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寶
摘要:要科學地處理兩者之間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將林業經濟發展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轉化為兩者的互相促進。通過環境保護促進林業經濟的大發展,與此同時,林業經濟的良好發展也能夠增強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
關鍵詞:環境;保護;林業;關系
一、背景
(一)問題的提出
林業不但能夠發揮改善生態環境和存蓄森林資源的功能,而且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作用。以往,人們為了獲得經濟效益,而對林業資源進行過度開采,破壞了生態環境,造成了林業資源的匱乏和水土流失的嚴重問題。
(二)研究思路
最近一些年,我國的林業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民群眾特別是林區的職工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實惠。然而,林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也是敏感的話題,值得人們認真研究環境保護和林業經濟發展的關系。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十分脆弱,而林業生態環境卻承載著林業經濟發展的功能,因此,要科學地處理兩者之間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將林業經濟發展與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轉化為兩者的互相促進。通過環境保護促進林業經濟的大發展,與此同時,林業經濟的良好發展也能夠增強對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
二、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和環境保護問題的嚴峻性
(一)林業資源的兩重功能
在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背景下,人們深刻地認識到林業資源的雙重功能,林業資源具有生態保護功能和經濟發展功能。一方面,林業資源具有生態環境保護功能。林業資源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平衡和改善功能。林業資源能夠為生物物種提供棲息的場所,促進生物多樣性的自然特征的存在和發展,并形成林業生態系統。林業資源能夠保護水土資源,防止水土流失,這樣就保護了林業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林業資源具有社會經濟功能。林業資源能夠為社會的經濟發展提供資源,并且為改善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條件。林業資源能夠改善人居生活環境,保護和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林業資源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為人類社會的生存提供必要的氧氣,這樣也改善了城市的生態環境。林業資源蘊含的生物和植物資源能夠給人們的社會發展創造必要的資源儲備,并且為創新林業經濟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二)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現狀與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1.我國林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分析。最近一些年來,我國林業經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林業經濟的發展帶動了一批以林業資源開發和發展的企業。然而,林業經濟也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方面,一些以林業資源為主的林業企業,存在著管理水平比較低,科技能力還不先進的問題。這些企業缺乏對林業經濟發展的市場戰略,也缺少先進的林業開發和創新的技術,不能對林業資源進行高效率地利用。這些企業更多的是過度追求滅荒速度及數量,這樣發展的結果造成了企業經濟效益差,而且林業的生態功能逐步退化。
另一方面,一些林業企業以過度消耗林業資源為企業發展的根本。我國的林業企業發展相比國外林業企業的經濟規模比較小,資金投入還有待提高,對林業資源的后續撫育嚴重不足。一些林業企業主要根據現有的林業資源進行市場經濟活動,缺乏應有的戰略意識。這些企業忽視了林業經濟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不能有效地根據林業發展的自然規律來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這些企業依據的是市場對林業資源的需求,而進行簡單的資源開發,如對林業原材料的需求而進行過度采伐,這樣消耗了大量的林業資源,最終造成現有林業資源消耗量大于森林生產力的現狀。我國林業科技力量基礎弱,對林業經濟建設缺乏科研力量,林業資源的有效監測和林業經濟的市場信息研究。
2.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比較嚴峻。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存在著比較嚴重的問題,林業生態環境具有一定的敏感性,但是,林業生態環境面臨著外部和內部雙重的壓力。一方面,在林業生態的外部環境方面,我國整體的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嚴重,雖然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治理,并收到成效,但是,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我國的水土流失問題嚴重,經濟活動給大氣、水資源和土壤等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例如。我國的工業發展經濟區域,大氣污染正在向周邊城市進行擴散;我國的水資源也日益短缺,多個城市人均用水量正在下降,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土地資源也十分緊張和不足,人口增長造成了對農業用地的需求,將林地變成了農業用地,人們對森林的蠶食也更加嚴重,森林面積逐步縮小。另一方面,林業資源的生態環境基礎薄弱。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比較低,林業資源蓄積量低,而且地區分布不均衡,造成了社會經濟對林業資源的需求嚴重不足,林業資源難以發揮有效的資源環境功能。林齡結構不夠協調,林分低齡化問題突出。因此,這些原因造成了林業生態環境存在著失衡的環境惡化問題。
三、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兩者協調發展的有效措施
根據林業經濟的發展現狀,應采取有效措施促進林業生態環境得到良好的保護,并且也能夠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一)依據生態環境科學加強林業資源的保護建設
要通過對林業生態環境的研究,采取科學地合理地開發和經營林業資源,從整體的角度綜合高效地開發和利用林業資源,如土壤利用、森林經營、森林工業、水源保護等。采取的保護性措施包括:加強對林業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封禁保護、撫育間伐,改良防護林的經營,更新方式應以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和天然更新為主。
(二)建立良性循環的林業經濟發展運行機制
要使林業經濟健康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問題,建立良好的運行機制。首先,要在生態平衡基礎上經營林業,要實施科學的采伐與更新方式以及相應的營林措施;強化森林資源管理,控制森林資源消耗,加強森林資源培育;開展林業的多種經營,使山地綜合建設與山區社會經濟發展互促互進;不斷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完善相關的林業資源保護機制,加大對林業建設的資金投入充足;引導傳統農業,發展混農經濟;大力發展林業生態旅游,促進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加快農村替代能源建設,促進新農村建設,這樣才能有效緩解森林資源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
四、結論
通過對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發展的關系探討,得出我國林業經濟實現有序的戰略發展的前提是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這樣林業經濟和生態環境都可以可持續發展。因為過度開發林業資源,造成了森林資源的和生態環境的失衡,這給林業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根據我國林業經濟和環境保護發展的現狀,要積極開展多部門協作,進行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才能獲得生態效益,促進林業經濟實現以新技術和新服務為主體的新經濟和新產品的創新發展,通過保護林業資源來開發林業產業和維護生態平衡,以林業產權為核心的林業經濟才能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整體效益。因此,我國的林業經濟的發展必須與環境保護相協調,要在有效保護森林資源的前提下,充分地利用林業資源來促進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