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軍
(安徽省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學,安徽 六安 237000)
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教學視頻.微課易保存在電腦或電子存儲器中,在日后復習階段,學生們可以再觀看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1.教師可以針對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制作微課,從而幫助學生突破重點.
2.教師可以聚焦課堂中的難點內容制作微課.在數學課堂上不容易掌握的內容,學生通過觀看微課視頻進行消化、理解并掌握.
3.微課可以就某一個知識點進行梳理,在學生已有的知識中擴展出新的學習內容.
4.針對大班額的情況,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較好的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分層教學,以彌補班級授課的不足,幫助學困生在課外時間來補差補缺.同時也能讓學生們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例如,“認識時間”,我為了讓學生得到1小時=60分鐘的結論,要求學生先觀察鐘面,引導學生觀察出鐘面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再算出分針走一圈是60分鐘,最后要求學生動手撥指針,讓分針轉一圈,觀察時針的變化.通過微課的層層引導,學生在觀察、動手和思考中初步理解掌握了相關的知識點.
例如,在學習“認識幾時幾分”時,對于像7:56、10:50這樣的時刻,很多學生容易將“時或分”部分讀錯,那么教師就可以針對這一難點設計一節微課,重點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讀取這些類型時刻的方法.
這類微課適用于操作性較強的知識點,例如,量角、測量物體長度等.以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大小為例,我們可以通過課件的動畫演示將測量的方法進行講解并配以文字形式呈現給學生聽和看.如果用攝像工具將教師親手拿著量角器測量角的全過程錄下來給學生看,則會讓學生更加明白在實際操作中怎樣使用量角器.
教師要想制作好一節微課,首先要明確教學目標,找準這節課要講解的知識點的重難點;其次,要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把學習任務放在一個具有趣味性的情境里,這容易吸引學生來認真觀看和學習,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第三,所需的硬件設備要齊全.第四,要提前設計好腳本,語言要簡潔、準確.第五,教師在錄制微課時要保證所處的環境沒有噪音.
下面,我以制作“余數比除數小”這節微課為例具體談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體會“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進一步積累有余數除法的試商經驗”.設計思路:以學生們所喜愛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中的羊村舉辦慶“元宵”活動為情境,數學信息為“村長買了42個蘋果和64個砂糖橘,要平均分到8個果盤里.”通過班長喜羊羊提問,分別提出“平均每個果盤放幾個蘋果,還剩幾個?”和“平均每個果盤放幾個砂糖橘?”兩個數學問題,其余的小羊們進行搶答的形式展開學習.
在搶答“平均每個果盤放幾個蘋果,還剩幾個?”時,分別出示沸羊羊和美羊羊的答案.(問:你贊成誰的想法呢?)
沸羊羊:42÷8=4(個)……10(個)
美羊羊:42÷8=5(個)……2(個)

(設計意圖:通過呈現這兩種算法,讓學生在選擇中辨別、發現,引導學生去尋找方法來解決問題.)
再以喜羊羊的角色來出示動畫“分一分”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沸羊羊的算式中余數是10,比除數8大,每個果盤還可以再放1個蘋果,即每個果盤放5個蘋果,還剩下2個.
(設計意圖:通過動畫展示“分一分”的過程,對低年級學生來說具有趣味性,容易吸引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明白“如果余數比除數大,說明商小了”這一目標.)
在搶答“平均每個果盤放幾個砂糖橘?”時,出示懶羊羊的答案.(問:你同意它的想法嗎?)
64÷8=7(個)……8(個)

以喜羊羊的角色來出示動畫“分一分”的方法,從而幫助學生認識到懶羊羊的算式中余數是8,等于除數,正好每個果盤還可以再放1個砂糖橘,即每個果盤放8個砂糖橘.(幫助學生明白“如果余數等于除數,說明商小了”.)
我通過以上的講解,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余數比除數大或是等于除數,商都小了”,從而得出“余數要比除數小”這一結論.
在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實踐過程中,我通過家長的反饋、學生課堂表現、作業和測評等發現,微課的優點有所顯現.在每節課上,都會有些學生聽課不認真,通過利用微課復習,這些學生可以彌補課堂上的不足.微課學習方式對學困生的幫助也較大.很多家長會把微課保存在電腦里,每當雙休日時,針對學生本周學習的知識點中掌握或理解不足的地方,就利用微課來復習.
當然,對低年級學生來說,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易分散,沒有電腦操作的基礎.在利用微課學習時,家庭需要提供較安靜的環境,家長需要在一旁督促、指導和電腦操作.比如,由于微課的時間在5~10分鐘,預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很短,這時家長可以暫停播放,給孩子思考、表達或是書寫的時間與空間.
小學生由于年齡偏小,其思維發展正處于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這就給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為了讓學生們喜歡數學,學好數學,我會繼續制作并應用好微課這一新興教育技術.
[1]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育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2]李亦非.淺談“微課”[J].新課程·小學,2015(11):200-201.