD16018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